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高考暫未開始,根據往年上海高考試題難度分析,預測2023年上海高考化學試題整體難度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信息以供參考。
這次考試的題型與往年3+3改革后的化學等級考基本相同,仍然是:
20個選擇題和四個綜合大題,大題包括兩個雙基、一個有機和一個實驗。
今天,我們重點說說選擇題部分的三道壓軸題,這三道題的考點與往年基本相同,考查:電化學、電解質溶液綜合和衡綜合。
1.電化學選擇題
今年的電化學題目出現了一些新鮮面孔,雖然整個框架考查的仍然是金屬腐蝕防護中的“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但是與時做的題目完全不同。
一般我們要保護的金屬會放在陰極,通過得到電源負極流出的電子從而防止被氧化,但是這里用到了濃硫酸,通過氧化金屬鐵(鋁),使它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達到防護的目的,所以這次被保護的金屬應該放在陽極,由金屬Fe(Al)作為保護套,與濃硫酸反應失電子形成致密氧化膜,從而達到防護目的。
這道題的選項要求選擇的是錯誤說法,所以應該選擇“電壓越大,腐蝕加劇”這個選項,因為電壓越大越有利于Fe(Al)失電子形成致密的保護膜。
(經典的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模型)
這個經典的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對于這道題并不適用,考得非常不友好,你中招了嗎?
2.電解質溶液壓軸選擇題
這道題應該是還是比較常規,而且2020年考過一道類似的。
題目中考查了“向10mL濃度為0.1mol/L的二元弱酸H2A中逐滴加入VmL 0.1mol/L的NaOH溶液”的溶質成分分析問題。(這里要注意的是H2A是一個二元弱酸)
A選項:當NaOH加入到5mL的時候,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aHA和H2A,濃度1:1
B選項:當NaOH加入到10mL的時候,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aHA
C選項:當NaOH加入到15mL的時候,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a2A和NaHA,濃度1:1
D選項:當NaOH加入到20mL的時候,溶質的主要成分為Na2A
再來看四個選項的具體問題:
A選項是一個物料守恒:2[Na+] =[H2A] + [HA-] + [A2-],沒問題。
B選項考質子守恒:(得質子)[H+] + [H2A] = [OH-] + [A2-](失質子),與B選項本身不符,所以B選項是錯的,應該選B(這道題要選錯誤的)
C選項考電荷守恒,題目說溶液pH<7,所以可知HA-的電離(產物為A2-和H+)程度大于A2-的水解(產物為H2A和OH-)程度。所以[Na+] > [A2-] > [H2A],C沒問題。
D選項又考物料守恒,列出式子:[Na+] = 2[H2A] + 2[HA-] + 2[A2-],D沒問題。
答案選B。
這道題我們時在課堂中練的很多,大家基本上掌握三大守恒的話都可以信手拈來了。
這兩題是我們高三等級考課程中做過的題目,同學們掌握的話,今年的高考題也不在話下!
3.速率衡壓軸
這道速率衡的問題其實就是前兩年速率衡題的大綜合,考查到了未知狀態反應物(生成物)以及衡常數K值的計算問題
注意:這里要討論C為氣體和非氣體兩種情況。
如果C為非氣體,那么衡常數K = [B]2
如果C為氣體,那么衡常數K = [B]2×[C]
所以這道題的每個選項都要討論兩種情況,這也是本題的難點。
我們這邊重點講一下正確的選項D:
“T2時,若容器的體積為2L,則衡時n(B)=2y。”
第一種情況:C為非氣體,K = [B]2 = 1,算出衡時,無論什么情況,[B] = 1mol/L,所以當體積增加到2L的話,那么B的物質的量就為2mol,也就是2y。
第二種情況:C為氣體,K = [B]2×[C] = 1, 1L時候,我們用三段式算一下,[B] = y mol/L,[C] = y/2 mol/L。代入K的式子,算出y=2^(1/3);再來看2L時候,[B] = y/2 mol/L,[C] = y/4 mol/L,代入K的式子,算出y=2×[2^(1/3)],正好是2y。
感覺計算有些麻煩,沒關系,給大家一個簡便方法,這里由于B和C永遠以2:1的比例生成,所以[C]應該等于1/2[B],所以K = 1/2[B]3
所以這樣的話衡時[B]仍然是恒定的。
所以這個選項正確咯~
類似的題目我們在高三等級考課程中也有涉及,來看看我們的練題吧。
今天的講解暫時到這里,相信同學們對于本次考試還有很多的看法,在留言區跟我們一起討論吧。
昂立中學生版本:
此版有試卷!
