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有哪些大學
1.合肥本科學校名單【19所】
1 | 安徽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合肥市 | 本科 | |
3 | 合肥工業大學 | 教育部 | 合肥市 | 本科 | |
4 | 安徽農業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5 | 安徽醫科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6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7 | 巢湖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8 | 安徽建筑大學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9 | 安徽高考知識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0 | 合肥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11 | 安徽新華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2 |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3 | 安徽外國語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4 |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5 | 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6 | 安徽農業大學經濟技術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7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本科 | 民辦 |
18 | 合肥師范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
19 | 安徽藝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本科 |
2.合肥專科學校名單【36所】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 |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3 | 民辦萬博科技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4 |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5 |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6 | 合肥通用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7 | 民辦合肥經濟技術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8 | 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9 | 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0 |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1 | 合肥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2 |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3 | 民辦合肥濱湖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14 | 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5 | 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6 |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7 | 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8 | 安徽藝術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19 |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0 | 安徽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1 | 安徽公安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2 | 安徽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3 |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4 |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5 | 安徽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26 | 民辦合肥財經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27 | 安徽涉外經濟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28 |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29 | 合肥共達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30 | 徽商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31 | 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32 | 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33 |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34 | 安徽長江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35 |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專科 | |
36 | 合肥科技職業學院 | 安徽省教育廳 | 合肥市 | 專科 | 民辦 |
合肥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準為全國重點大學。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陳毅、鄧小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鄧小同志在1979年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9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臺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深懷“工業報國”之志,秉承“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以“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干與領軍人才”為人才培養總目標,形成了“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學校培育踐行“愛國愛校、篤學問道、團結合作、盡己奉獻、追求一流”的校園文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學校已經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學校堅持依靠教師辦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已擁有一支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組部“*”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教育部“*”特聘與講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長江青年學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青年拔尖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百余人各類高層次人才的高水師資隊伍。
學校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萬余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余人,擁有全國大學生“小科技創新團隊”2個,學生在“互聯網+”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與“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各類賽事中取得包括金獎在內的一系列優異成績。學生橋牌隊多次代表中國青年隊參加國際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大學生藝術團多次參加“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
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校先后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全國首批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單位、“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
學校現有1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工程博士學位授權,其中包括3個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種專業學位授予權;現有(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和國家工程實驗室各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各1個。
學校堅持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大儀器專項等項目上不斷取得突破,多項成果在國家重點工程和國防工程中得到應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規模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先后獲得多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等重大獎項。
學校與美國、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五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每年與多所國(境)外大學開展合作辦學和學術交流。學校現有來自五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在校學習。
學校在安徽省省會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學校先后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和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等多個榮譽稱號。
面向未來,合肥工業大學堅定不移以*,堅持*教育發展道路,堅持*,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內涵發展,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為建設國際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大學和一批世界一流學科而努力奮斗!
合肥學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誕生,開放中成長,創新中發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創辦于1980年的合肥聯合大學。創始校長楊承宗是伊萊娜?約里奧-居里夫人的博士生、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中國放射化學的奠基人。建校伊始,就提出“適當收費、不包分配、按社會需求設置專業、后勤社會化”的辦學模式,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主流媒體進行了報道,學校被譽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崗村”。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原合肥聯合大學和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范學校合并組建合肥學院。
學校成立以來,堅持“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借鑒德國應用科學大學辦學經驗,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關鍵要素,進行了系統改革和實踐,構建了具有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為區域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2017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約17000人,現有專任教師919人,其中高級職稱335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師20多人,4人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11人獲得“黃山友誼獎”。
學校占地面積1391畝,建筑面積54.71萬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19億元。有14個教學系和4個教學單位。55個本科專業,國家專業5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4個、國家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批準的對外合作辦學專業3個,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個。
學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63所試點學校之一,首批承擔“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61所學校之一,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專門委員會副*單位,長三角地區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單位,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常任*單位,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大學建設單位,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委托培養學校,全國100所“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單位之一、國家新工科教育與研究成員單位,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單位,全球中小企業聯盟戰略合作伙伴。
在長期中德合作基礎上,學校于2003年率先提出“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的辦學定位,圍繞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這一中心,推動辦學定位、專業結構等八個轉變,系統構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目前“地方性、應用型”已寫入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體系,成為國家標準。
2005年起,學校按照“系統設計、分步實施、項目推動”的原則,圍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師、學生和保障機制等關鍵要素,以學生為中心,在調整專業結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重構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應用型師資隊伍和質量監控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一體化設計與改革。2009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根據劉延東同志和陳希同志批示,教育部總結形成《關于合肥學院等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調研報告》在全國推廣。
2009開始,根據國際高等教育發展新趨勢,突破學科定勢,開展能力導向的模塊化教學改革。2014年,學校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是省屬高校獲得的唯一最高獎項,校黨委書記蔡敬民獲得*等中央的親切接見。2015年獲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2016年聯合德國大陸集團、德國應用科學大學設計“雙元制”高等教育專業,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五年來,全國700多批次高校組團來校專題學習應用型高校建設經驗。按照教育部安排,學校先后30余次為全國地方本科院校黨委書記、校長培訓班、轉型培訓班等作教學改革報告。為兄弟省教育廳和高校做120余場專題報告。
年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新華每日電訊》等先后70多次報道學校改革發展情況。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和《內部參考》先后5次報道學校改革發展成果。2016年9月,教育部評估中心領導在對學校審核評估反饋會上指出,合肥學院是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一方陣的排頭兵。教育部總結推廣“安徽現象、合肥模式”。2017年5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視察合肥學院時指出:合肥學院辦得真不錯!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找對了一個路子。
五年,學生獲省級以上獎2403項,其中國家獎779項。如葡萄牙2016RoboCup公開賽冠軍,第20、21屆RoboCup機器人足球世界杯第7、第6名,第十屆“西門子杯”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第一名)等。是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位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高校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學生就業創業和用人單位滿意度高。2015、2016年,文、理科二本招生投檔最低分均雙雙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學校共有38個專業進入省一本招生。
學校按照“專業設置對接行業產業發展需要,人才培養目標對接產業人才需求,專業培養目標對接崗位能力要求”的原則,以需求為導向,科學確立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推進產教融合。55個本科專業基本涵蓋安徽省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化工、現代物流、家電等主導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勇于創新、敢于創業、生產一線關鍵技術與管理崗位以及服務社會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總目標,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學校學科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匹配度高,畢業生70%在皖就業,56%在肥就業,被譽為“工程師培養的搖籃”。
2019年合肥工業大學高考錄取通知書EMS查詢發放時間,什么時候可以收到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優勢專業排名,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王牌重點專業名單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