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暨2017“閱讀改變中國”年度頒獎典禮現場
12月27日,國家發布了《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通過閱讀提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共同建設書香社會,被列為“十三五”的重要工作。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從2001年開始,十多年來,親母語研究院
,依托國家級課題“親母語研究和實驗”,凝聚各方研究和推廣資源,自主研發兒童分級閱讀書目和兒童閱讀課程,培養兒童閱讀師資,區域化推進書香校園建設,在全國建立了三百多所實驗學校,搭建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閱讀改變中國”評選年度”等兒童閱讀研究和推廣臺,大力推動書香校園建設。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老師致辭。
論壇開幕式上,《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國家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起草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老師致辭,并宣布為了更好地落實全民閱讀,打造全民閱讀示范區域。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將和親母語研究院,在全國合作推進“閱讀地線”計劃,區域性推進書香校園建設。
“閱讀地線”計劃??傾力打造書香校園
4月,為了解決兒童閱讀推廣停留在活動層面,很難深入的狀況,在十多年兒童閱讀研究和實驗基礎上,親母語研究院推出了“閱讀地線”計劃,從閱讀文化營造、閱讀課程建設、教師培養三方面,為區域和學校提供系統專業的兒童閱讀解決方案。整體計劃,保證每個孩子六年保質保量完成960首詩歌的誦讀,500萬字的班級共讀,1000萬字的自主閱讀,實現兒童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計劃還為教師設計了閱讀、兒童閱讀課程化實踐、網絡教研、實地培訓、導師指導、學習共同體建立等路徑,幫助老師實現快速可靠的專業成長。
親母語研究院對參與”閱讀地線“計劃的學校教師進行培訓。
“閱讀地線”計劃發布以來,已經在西寧城中區、成都天府新區,安徽合肥逍遙津小學、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小學部,蘭州東郊小學實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西寧市城中區共21所學校,成都天府新區共15所學校整體進入“閱讀地線”計劃。在各地開展兒童閱讀課程化的實踐的基礎上,每年親母語研究院會安排專家,到各區域開展三次實地培訓活動,每個月組織網絡教研。,西寧城中區徐潔局長被評為“閱讀改變中國”年度點燈人”。她在獲獎演講中說,“我們看到了一束光,堅定地引領我們。我們已經輻射到全區21所學校,84名種子教師自發開展閱讀研討活動,通過這些種子教師的帶動,一千余名教師加入了讀書的隊伍。”談到計劃帶給城中區老師的改變,她說:
“有很多人都在問我,做幾年的兒童閱讀推廣,你最驕傲的是什么?我想,我最驕傲的就是,兒童閱讀喚醒了一部分教師的職業幸福,點燃了他們的職業激情。在工作當中,他們開始關注孩子的生命成長,很多孩子因此愛上了學校,愛上了讀書。我的老師正在成為孩子生命當中的貴人,這無疑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西寧市城中區教育局局長徐潔在第三屆“閱讀改變中國”頒獎典禮上發言。
在老師的引導下,家長和孩子也開始形成了好的閱讀慣。孩子們開始愛上了閱讀,愛上了寫作。有個孩子在周記里寫道:“我很喜歡《日有所誦》這本書,比起《語文》《數學》等正規教材,《日有所誦》就像一本有趣的雜書,它引領著我,讓我愛不釋手。書里有兒歌、童謠、古詩詞等等。我最喜歡那篇《年齡問題》,它生動有趣,朗朗上口,就像是同學們自己的言語!
家長們通過親子閱讀,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慣,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養的同時,為孩子的閱讀教育樹立了榜樣。西關街小學二年級(3)班,納銘軒的家長這樣說:
“為了讓兒子一直保持濃厚的讀書興趣,我們改掉了玩手機的慣,約定每晚陪孩子一起讀書。我們相信,身教重于言傳,家長首先自己要喜愛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了解孩子所讀的書籍,這樣才能指導孩子閱讀,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帶動孩子愛上閱讀。自從兒子養成每晚睡前看書的慣,他一直在堅持。他睡覺前如果不讀一會書,會覺得少做了一件事情。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太晚,讓孩子趕緊睡覺,但是他不肯,哪怕只看一小會,然后才倒下去睡覺!
