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取消二三本 初中生不要考了嗎??現代知識網小編整理相關信息,特別說明本文信息只供參考。
17個省份開啟高考改革
歷經三年的試點研究,于今年9月起在以下17個省份開啟高考改革:
地區
啟動時間
執行時間
內容要點
北京
2017年
2020年
1、從2017年秋季入學高一起實施高中學業水考試;
2、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
3、取消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并;
4、自2018年起,推進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
5、2020年調整統一高考科目,實行"3+3",探索"兩依據、一參考"。
山東
2017年
2020年
1、2015年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2016年文綜和理綜使用全國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2、2020年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
3、未來"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錄取。志愿填報由"學校+專業"改為"專業(類)+學校"形式;
4、錄取"兩依據、一參考"。
湖南
2018年
2021年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2、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實行"3+3"的考試模式;
4、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5、逐步試點取消招生錄取批次,改進投檔錄取模式,推進行志愿投檔方式;
6、構建"兩依據、一參考"多元錄取機制。
江西
2018年
2020年
1、不分文理科;
2、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6選3";
3、外語考試分為筆試和聽力測試,高中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
4、高考總分滿分750分,語數外每門150分,3門高中學業水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6、2016年起合并二三本,2018年起合并藝術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進一步減少錄取批。
海南
2017年
2020年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實行"3+3",選考實行"6選3";
3、總成績按標準分呈現,語數外每科原始滿分150分,轉換成標準分,自選3科每門滿分100分;
4、從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錄取,從2020年起,海取批次僅設本科批和專科批,分學校實行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廣東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
3、外語和高中學業水考試一年兩次考試;
4、錄取"兩依據、一參考";
5、2016年,廣東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國卷;
6、2016年,廣東二本A線B線將合并。
江蘇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統考科目語數外保持不變,選考科目由"6選2"調整為"6選3";
3、英語將實行聽力和口語一年兩考,筆試兩考還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700分;
5、"小高考"13個科目均可考兩次;
6、2016年起,少數民族考生報考省屬高校加3分投檔。
河北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實行"3+3";
3、外語考兩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錄取院校與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錄取批次;
5、高校招生"兩依據,一參考";
6、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實行新的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7、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行新的學業水考試制度。
安徽
2018年
2021年
1、文理不分科;
2、統考語數外,選考科目為"6選3"或"7選3"。
山西
2018年
2021年
1、不分文理科,外語一年兩考;
2、高考實行“3+3”模式,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學業水考試中自主選擇3科參加考試并計入高考總成績;
3、高考錄取調整為“兩依據、一參考”。
西藏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6選3";
2、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3、高考總分660分,語數外每門150分,3門高中學業水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70分;
4、錄取"兩依據、一參考";
5、從2017年起,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完善行志愿投檔方式。
遼寧
2018年
2021年1、從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設置,統一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2.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高中學業水考試包括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類。
寧夏
2019年
2022年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試招生綜合素質檔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啟動高中學業水考試改革,實施高中學業水考試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推行"兩依據、一參考"的考試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選考科目"6選3",高考總分750分,語數外語每科150分,自選每門100分;
5、外語考試一年兩考。
廣西
2019年
2022年
1、2022年起廣西統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實行"3+3"模式,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
3、外語科目(含聽力)同年有兩次考試機會;
4、選考科目從政史地理化生6個高中學業水考試等級性科目之中任選擇3科,選考科目安排在高三進行,每屆學生只安排一次考試,每科滿分100分;
5、高考總成績滿分為750分;
6、高校招生錄取實行"考生總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方式;
7、高職招生逐步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評價方式。
陜西
2019年
2022年
1、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選考科目實行“6選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語一年兩考。
云南
2019年
2022年
1、在文、理科實行行志愿投檔的基礎上,實現所有科類行志愿投檔,并取消專科層次一專、二專的錄取批次劃分,2017年起進一步完善行志愿投檔辦法,逐步優化本科層次錄取批次;
2、增強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等級性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
3、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統一高考改革。其他職業類學校和社會考生可參加普通高中學業水考試。
甘肅
2019年
2022年
1、實行"3+3"模式;
2、不分文理,外語一年兩考。
青海
2019年
2022年
1、實行"3+3"的考試模式,選考科目“6選3”;
2、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3、高考招生錄取基于"兩依據、一參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實行行志愿,并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浙江
2014年
2017年
1、必考科目語數外3門,每門滿分150分;
2、選考科目實行"7選3"模式,每門滿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總成績滿分750分;
4、語文、數學成績當次有效,外語和選考科目成績2年有效;
5、外語每年安排2次考試,1次在6月,考試對象限于當年高考生;1次在10月,與選考科目同期進行;
6、考生志愿由"專業+學校"組成,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行投檔。