以下內容轉載自公眾號:昂立中學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僅作考生分享學習,侵立刪。
發布時間:19日9:20
本屆化學等級考試已經結束了。相信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不少同學都是抱著好奇的心態,想看一下正確答案,化學卷子到底難不難。那讓我們先來整體回顧一下卷子。
1題型新舊共存,難度兩極分化
首先從難易度分布上,相信大家都已經感受到化學“亦簡亦難”的“奇葩特點”了。這種特點是需要與大家常的練做比較的。
本次等級考的大部分題目依然沿用了我們常練題的風格,答題技巧和方法、答題策略一眼就明白,因此大家在經歷了考前的認真復和大量練后,自然就感覺這些題目稀松常。但是本次等級考也出現了很多新題型,例如選擇18題中利用鐵的表面鈍化氧化膜進行金屬的防護,又或者是解答題第二大題中對“脫除率”這一概念的引入,都會對審題不認真,跟著慣性思維做題的同學產生非常大的困擾。
相較于普通的題目,這種新題形成了非常強烈的對比反差,看起來就顯得既難又復雜,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覺得化學有一定難度了。
2題目五花八門,考點千篇一律
雖然大家對本次化學等級考的評價往往都離不開“難“,但是在我們簡單評析了本次的題目之后,更加確定了本次等級考與往屆有著萬變不離其宗的本質。
在常規考點,如晶體結構、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比較、電子式的書寫、物質的鑒別等問題上,題目基本符合我們常的練要求。而在離子共存、三大守恒、化學衡的建立和移動等這些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上,仍維持了較為常見的考察方向。我們以三大守恒為例,不同溶液體積的NaOH和二元弱酸反應的電荷守恒,是我們常一定會練到的考點。
即便題目本身建立了一個復雜的模型,同學們只要能仔細觀察題目,冷靜分析,依然能夠找到題目的突破口。從題目的設計上來說,本次的等級考比較能體現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3基礎知識為底,側重理解分析
說到等級考改革,做過往年試卷和各區模考卷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個印象:“化學越來越像文科了“。這種印象的來源就是分析類問題的占比逐漸上升。我們不妨以有機大題為例。前年的考點中涉及到有機反應步驟的作用,去年則是有機流程的優缺點比較,今年則直接從反應最終產物的”香葉酯“出發,利用反應條件,讓我們進行酸醇切分的倒序分析。不難看出,化學的考察方向更加注重知識的融會貫通。
無獨有偶,本次第一大題中也問到了兩種合成氨流程的優缺點分析。如果同學們有合理的從STEM的,結合環境、安全、步驟簡易度、原子利用率等角度出發,就能掌握通向正確答案的密鑰。這也是對同學們“獲取信息、分析評價”的理科思維重要的考察。
4梯度一波三折,磨練心理素質
除了兩極分化的觀點之外,本次考完網上還是有很多同學認為化學較難,那事實究竟是怎樣的?這里我們從一個比較獨特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本次等級考題目的難度設置非常具有考驗性。從題目簡單,到選擇18~20難度陡然上升,再到解答第一、二題降低難度,第三題再拔高,最后實驗題再降低難度緩收尾。對于身處考場的同學們,在臨戰的緊張狀態下,并不能真的感受題目的難度波動,而是覺得自己一直處于神經緊繃,高強度做題的狀態。在考完后,神經瞬間放松,反倒是仿佛真的做了一張難度很高的卷子。
另外,時間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同學可能在做題時發現卷子中大部分題目比較簡單,因此錯誤地分配了做題的時間。在將要結束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導致在離開考場的時候心態失衡。
以上情況都昭示了在考場中維持一個穩定心態的重要性。在今后的考試中,可能也會出現對同學們有著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們對本次卷子的簡評了。對高三的同學來說,化學的學習隨著等級考的結束可能就此告一段落了。所以我們更多的是想提醒高二的同學們,你們的化學挑戰才剛開始,接下來你們需要面對的正是等級考。在接下來的這個暑假中,絕對不能懈怠,更要注意復方法。因為剛結束有機的學習,可能很多同學對于一些無機化學中的原理性的東西都已經淡忘。那這個暑假就是把化學重要模塊一一梳理、復,再消化、訓練的過程。基礎部分越扎實,在實戰中就越有把握,加油,同學們。
