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要求,落實學校黨委與宜賓市深度合作相關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高層次人才的政治引領與政治吸納,深化鞏固廣大專家人才在抗疫斗爭中發揚的愛校情懷,12月7日-8日,學校于宜賓市舉辦2021年高層次人才國情校情研修活動。根據該市出具的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清單,經學院推薦與組織把關,來自全校各教學科研單位的30余名新教師代表及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參加研修。
人才是創新之核、發展之要、強國之基。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舉措。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等團結教育引導廣大人才,實現增人數與得人心的有機統一,是高校人才工作的題中之意,也是辦好*大學的重要支撐。7日下午,學校特邀中共宜賓市委黨校副校長、宜賓行政學院副院長裴新亮在宜賓校區行政樓會議室為專家人才作題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專題報告。圍繞《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裴新亮以大歷史觀切入,全面解讀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著重闡釋了*的歷史性成就與歷史性變革。他指出,對全會精神的學習要在堅持唯物史觀與正確黨史觀的基礎上,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置于源遠流長的人類文明演進與波瀾壯闊的世界歷史變遷的脈絡中,結合世情國情,把握主題主線,用長鏡頭、立體化的角度,寬聚焦、縱深化的視閾,從這一幅斑斕雄壯的百年畫卷中,提煉出歷久彌新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學習結束后,人才們紛紛表示,本次講座重點突出、闡釋深入,讓大家進一步把握領會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作為高校教師,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自覺在日常科研和教學中踐行全會精神,以實際行動跑好屬于這代人的接力棒。
李莊,素有“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美譽。抗日戰爭時期,這座萬里長江邊的小鎮,先后迎來國立同濟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館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等高等學府與科研機構,與重慶、成都、昆明并列為“四大抗戰文化中心”。云集于李莊的大師學者們,在清貧環境下堅持治學救國,奮筆抒寫家國情懷,保存延續了中華文脈,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學術成就。為追慕先賢足跡,砥礪奮進之志,專家人才們來到位于李莊月亮田的文化抗戰博物館。在新落成的展館內,大家全面了解了在那段“烽火連天,文脈西遷”的動蕩歲月中,李莊“星光沃野,大師成林”的文化盛況,回溯了知識分子和李莊百姓為保留民族火種和挽救國家存亡而進行的英勇斗爭和艱苦努力,深刻感悟到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科學救國,學術報國”的遠大抱負與“甘貧樂道,提照山河”的家國情懷,接受了一次沉浸式的愛國主義精神洗禮與升華。
為幫助高層次人才,尤其是新進教師了解學校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增強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本次研修活動在宜賓校區特別設置了校情學習環節。在學校圖書館原副館長王軍的帶領下,大家來到校史館。一幀幀生動的影像、一件件珍貴的藏品,讓每一位參觀者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1956年師生齊心共建校園的熱烈現場。65年來,學校秉持“不甘人后、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優良傳統和“窮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學理念,櫛風沐雨,薪火相傳,辦學水不斷提升,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教育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學生志愿者充滿青春活力的講解,時不時被在場的“資深”成理人打斷,“這個地方我知道!我要補充一點!”“快看,這張照片里的這個人就是我!當時我們獲得了成都市大學生男籃比賽冠軍!40年過去了啊!”前輩們以校為榮、愛校如家的濃烈情感深深觸動著新一代的成理人才們。
為更好地了解新校區建設情況,人才們還參觀了風雨操場、金工實驗中心、圖書館等地,實地感受學校為響應國家深化產教融合和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突出南向”發展戰略,實施“一校兩地辦學”的發展成果與宏偉藍圖。產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繆笛,副院長張榮、程鋒及各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為貫徹落實*“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重要指示精神,體現高校服務地方發展責任,學校高層次人才于8日考察宜賓市翠屏區安石村、五糧液園區等地,直擊地方鄉村振興與產業發展最前沿。在安石村,專家人才通過實地察看、訪談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以藝術點亮鄉村”的財富密碼,圍繞村落人文生態保護、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等進行了現場指導。在五糧液園區,人才們參觀了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生產基地和老窖池遺址,并從各自專業角度就該公司白酒釀制工藝與流程優化、知識產權保護、電商物流、文化旅游等提出了意見與建議。
考察調研活動結束后,學校高層次人才與宜賓市翠屏區政府進行了座談交流。黨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向翠屏區介紹了學校人才工作情況,并對學校抗疫期間宜賓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翠屏區副區長劉可雕、何健向專家人才介紹了區域產業現狀及“十四五”期間重點領域發展規劃,并就當地柔性引智政策進行了解讀。作為人才代表,生態環境學院教授劉國,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陳興、盧海霞,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研究員高歡,核技術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副教授王磊先后介紹了各自學科優勢、團隊建設與成果案例等,并與翠屏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初步的合作對接。會上,校地雙方還就如何更好地發揮學校人才優勢,助力宜賓未來建設,實現政產學研融合式發展深入開展了交流。
據悉,本次是繼2020年7月后,學校第二次舉辦高層次人才國情校情研修活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學校將始終堅持“人才工作圍繞組織路線開展,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有形有效推進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對高層次人才群體全覆蓋,引導廣大人才傳承和弘揚科學家精神,把“個人夢”“團隊夢”和“中國夢”“成理夢”結合起來,為全面建設優勢更加顯著的高水大學和在治蜀興川事業中持續貢獻成理力量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和智力支撐。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