上海
2014年
2017年
1、不分文理;
2、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普通高中學業水考試設置13門科目;
3、2017年起,上海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
4、外語一年考兩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筆試和聽說測試,每人最多考兩次,最好成績計入總分;
5、高考成績由語數外3門成績和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660分。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總分和院校志愿,分學校實行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7、報考專科高職志愿只計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專科高職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進行錄取。
黑龍江
2018年
2021年1、2018年秋季新學期啟動,2021年進行首次新高考;
2、考試科目實行“3+3”,滿分750分;
3、高中實行綜合素質評價。
貴州
2018年
2021年1、2021年貴州高考實行“3+3”模式;
2、2016年將三本院校并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級將不再分文理科。
四川
2018年
2021年1、從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并恢復外語聽力考試;
2、從2021年開始,統一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為語數外,外語考兩次擇優計成績;
3、2018年入學新生 學業水考試全省統考;
4、高職院校2021年起實行春季招生;
5、從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并錄取。
天津
2017年
2020年1、取消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實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
3、英語一年兩考,取較高的分數計入高考總分;
4、2017年起高職院校在天津實行春季招生。
吉林
2018年
2021年1、外語提供2次考試機會,取消文理分科;
2、選考科目實行“6選3”,高考成績滿分750分;
3、從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現行錄取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取消錄取批次,探索一檔多投。
重慶
2018年
2021年
1、不分文理科,外語一年兩考;
2、推行“3+3”模式,3門選考科目中,“6選3”模式成主流,即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3、從2016年開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專科一、二段兩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4、招生錄取將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制度;
5、從2017年開始,統籌高職院校實行“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分類考試招生方式。
湖北
2018年
2021年
1、2021年起,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門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
3、總分值750分;
4、從2016年起,文理類本科錄取批次由3個批次調整為2個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錄取。
福建
2018年
2021年
1、考試科目實行“3+3”模式,選考科目實行“6選3”。
2、取消文理分科。
3、英語一年兩考。
4、錄取機制:“兩依據、一參考”。
5、實行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分類招考。
河南
2018年
2021年
1、2017年起,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批錄取;
2、取消文理分科,考試科目實行“3+3”(語數外和6選3);
3、英語一年兩考;
4、學業水考試按等級賦分。
內蒙古
2018年
2021年
暫無
新疆
2019年
2022年暫無
注:灰色字體為已經開始高考改革的省市;
紅色字體為2018開始高考改革的省市
2
在高考改革后
當前的初中生將受影響巨大
❶ 考試科目的變化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試科目一共有四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綜(或是文綜);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試模式,即:語文、數學、外語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選三科進行考試,取消文理科考試區別。
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四生開始實行。
影響:文理分科,禁錮學習思維,不利于學生綜合發展。
❷ 學業水考試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畢業當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試,考試作為高招畢業和少數高考專業錄取的參考;
改革后: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考科目,合格性考試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組織一次(含補考),為高中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時間為高考結束之后,選三科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
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四生開始實行。
❸ 外語考試
改革前:高考統考時只考一次,成績計入總成績;
改革后:增加聽力考試內容;高中階段會組織考試兩次外語,取成績最高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三生開始實行。
影響:外語考試在高中階段進行兩次考試,取成績最高者計入總分,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個大手筆,順應了高校的英語課程安排,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壓力,有兩次機會考試,這樣他們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和復。
❹ 綜合素質考試
改革前:記錄學生高三學習成績基本情況,除了自主招生學校審核參考外,無其他用處;
改革后:根據學生三年在校表現記錄成案,內容包括:品德、學業成績、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內容,不僅是自主招生要參考《素質評價表》,高考錄取也會參考。
新政實行時間: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即現在的初四生開始實行。
影響: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好處多多,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改變教師評價觀念,推動教學改革;變革考試評價制度,促進人才培養方式轉變;優化學校整體工作,彰顯學校辦學;培養誠信意識,優化社會風氣等等。
3
學生如何應對這一變化
❶ 加分項目大幅縮減,分數將更重要
取消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取消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加分項目;取消科技類競賽加分項目;取消省級優秀學生加分項目;在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的考生,不再具備高考加分資格;取消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加分項目。
考試將更公,考分將變得更重要。
❷ 得語文者得高考
高考改革后,三門統考課語文、數學、外語,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后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較大下降,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一點都不過分!語文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小學不抓,中高考就會后悔,到時候想抓也來不及。
未來語文的地位就像原來小升初中奧數的決定性作用一樣,而比奧數更能一錘定音。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閱讀慣將成為學生小學入學前后第一重要的慣,并將一直持續下去!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