嘉應學院2024年全國排行第417名,該校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備案,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以省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建設高校。
1、嘉應學院全國排名【軟科版】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公布機構 | 公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23 | 471 |
2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22 | 419 |
3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21 | 467 |
4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20 | 443 |
5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19 | 485 |
6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18 | 557 |
7 | 嘉應學院 | 軟科 | 2017 | 484 |
2、嘉應學院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序號 | 學校名稱 | 公布機構 | 公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23 | 417 |
2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22 | 398 |
3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21 | 400 |
4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20 | 354 |
5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19 | 557 |
6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18 | 531 |
7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17 | 480 |
8 | 嘉應學院 | 校友會 | 2016 | 536 |
1、2023年嘉應學院在廣東物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43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82678;
2、2023年嘉應學院在四川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05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35268;
3、2023年嘉應學院在湖北歷史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82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26522;
4、2023年嘉應學院在四川理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80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130991;
5、2023年嘉應學院在甘肅文科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52分,對應的錄取位次為16303;
年份 | 院校(招生方向)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2023 | 嘉應學院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66 | 18273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43 | 82678 |
2023 | 嘉應學院 | 海南 | 綜合 | 本科 | 531 | 26906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24 | 108127 |
2023 | 嘉應學院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18 | 21583 |
2023 | 嘉應學院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517 | 4587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17 | 118011 |
2023 | 嘉應學院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512 | 11148 |
2023 | 嘉應學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512 | 48455 |
2023 | 嘉應學院 | 貴州 | 文科 | 本二 | 512 | 22347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11 | 125529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10 | 127673 |
2023 | 嘉應學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508 | 50756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08 | 129826 |
2023 | 嘉應學院 | 福建 | 歷史 | 本科 | 506 | 12211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505 | 36432 |
2023 | 嘉應學院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05 | 35268 |
2023 | 嘉應學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503 | 53668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503 | 137699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03 | 19678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500 | 39868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500 | 39666 |
2023 | 嘉應學院 | 福建 | 物理 | 本科 | 499 | 56003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498 | 41376 |
2023 | 嘉應學院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497 | 27301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本科 | 496 | 4239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6 | 148399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5 | 14928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4 | 150672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4 | 15067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本科 | 494 | 151394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493 | 22975 |
2023 | 嘉應學院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8 | 82343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85 | 89291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85 | 89291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北 | 歷史 | 本科 | 482 | 26522 |
2023 | 嘉應學院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80 | 130991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北 | 物理 | 本科 | 479 | 93248 |
2023 | 嘉應學院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476 | 34152 |
2023 | 嘉應學院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76 | 193156 |
2023 | 嘉應學院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73 | 19556 |
2023 | 嘉應學院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471 | 17253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69 | 111543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69 | 111543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南 | 歷史 | 本科 | 468 | 34145 |
2023 | 嘉應學院 | 湖南 | 物理 | 本科 | 467 | 113610 |
2023 | 嘉應學院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59 | 127649 |
2023 | 嘉應學院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455 | 63193 |
2023 | 嘉應學院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52 | 16303 |
2023 | 嘉應學院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449 | 70627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專科 | 439 | 234962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專科 | 437 | 9201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專科 | 435 | 240792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31 | 7884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歷史 | 專科 | 422 | 108034 |
2023 | 嘉應學院 | 廣東 | 物理 | 專科 | 417 | 267898 |
2023 | 嘉應學院 | 貴州 | 理科 | 本二 | 416 | 87983 |
2023 | 嘉應學院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14 | 81384 |
2023 | 嘉應學院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386 | 57277 |
嘉應學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師范教育歷史的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學校前身是創辦于1913年的梅縣縣立女子師范學校(梅州在清朝時稱嘉應州,嘉應學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9年的辦學歷史,經歷了65年的中專教育、22年的大專教育,200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為廣東省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6年以“良好”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評估;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8年被列為廣東省高等教育“沖補強”提升計劃建設高校;2021年辦學體制由“省市共建”調整為“省屬本科高校”,獲批廣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設立了廣東省博士工作站,與中山大學共建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是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堅持“立足地方、服務廣東、面向全國、放眼國際”辦學宗旨,打造“植根僑鄉,弘揚客家文化”辦學,培養了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學校作為廣東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建設單位,秉承“勤儉誠信、立己樹人”校訓,堅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招生形勢逐年向好,生源質量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提高,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學校以傳揚文化為使命,在文化傳承中打造發展。依托“蘇區精神(廣東)研究中心”“廣東省原中央蘇區研究中心”,構建起課堂教學、校園文化、主題社會實踐和網絡教學“四位一體”的紅色文化育人體系;開展了大量地方黨政部門干部的培訓工作,為傳承紅色基因,挖掘紅色資源作出積極貢獻。
學校正搶抓國家加快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和廣東省加快破解高等教育不衡不充分問題、廣東省實施新一輪高等教育“沖補強”提升計劃、中山大學“組團式”幫扶學校等重大機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學校“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目標規劃,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內涵建設,以“申碩”為重點,不斷提升辦學水,努力為建設成為“高水應用型大學”而接續奮斗!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