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于2014年正式啟動,2014年9月,上海和浙江率先啟動“3+3”模式,目前2024年參加新高考的省份有7個分別是吉林、黑龍江、甘肅、安徽、貴州、江西、廣西,跟老高考相比,“新高考”變化很大,高考時間由2天調整為3天(部分4天),不再區分一本、二本,志愿填報數變化大,以下小編整理了相關內容,以供考生參考。
2014年,《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這意味著新高考正式啟動。2014年9月,上海和浙江率先啟動“3+3”模式,至今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2017年6月,滬浙兩地高三畢業生首次參加新高考,從而開啟了高考改革大幕。
根據各地實際,新高考有“3+3”和“3+1+2”兩種選考模式,“3+3”模式是指:除語文、數學、外語3科之外,考生要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自主選擇3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3+1+2”模式則是指:除語文、數學、外語3科外,學生要在物理、歷史中選擇1科,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自主選擇2科作為高考選考科目。
隨后第二批是北京、海南、山東和天津四個省份,于2017年9月啟動,2020年參加高考;新高考第三批共有8個省份,分別是廣東、福建、遼寧、河北、湖南、湖北、重慶和江蘇,于2018年起實施,2021年參加新高考;第四批參加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有7個,分別是吉林、黑龍江、甘肅、安徽、貴州、江西、廣西,2021年起實施,2024年考生參加新高考。
2022年9月,又有8個省份公布了新高考方案,分別是: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等8省份,將于2025年開始首屆新高考,至此,除西藏和新疆外,到2025年全國共有29個省份實施新高考模式。
選科組合變化:新高考采用了“3+1+2”模式,學生可以在12種組合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擴大了考生的選擇面。例如,考生可以同時選擇物理和政治、地理,或者只選擇物理。
考試科目變化:改革前的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以及文科或理科綜合。新高考則增加了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全國統考科目和物理、歷史兩門首選科目,以及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四門再選科目。
成績構成變化:新高考的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全國統考科目成績和三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總分為750分。其中,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的分值均為15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中的首選科目成績以原始分呈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呈現。
目標導向變化:新高考強調的是綜合素質導向,而不是單純依靠分數評價。物理、歷史這兩門基礎性學科的作用得到突出,高校對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提高了,從而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填報志愿變化:新高考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填報志愿,這與以前以“院校”為單位填報志愿有所不同,這種方式有助于高校更好地了解和選拔學生。
錄取規則變化:新高考模式下,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進行,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開投檔錄取。考生在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實行行志愿投檔錄取。
取消文理分科:新高考取消了傳統的文理分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擅長來選擇科目,不再受到文理局限。
從新高考模式來看,第一批和第二批參加新高考的省份采用“3+3”模式,第三批至于第五批采用的是“3+1+2”模式。新高考采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與以往的高考相比,在考試、命題、招生、錄取等方面都出現了很大變化。
在考試方面,最大的變化是文理不分科,分為統考科目和選考科目,考生高考總成績滿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科滿分均為150分,選科目以等級賦分計入每科滿分100分。
在命題方面,強對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知識三位一體的整體性考查,并從多角度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總結歸納、演繹推理批判性思維、辦證思維等能力,重點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充分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
在招生方面,采取“兩依據、一參考”的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即依據全國統一高考成績和普通高中學業水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即
在錄取方面,把原來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一個批次,并實行行志愿投檔錄取,采取“院校專業組”的志愿填報方式,強基計劃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成為兩種重要的錄取形式。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