西寧城中區的孩子們形成了”日有所誦“的好慣。
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小學部也在9月全面進入“閱讀地線”計劃。實施一年多來,全校師生在認真開展四大課程的基礎上,積極舉辦各類閱讀活動。一年級的“讀寫繪”創作比賽活動,讓孩子和家長愛上了圖畫書,在各個班級掀起繪本創作的熱潮。二年級開展“講故事比賽活動”,通過講述,提升了孩子們對文學的感悟力,還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三年級的“以書為友 和書相伴”為主題的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四年級的“讀好書、薦好書”手抄報評比活動,五年級的“共讀書讀后感評比活動”,在拓寬孩子們的視野的同時,還鍛煉了思維,改變了校園整體的閱讀氛圍。
與此同時,親母語還在全國建立了超過三百所實驗學校、基地學校,打造了十多所示范性書香校園。同時還舉辦線上線下結合的點燈人大學,培育兒童閱讀的師資, 為推動書香校園建設,落實全民閱讀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正是因為十多年來,親母語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的成績,同時看到“閱讀地線”計劃實施的成效,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作為一個國家級全民閱讀研究機構,決定與親母語研究院攜手,深入推進區域化書香校園建設工作。
“閱讀改變中國”年度評選
樹立榜樣的力量,尋找更多“點燈人”
閱讀的水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閱讀力就是學習力。一個人在童年階段培養了閱讀興趣、閱讀慣,就具備了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基礎。所以兒童閱讀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提高國民素養,改變中國最好的路徑。
為樹立榜樣的力量,尋找更多的點燈人,親母語自發起了“閱讀改變中國”年度評選活動,這是一項旨在推動閱讀,促進教育改革的教育評選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3屆,以“閱讀點亮心燈、閱讀促進教育、閱讀改變中國”為活動宗旨,以民間立場、專業評選、公正公為評選原則。
2017“閱讀改變中國”頒獎典禮現場
2017“閱讀改變中國”年度評選活動是由中國教育新聞網、親母語研究院、新教育基金會、春桃慈善基金會和心和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此次活動設立年度點燈人、年度書香校園、年度閱讀推廣機構三個獎項,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兒童閱讀推廣成績卓著的優秀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學校和致力于兒童閱讀推廣的機構。此次評選匯集了學術界、教育界、公益界、媒體界多位知名人士。經過評委會的考評,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老師夏昆、武漢青少廣播新月、浙江省溫州市廣場路小學鄧夏秋、福州教育研究院雷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南頭小學張晶、上海市松江區中山小學崔秀俊6位優秀教師與兒童閱讀推廣人,成都市龍王廟正街小學、蘭州市城關區水車園小學、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荔林小學這3所學校,杭州市上城區六和青少年閱讀服務中心這一機構,分別獲得“年度點燈人”、“年度書香校園”“年度閱讀推廣機構”殊榮。
閱讀,可以改變個人,遠可以改變社會。當點燈人們在各自的領域,自下而上地推動兒童閱讀和小學教育的變革的時候,當閱讀真正走進每個孩子的生活,走進每一堂課的時候,我們相信閱讀必將改變中國。
當全民閱讀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推廣人在用閱讀為孩子點亮明燈,越來越多的校長努力為孩子營造書香校園,越來越多有見識的教育行政領導在積極推廣閱讀,越來越多的閱讀推廣機構以一己之力撬動一處區域乃至更大范圍的閱讀建設,親母語相信這個社會正在發生變革,這種變革將深刻而持久。
一燈照隅,必將萬燈照國。
第十三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
聚焦“兒童本位的閱讀課程和師資培養”