昂立新課程版本:
以下內容轉載自公眾號:昂立新課程,版權歸其所有。轉載僅作考生分享學習,侵立刪。
發布時間:18日17:32
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等級性考試于6月18日至19日舉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考試嚴格執行防疫要求,落實考試組織保障,考場秩序井然不紊,考試安全、穩、順利結束。
真題+解析
23有機最后一問
寫出分子式為C5H10O3()的同分異構體:
①能水解且能發生銀鏡反應;
②不與Na反應;
③有3種化學環境的H。
解析:由有機物的分子式C5H10O3可知,其不飽和度為1,也就是含有一個雙鍵。由條件①可知,分子為有機酯,且分子內含有醛基(含一個C=O雙鍵,兩個O);②分子內不含有-OH和-COOH。因此另一個O,以醚氧鍵“-O-”的形式存在。另外條件③說明該分子對稱性比較高,只有3種等效H。
因此,推測出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為。寫出分子式為C5H10O3()的同分異構體:①能水解且能發生銀鏡反應;②不與Na反應;③有3種化學環境的H。解析:由有機物的分子式C5H10O3可知,其不飽和度為1,也就是含有一個雙鍵。由條件①可知,分子為有機酯,且分子內含有醛基(含一個C=O雙鍵,兩個O);②分子內不含有-OH和-COOH。因此另一個O,以醚氧鍵“-O-”的形式存在。另外條件③說明該分子對稱性比較高,只有3種等效H。因此,推測出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為。
點評
一、試卷結構合理,內容分布科學
試卷的結構與往年保持一致。由20道選擇題和4道綜合題組成,客觀題與主觀題的比例為2:3。整卷閱讀總量和圖表數量比去年略有增加。從試卷涉及的知識內容結構看,“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約占15%,“物質的變化”約占25%,“常見的無機物”約占10%,“常見的有機物”約占20%,“化學實驗”約占20%,“化學、技術與社會”約占10%。試卷考查知識的種類、深度、廣度和分布等,都符合命題要求。
二、基于真實情境,考察核心素養
試題注重將問題置于新的、真實的情境之中。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學生熟悉的知識內容。例如,16題考察冰面上的水分子層,運用摩爾質量等相關知識就可以解答。情景新,但是難度不高。21題給出了最新的合成氨的新方法,并引導學生將其與傳統的工業合成氨方法對比,評價新方法的優點。這些情境素材融合在試題中,題目中既含學科前沿成果,又貼生活、生產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化學學科價值,并增強了考生綠色化學,加深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靈活分析具體實例中蘊藏的化學問題,突出知識遷移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三、深化基礎性考查,促進學生主動思考
試卷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與化學思維,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19題考查了弱酸中滴加強堿的溶液體系。隨著強堿滴加量的不同,溶液中離子濃度的關系表現出差異。題目有新意,不是機械地套用公式和復雜計算,而是突出了對物料守恒、質子守恒、水解與電離的關系等基礎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原理的考察。有利于進一步糾正死記硬背和一味刷題等現象,回歸化學學習本身。20題考察了含有固體反應物體系的衡常數的應用及計算。要求學生基于對衡常數概念的深入理解及給出的數據合理地分析影響物質狀態、濃度的原因,推測條件改變后反應產物的變化等。強調突破思維慣性,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并結合具體實際應用基本知識。23有機化學大題,較前幾年難度有較大提升,考察了復雜有機物的有機合成路線,考察形式回歸基礎。最后一問是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考察了學生對與基本有機化合物性質、結構的認知,凸顯對學生靈活運用基本知識進行合理推論,自主、獨立思考能力的考察。
四、提升圖文轉化、表達能力考察
