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5月4日下午,山東省地震局召開“防震減災”新聞發布會。山東省全年累計發生顯著性有感地震事件有21次,1~4月,山東及附地區共發生自然地震(構造地震)已達56次。
同日,山東省地震局召開的“防震減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新修訂的第五代國家標準GB18306-2015《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將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青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有所提高,房屋抗震等級已升至7級。
地震有多遠?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提高意味著什么?歷史上青島發生過幾次大型地震?地震帶與青島的距離是否安全?
鳳凰青島原創整理轉載需注明出處
青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提高
0.05g提高到0.10g
5個設區市的城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有提高:青島、泰安、德州由0.05g提高到0.10g,濰坊、臨沂由0.15g提高到0.20g。
由于地震基本烈度數值可由本標準查取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并按表D1確定,所以提高城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即意味著建筑物的抗震等級要提高。
由原來的6級要達到7級抗震,也就是說以前房屋使用年限達到50年、70年的今后要達到100年,安全質量進一步提高。
三條地震帶毗鄰青島
青島周邊孕育著三條較大的地震帶:郯廬地震帶、南黃海地震帶和燕威地震帶,歷史上周邊這幾條地震帶都發生過6級以上的地震。
安全系數更高
新區劃圖有兩大變化,一是取消了不設防地區,二是在附錄中將地震動參數明確到鄉鎮。同時還給出了技術要素和使用規定。
這就意味著新規劃圖對地震的防御系數更高,更能保障老百姓的人身財產安全。
青島歷史上的十三次地震
一、《漢書》記載:西漢宣帝本始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公元前70年6月1日),“地震,或山崩水出”,“北海、瑯邪地震,壞祖宗廟城郭,殺六千余人”。
二、《元史》記載:元順帝至正六年二月(1346年),“山東地震七天乃止,其中有即墨尤甚”。民國《萊陽縣志》記載:“自1046年萊西歷史上曾發生過有感地震69次,其中1408年(明永樂六年)自正月二十三日至十二月末,不到一年時間發生地震51次,但從未發生過破壞性地震,僅大地顫動,房屋倒塌”。
三、《正德實錄》記載:明武宗正德元年八月十日(1506年9月7日),鰲山衛地震“有聲如雷,越二日而止,城垛壞”。這次地震震中:即墨東部(北緯36°3′,東經120°7′)。震級烈度:4.75級,震中烈度:6度。
四、《正德實錄》記載:明武宗正德元年九月十九日(1506年10月5日),鰲山衛“自初旬(8月28日)、辛卯(10月1日)地累震,至是日有震,聲如雷”。
五、《嘉靖實錄》記載:明嘉靖二年六月二十日(1523年8月1日),“即墨地震。夜,地震有聲”。
六、明嘉靖三年正月一日(1524年2月4日),河南許昌張潘店東發生6級地震,膠州、即墨有感。
七、《嘉靖實錄》記載:明嘉靖三十二年八月十二日(1553年9月19日),“即墨地震,聲如雷”。
八、明神宗萬歷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1597年10月6日),渤海(北緯38°5′,東經120°)發生7級地震,即墨有感。
九、康熙《膠州志》記載: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15日),乾隆《即墨縣志》記載:“地震時,即墨城蕩如漂舟,聲如殷雷,城郭屋宇崩頹無算,壓死六百五十三人”。《客舍偶聞》記載:“即墨縣申:六月霪雨連綿,地波濤汛漲,田禾淹沒,民地泥涂。十七夜二更,天雨未停,地震復至,地勢如酒醉人形,城垣猶天崩地裂,城垛衙宇、文廟監倉俱倒,民房倒塌無數”。《客舍偶聞》還記載,靈山衛千總張名祿報告,靈山衛“兵民房屋十塌八九,城墻垛口蕩,四門城樓無存”。
十、乾隆《即墨縣志》和道光《度州志》分別記載:康熙十一年(1672年),度州“五月,地屢震”、即墨“五月地震”。
十一、《中國地震目錄》記載:道光九年十月二十三日(1829年11月19日),益都發生6.25級地震。“此地震有感面積較大”,“度州、膠州、即墨……自是晝夜十余震,或一月數震,或數月一震,至次年方止”。道光《膠州志》記載:“有地震,狼食人”。
十二、清咸豐二年十一月六日(1852年12月16日),黃海(北緯33°5′,東經122°)發生6.75級地震。《度縣志》記載:“王家莊(今萬家一帶)秋禾被淹,冬地震,大寒,井水結冰”。“1853年正月,天氣昏暗,雨灰,有火藥味,二月有彗星出現,3月5日發地震”。
十三、光緒十四年五月四日(1888年6月13日)發生7.5級地震,震中在渤海灣。膠州出現大雨、大冰雹,傷麥無數。《度縣志》也記載:“1888年7月大雨,河水皆溢,莊稼、房舍俱受損壞,城東閣外一帶受災尤重。是年地震,大疫流行”。
防范地震,青島有何準備?
加強質量檢查
我市對新建筑的質量和抗震能力有檢查和監督機制,重點發揮施工圖審查階段的質量把關作用,將抗震設計作為施工圖審查的重要內容。凡不符合抗震設防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設計,建設項目審查機構不得通過施工圖審查,把好抗震設計質量關。質監部門嚴格按照經審查通過的設計文件進行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管理。
加強監測能力
青島市地震監測臺網由7個子臺和1個臺網中心組成,能實時監測青島市區范圍內ML≥1.5、90%以上,行政區域內ML≥2.0的地震。該臺網在全國同等城市的地震觀測臺網中處于領先水。
網絡傳輸數據升級
2008年市政府投資對監測網絡傳輸方式進行了升級改造,網內子臺數由7個擴展到19個,臺網孔徑由95公里擴展到150公里,并實現了與省地震臺網中心的數據共享與交換。確定網內地震三要素的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縮短到5分鐘。臺網產出數據資料為地震預報、震后趨勢判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連續可靠監測了2003年、2004年嶗山震群,為趨勢判定、穩定社會、政府的應急決策起到關鍵性作用。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