作為華語地區最有影響的,以促進兒童閱讀為目標的研究和推廣臺,本次論壇邀請了梅子涵、朱自強、洪蘭、申賦漁、朱贏椿、徐冬梅、郜云雁、周益民、錢鋒、岳乃紅、邱鳳蓮、劉穎、朱愛朝、馬玲、舒凱、俸耀旭等兒童教育學者、名師,與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1400多名一線教師、教研員、校長、兒童閱讀公益推廣機構人士,圍繞“兒童本位的閱讀課程和師資培養”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中國兒童閱讀推廣奠基人梅子涵教授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辭
2017年4月14日8:30論壇隆重開幕。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中國兒童閱讀推廣奠基人梅子涵教授為本次論壇致開幕辭,他說:“兒童必須閱讀文學,閱讀兒童文學!闭f到兒童本位,梅老師說:“人類天性原本就是朝著偉大文學的燦亮光芒的,在燦亮的文學面前寧靜地端坐,心神奕奕、詩意洶涌,或笑容綻放或流下最干凈的淚水,這可以被我們認識為屬于人的生命的本性和本位的,我們不是總喜歡說本位嗎?那么,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知道和認識的一個大本性、大本位!兒童當然同樣這樣,兒童甚至更是這樣。”親母語創始人徐冬梅老師圍繞兒童本位的閱讀課程和師資培養做主題演講,她認為全民閱讀應樹立“兒童優先,教育為本”的原則,應把兒童閱讀作為全民閱讀的核心,把兒童閱讀課程化和培育兒童閱讀師資放在書香校園建設的重點工作。徐老師指出,兒童應該有的閱讀,不應該只是兒童文學的閱讀,還應該有更廣泛的文學閱讀、人文閱讀和科學閱讀,兒童閱讀的種子教師,應該在和兒童的共同閱讀中共同成長,點亮自己,照亮他人。
親母語創始人徐冬梅女士在論壇做題為《落實兒童閱讀,推進書香校園》的主題演講
著名語文教師周益民將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引入課堂,通過故事講述、細節分析、追根溯源,引導孩子從散發著中國民間鄉土氣息的故事情節中,觸摸中國流傳千年的民間文化和永恒不滅的華夏信仰。緊接著周益民老師,朱自強老師帶來題為《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的演講 。在演講中提到周益民老師的課,他說:”只要是適合孩子閱讀的,能夠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的,而且是他們能夠理解的文本,我們不妨都看作是兒童文學,這個觀念就會比較寬泛,所以我把格林童話,把這些民間文學,都看作是兒童文學的資源!罢劦讲煌捏w的閱讀教學,朱自強教授以具體的文學文本為案例,分析了童謠、詩歌、童話和小說等幾種文體不同的閱讀教學方法,為現場教師的閱讀教學提供了理論的滋養。萬物啟蒙課程創始人錢鋒老師的古詩研討課《萬物啟蒙之“中國船”》,以長江行船圖為主軸,陪孩子共同走進一個人文時空,將山川、地理、歷史、民俗、詩歌等元素融匯成一條特定時間段的江流中,重新審視中華民族詩教文化的傳承脈絡。邱鳳蓮老師的現代詩研討課《天問》,展現了現代詩歌教學的新思路。而親母語研究院執行院長岳乃紅老師的專題性閱讀課《貧窮和富有》,為老師們最困難的課程展現了樣本。
著名兒童文化學者朱自強教授在論壇做題為《兒童文學文體知識與閱讀教學》的演講
親母語堅持兒童本位的閱讀課程,同時也將適合兒童的傳統文化引入課堂。首屆全人教育獎獲獎者馬玲老師分享了她是如何運用句讀、訓詁、義理的方法,帶學生穿越大文言課程《三國志》。同是首屆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獲得者朱愛朝老師分享自然筆記課程構建,告訴我們她是如何開啟孩子的感官,讓自然滋養和衡孩子們的生命。專題性閱讀課題核心項目學校舒凱老師講為我們講述他是怎樣從腳下的土地出發,帶領學生開啟研究性學習之旅,把實踐體驗、論文寫作、專題閱讀、演講答辯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打造一間屬于孩子們自己的博物館教室。
為提升點燈人素養,經過多年的探索,親母語打造,以培育新一代的兒童閱讀和母語師資目標的開放教育臺,名為“點燈人大學”!包c燈人大學”線上部分,開設兒童閱讀學院、傳統文化學院和通識教育學院。以點燈人的全面發展為其邏輯起點和理想目標的通識教育學院,將力求建立起一種新的教育價值觀和兒童閱讀師資觀:主張從單一的、片面的培養目標轉向完整的、全面的培養目標;主張從教學割裂的、殘缺的知識轉向追求廣泛的、多元的教育內容。未來最好的點燈人,將從這里起步,一步一步,走進兒童教育深處。線下部分,本屆論壇邀請到臺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博士、腦科專家洪蘭教授進行“大腦與閱讀”的主題演講,為我們揭示閱讀與智力發展的關系。著名設計師、藝術家、世界最美圖書設計者、“蟲子先生”朱贏椿老師以獨特的審美和兒童的視角,帶領我們觀察自然萬物這本書。著名作家、《光陰:中國人的節氣》作者申賦漁老師也用他溫和醇厚的講述,引領聽者進入中國人的天人觀、天地觀,進而帶領孩子們去感受、去敬畏、去思考、去追逐那遠去的星辰,感悟中國人的智慧,尋回文化之根。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