試卷重視對學生圖文轉化能力、表達能力的考查。例如,選擇題18 利用電化學進行金屬的防腐。不同與常規教材上的“犧牲陽極法“和”外加電源法”,題目信息中給出了“外接電源形成鈍化層“的新知識和方向。考察了學生將文字信息轉化成知識的能力,并進行應用解題。22題(綜合題二)考察了溶液中去除氮的化合物實驗條件的探究。題目整體難度不高,但是給出了兩張圖表,需要學生從圖表中提取定量的證據進行推理與判斷。考察了學生對于圖表的閱讀能力以及從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轉化能力。題目最后要分析“反應配比符合系數比的情況下,轉化率只有60%”的原因。充分反應出對學生結合基本概念、實驗基本原理,結合實際反應條件,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關注,并要求學生運用文字和化學語言來合理討論、評價相關問題,考查考生的化學素養。
五、重視知識遷移,突出實驗探究
化學實驗是年來的壓軸主角。試卷立足課標要求,在基礎實驗考查中,通過不同的任務情境,考查學生對基本實驗原理的掌握和運用。在24壓軸實驗大題中考察了定量實驗中的“滴定”方法。在傳統的酸堿滴定知識的基礎上遷移為“氧化還原滴定”,并讓學生設計滴定終點的判定方法。深入考察了學生對于“滴定”這一實驗方法的原理理解和操作要求,并強調學生由實驗原理設計實驗的能力以及由實驗現象歸納實驗結論的思維能力。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歷年的壓軸實驗題充分反映出課改對實驗操作能力培養的注重。
新東方版本:
以下內容轉載自公眾號:上海新東方初高個性化學習中心,版權歸其所有。轉載僅作考生分享學習,侵立刪。
發布時間:18日 15:59(如果我沒記錯,去年也是新東方第一個出解析)
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2022化學等級考的具體情況。
整張試卷從易到難,題目新穎。試卷難度相比去年有所降低。選擇題部分總體難度不大,前17題相對簡單,后3題有一定的難度,與今年模考卷的選擇題難度相。綜合題越往后難度系數有所增加,尤其是有機題需要學生好好思考一番。
整張試卷多以新情境考查舊知識,雖然難度不大,但需要考生認真讀題分析,再結合課內所學知識點加以運用。另外,試卷也考查到了部分學習過程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當中,不僅要全方面了解課內知識點,更要鍛煉自己的信息獲取、綜合分析、評價設計等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考試!
選擇題:從易到難,中規中矩
整張試卷的選擇題知識點考查全面卻難度不大。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的學生甚至能在發卷后5分鐘內選完前10小問的答案。選擇題前半部分基本考查基礎知識。
第1題:以“冬奧會冰刀所用合金”為背景,考查相關知識。
第2題:則考查“石蠟”相關的基礎知識和性質,例如:石蠟的溶解度、是否為純凈物以及是否為石油分餾產物的知識。這些細碎的知識點容易被忽略,但時做好梳理和記憶,基本屬于“送分題”。
第5題:考查“苯不能讓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因”,答案是苯不具有一般的碳碳雙鍵的性質。這一解釋在時學習中多被默認為已知,臨時提起讓人不由覺得比較新穎,但難度仍然不大。
第16題:同樣以冬奧會作為背景,考查冰面上水分子層物質的量的計算。利用新情境考查了摩爾質量相關計算的考點。
選擇題最后三題相比前半部分有一定難度。
第18題:考查電化學中的金屬防腐,保護鐵不被濃硫酸腐蝕。不同于課本上犧牲陽極和外接電源的陰極保護法,此題還涉及了“金屬鈍化”的原理。考生需仔細讀題,獲取題目中利用外接電源使鐵氧化產生鈍化層的信息,由此選擇正確答案。
第19題:是常規難點,即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比較。向10mL濃度為0.1mol/L的弱酸中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分別加入不同體積的NaOH溶液時溶液的離子濃度之間的大小關系。
A、B選項分別考查了“物料守恒”和“質子守恒”,C選項解答的重點:在于HA-的電離&水解程度大小比較,D則是:Na2A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比較。
整體來說四個選項都是我們時學習中強調的重點,有難度卻不超綱。
第20題:考查化學衡的相關知識。重點在于利用衡常數K的計算以及等效衡獲得正確答案。
題干如下:
雙基理論難度提升,看重評價!
