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卷的結構與總體特點
1.穩定和出新北京高考文綜歷史卷在試卷的形式和呈現方式、以及考查的知識、能力、內涵基本上保持了延續性和穩定性,有利于中學歷史的教學和學生的應考,也有利于保證考試的信度和效度。在穩定的同時,試卷也有一定程度的出新,如借助于現在考古的成就,考查歷史的史學方法。再比如37題第3問,為學生和教師所熟悉的“解讀”類型的問題,在基本保持原有框架的前提下,與以往不同的是,列出了不同的觀點,考查學生的判斷和評析的能力,進一步增加了試題的開放性,也體現了貼學生的特點。
2.
整體設計結構衡。試題注重整體設計,以重大歷史事件、現象為載體,構建學生的認知框架。試卷力圖對一些歷史問題進行古今中外多角度多層次的貫穿和呈現。把中國史與世界史置于人類文明演進的總體框架中加以反思與考察。這一整體設計的思路有助于學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提升人文素養。
試卷的整體結構比較衡,基本上反映了中學歷史教學的結構和內容,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和世界史保持了與歷年的歷史試卷似的結構比例。涉及到了中學歷史教學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和主干知識,有助于中學歷史教學的穩定。出于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查的目標,試卷對中國古代史部分的試題的份量有所提升,以往的中國古代史分數在24分以下,今年達到28分。
3.
強調能力立意,注重獨立思考。試卷注重對歷史學科和方法的考查,在考查學生的學科知識和諸方面能力的同時,試卷比較明確地突出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考查。在選擇題方面,延續往年做法,通過設置多種新情境考查考生對歷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生需要分析新情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學科基本方法,進行獨立思考得出結論。在非選擇題方面,通過開放設問,考查學生學科綜合能力,特別是獨立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在5個非選擇題目中,有37題第3問和40題第1問呈現這一特點,超過往年數量,加大了能力測試的力度。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的發揮,對中學歷史教學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二、試卷的價值取向和教育意義
1.
試卷貫穿了強化立德樹人的教育方向。如37題以教育為主題考查了古今中外2000年人類歷史上教育的發展和演變歷程。其中古代史部分重視考察德育教育,中國現代史強調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世界史以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的爭論為切入點,考查學生論述歷史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尤為突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
注重弘揚*。試卷強調文明、和諧、愛國等內涵,并從歷史學科的特長追溯*的發展歷程,加深對核心價值觀的歷史背景與內涵的理解。如選18題梳理了中共早期的建黨歷程、19題突出了改革開放后*道路的探索。再如37題第(2)問,材料給出了1995年中國人大制定的教育法,突出依法治國、依法治教的理念。
3.
多角度、多層面體現對中國傳統文化內容的考查。如第12題,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學名著《詩經》的考查,突出漢語韻文這種文學形式的獨特特點。又如,第16題站在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強調優秀傳統文化對西方的積極影響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再如,第17題、19題和41(2)題則從社會生活、文化交流等角度體現了中國文化兼收并蓄、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優良品質。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4.
試卷體現了貼社會、貼現實、貼學生實際的“三貼”原則。注重發揮歷史學科的社會教育功能,試卷注意引導學生以歷史的眼光探究和理解時代大主題與社會熱點。比如,第16題“中西文化交流”、19題“走向世界叢書”和第41題(2)“法國文化之春”緊扣當今世界文化交流與共同發展的時代主題。37題更是直接探討了教育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第14題、21題古今中外的改革則回應了當下深化改革的主題。注重學生的發展需求和認知特點也是命題的之一。比如,3月?6月,海昏侯墓發掘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展出,引起轟動。40題(1)“;韬钅古c曹操墓”比較分析題就以這個熱點為依托,考查學生利用材料辨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從身邊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整合課內和課外知識,考查學生的歷史理解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貫徹落實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強調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