選擇題相對簡單給了部分考生可以慢慢完成試卷的“錯覺”,但其實綜合題并不像選擇題一樣考查基礎知識點為主,這也可能會間接導致部分考生后期做題時間緊張。
第一大題較為簡單,但沒有常規考查例如原子半徑及比較相關的知識點,而是給到了一種合成氨的新方法,利用兩步反應制取氨氣。
注意Al2O3在兩步反應中并沒有被消耗,而是作為總反應的催化劑,答案中也要將其和“高溫”同時作為反應條件。最后一小問屬于分析評價類問題,要求分析此方法相較于工業合成氨的2個優點。
第二題背景是探究“折點氯化法”除去溶液中的氨氮(氨/銨根)的適宜條件,題目中用NaClO處理NH3,題干信息包括pH值和30min脫氮率的數據表、折線圖等。
考查了amol每升氨水和等體積鹽酸反應呈中性時求氨水濃度的計算題,還考查了為什么氯氮比1.5的時候脫氮率只有60%的2個原因以及脫氮的最優條件選擇,其中計算和分析題難度較高。
綜合題中多次出現評價題,對于分析評價類問題的看重也算是繼承了上海等級考對于文字論述題的執著。
對學生的要求除了掌握基礎課內知識,還有更綜合的信息獲取能力和分析評價能力。
有機化學獨占鰲頭,難度最高!
如果說要在整張試卷中找到最大的難點,相信考生們都同意是第三大題有機化學了。
本張試卷有機體以香葉酯作為背景,給到了一個復雜的結構式,同時給到氫氰酸及其相關信息。考生必須掌握“看到酯優先切斷成酸和醇”的,才能捋清合成路線。
第一小問一般是比較基礎的寫反應類型和反應條件的題型。但是在本道題給到的合成路線中,雙鍵在反應步驟中發生了易位,乍一看容易讓人以為是加成掉了雙鍵,從而錯過了取代反應的正確答案。另外還考查了1,4加成和水解反應的反應試劑,要求填寫完整。
同分異構體的書寫部分,要求寫出滿足分子式為C5H10O3,同時滿足①能水解,能發生銀鏡反應②不和鈉反應③有三個不同環境氫的物質結構式。
其中甲酸酯和對稱結構一直是我們強調的常出現在同分異構體書寫中的結構,此小問屬于正常層次的難題。
參考答案如下:
最后一小問有機合成推斷需要用到題干所給關于HCN的信息,寫出以下物質之間的合成路線。可利用HCN加成,再酸化,酯化等步驟得到。
實驗化學常規考察,穩收尾
相比有機化學,實驗題還算常規。
考查硫磺工業中的硫碘循環。考查到了碘離子的檢驗,氧化還原滴定的現象觀察等問題。難點在于整個循環過程中各物質的填寫,需要對氧化還原,循環利用等都非常熟悉才能順利推斷出所有物質。
總的來說,今年等級考化學的雖然乍一看難度不大,但是部分新穎的考查方法以及題目中的“坑”會讓考生解答起來并沒有那么順利。
從易到難的題目分布也讓整張試卷結構分布較為合理。作為一張有代表性的等級考試卷,這也很好地為我們揭示了后續備考以及學習的策略。
首先,必然是對課本各個知識點,包括細枝末節和背后機理的熟悉。另外,還要求考生能在解題過程中具有信息獲取、綜合分析、評價設計等能力。
審題要認真:
答題都是從審題開始的,審題時如果遺漏了題給信息,或者不能正確理解信息,就會給答題埋下隱患,使解題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對題,還占用了考場上寶貴的時間,危害很大。
細心的審題,正確理解和把握給信息,充分挖掘隱含信息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在化學學科的考試中,審題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審題型:審題型是指要看清題目屬于辨析概念類型的還是計算類型的,屬于考查物質性質的,還是考查實驗操作的等等。審清題目的類型對于解題是至關重要的,不同類型的題目處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樣,只有審清題目類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題思路處理。
2.審關鍵字:關鍵字往往是解題的切入口,解題的核心信息。關鍵字可以在題干中,也可以在問題中,一個題干下的問題可能是連續的,也可能是獨立的。
關鍵字多為與化學學科有關的,也有看似與化學無關的。
常見化學題中的關鍵字有:“過量”、“少量”、“無色”、“酸性(堿性)”、“短周期”“長時間”、“小心加熱”“加熱并灼燒”“流動的水”等等,對
同分異構體的限制條件更應該注意,如:分子式為C8H8O2含有苯環且有兩個對位取代基的異構體“含有苯環縣城有兩個對位取代基”就是這一問的關鍵字。
3.審表達要求:題目往往對結果的表達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寫“分子式”、“電子式”、“結構簡式”、“名稱”、“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數學表達式”、“現象”、“目的”。這些都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養成良好的審題慣,避免“所答所問”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4.審突破口常見的解題突破口有:特殊結構、特殊的化學性質、特殊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特殊反應形式、有催化劑參與的無機反應、應用數據的推斷、框圖推斷中重復出現的物質等等。
5.審有效數字有效數字的三個依據:①使用儀器的精度如,托盤天(0.1g)、量筒(≥0.1mL)、滴定管(0.01mL)、pH試紙(整數)等。
②試題所給的數據的處理,例如“稱取樣品4.80g……”,根據試題所給有效數字進行合理的計算,最后要保留相應的有效數字;
③題目的明確要求,例如:“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就按照試題的要求去保留。
答題策略和答題技巧:
1.選擇題:在理綜試卷I卷中化學題有8個單選題。解答時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仔細考慮各個選項,把選項與題干,選項與選項之間區別聯系看清楚。合理采
用排除法、比較法、代入法、猜測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題人所設的“陷阱”,迅速的找到所要選項。選擇題的答題方法是多樣化的,既能從題干出發做題,也能從
選項出發驗證題干做答,合理的選擇解題方法快而準的找到答案,將做選擇題的時間盡可能壓縮到最短,為解決后面的大題騰出更多時間。
2.填空題答題策略和答題技巧:
在理綜試卷II卷大題中按照幾年情況看看,化學題是四道填空題。
一般來講實驗題一個、無機推斷一個、有機推斷一個、其他題目一個。對于填空題在答題時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要完整無誤。沒配、條件錯、有機反應少寫物質(水等)會造成該空不得分。反應物和產物之間的連接,無機反應用等號、有機反應用箭頭,氣體符號和沉淀
符號要標清,點燃、加熱、高溫有區別,催化劑不能簡寫為“催”,這些問題出現會被扣分。
(2)專業用語不能錯。化學上常用的專業詞匯是絕對不能寫錯別字的,一字之差會使整個空不得分。
例如“砝碼”不能寫成“法碼”;“熔化”不能寫成“溶化”;“過濾”不能寫成“過虛”;“萃取”不能寫成“卒取”;“坩堝”不能寫成“坩鍋”等等。
(3)當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種選擇時,以最常見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體物質作答的要用具體物質作答,表達更準確。
例如舉一個工業上CO做還原劑的反應,這時最好的例子就是寫3CO+Fe2O3=(高溫)CO2+2Fe,這個反應應該是最熟悉的,其它反應也可寫但
是用不好就會扣分比如CO和水蒸汽反應,如果沒注意到這是一個可逆反應寫了等號會被扣分。同時也不可泛泛舉例寫還原金屬氧化物RO+CO=R+CO2(R
表示金屬),這樣肯定不能得分,因為并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成立,而且也并不一定能用于工業生產。
(4)對于語言敘述性題目做答時要注意,從“已知”到“未知”之間的邏輯關系必須敘述準確,且環環相扣,才能保證不丟得分點,才能得滿分。回答問題要
直接,不要轉彎抹角;表達盡可能用唯一、準確的主語;不要多寫無用的話,無用的話說錯了就會扣分;作答要有明確的要點。
(5)對于計算型填空,要注意該書寫單位的要書寫單位。或者是要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單位是什么,不要因為沒有書寫單位或者是數量級不對而丟分。
下載地址:http://www.creditsailing.com/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