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廈門市經濟總體上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GDP增速緩慢下行,特別是進入下半年,增速由8.0%回落到全年的7.6%。但是2017年廈門市經濟依舊穩健康發展。
一、GDP及相關指標情況
全年廈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351.18億元,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15.92億元,增長7.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1.1%,拉動GDP增長3.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512.03億元,增長7.9%,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8.7%,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GDP的三次產業結構為0.5:41.7:57.7。
增幅高于廈門市GDP均增速的行業有5個,營利性服務業、運輸倉儲及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保險業以及工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52.88億元、353.28億元、409.56億元、491.44億元、1541.88億元,增幅分別高于GDP增速3.7、3.4、0.5、0.4、0.2個百分點。
增幅低于廈門市GDP均增速的行業有4個,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建筑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實現增加值301.04億元、89.52億元、285.14億元、400.23億元,增幅分別低于GDP增速6.1、4.8、3.6、1.1個百分點。
二、經濟發展特點與亮點
(一)新興動能不斷發展壯大
一是工業向產業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規模穩步擴大,全年實現增加值976.2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67.9%,增幅由一季度的7.4%到上半年的7.7%再逐月回升到增長8.4%;二是互聯網與零售業深度融合,限上網上零售額245.75億元,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7%,增長81.3%,比上年提高61.9個百分點,其中京東東和、安踏電商等貢獻突出,納入季度監測的85個重點電商臺三季度交易額增長18.4%,電商市場帶動快遞業快速發展,規上快遞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9.2%;三是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1-11月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文化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長,分別增長21.1%、21.1%、26.7%,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倉儲業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對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的貢獻逐季增強,分別比上半年提高11.1、1.7、1.2個百分點。
(二)經濟發展實現提質增效
一是財政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187.29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696.78億元,增長11.0%。二是工業企業效益良好,1-11月,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3.15,比上年增加16.99個點;工業創利創稅能力較強,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增長22.4%,規上工業利稅總額增長16.4%;在35個工業行業中,八成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紡織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19.4%、18.9%、17.7%。三是規上服務業盈利能力較強,1-11月廈門市規模以上重點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1441.8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7%,實現營業利潤157.08億元,增長76.2%。在全省九個設區市中,廈門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營業利潤規模及增速居首位。四是經濟發展效率不斷提升,土地產出率由2010年的1.3億元/方公里提升到2017年的2.56億元/方公里;每度電能創造17.5元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上年增長10.1%。五是綠色發展取得新的進展,綜合能耗消費量持續低位增長,1-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增長4.9%,增幅居全省第四,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的增速是下降的,而且降幅在擴大,節能降耗或者綠色發展在持續推進。
(三)部分經濟指標表現良好
全年有十二項指標增幅好于上年:外貿進出口額、出口、進口增幅分別比上年大幅提高15.7、11.9和2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提高2.7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增幅提高5個百分點,批發零售貿易業銷售額、住宿餐飲業營業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分別提高7、2.4、2.9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增幅分別提高1.4、2.4個百分點,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增幅分別提高1.5和3.3個百分點。全年有五項指標增幅在全省排名靠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居全省首位,增長12.7%,比全省均水高出1.2個百分點;地方級財政收入、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增幅均居全省第3位,分別增長11.0%、13.1%,分別比全省均水高出2.3、2.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增幅均居全省第4位,分別增長14.3%、11.2%,分別比全省均水高出2.3、3個百分點。
(四)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加快
與GDP相關的十個經濟指標的各區排名,從絕對值看,島內兩區共有9項指標排名第一,共有6項指標排名第二;從增長速度看,島外四區共有9項指標排名第一,共有8項指標排名第二。長期以來,島內在人員、資源、條件、配套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隨著島內外一體化的持續推進,島內外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目前,島外四區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廈門市比重72.5%、71.0%;島外產城融合進一步提速,集美新城、環東海域新城、馬鑾灣新城項目大力推進,“兩環八射”外環基本貫通。
三、主要行業領域運行情況
(一)全年規上工業增速保持8.1%
2017年,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共完成產值5914.97億元,其中,電子、機械兩大支柱行業分別完成產值2232.38億元和1798.89億元,合計完成產值4031.27億元,占廈門市產值的68.2%。全年工業產值超百億產業鏈有9條,其中,板顯示產業鏈超千億元,完成產值1144.21億元,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汽車、農副產品與食品加工、輸配電及控制設備、水暖及廚衛、航空工業、生物與新醫藥、煙草加工與銷售產業鏈已超百億元,分別完成產值895.06億元、429.32億元、388.65億元、236.7億元、168.95億元、130.18億元、106.13億元、103.99億元。全年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678家,合計完成產值5432.25億元,占廈門市產值超九成;其中超十億元的企業有101家,合計完成產值3809.95億元,占廈門市產值的64.4%。
(二)服務業對經濟貢獻六成
服務業是廈門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2017年,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六成,在創造稅收與吸納就業方面作用突出,服務業各行業的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消費熱點助推零售增長。2017年,廈門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46.74億元,增長12.7%,增幅比上年提升3.2個百分點。信息、健康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增勢良好,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制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44倍、96.6%和70.4%。全年廈門市批發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12085.18億元,增長17.5%。
交通運輸業加快發展、提升層次。2017年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2、3、4、6號線累計開工64個車站,區間掘進37公里,廈門邁入地鐵時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成為第三產業增長較快行業,拉動GDP增長0.84個百分點。2017年,廈門市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2.11億噸,增長1.0%,集裝箱吞吐量1038.14萬標箱,增長8.0%。空港運輸穩增長,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2448.52萬人次,增長7.7%,空港貨郵吞吐量33.87萬噸,增長3.1%。鐵路旅客發送量2614.66萬人次,增長9.0%,鐵路貨物發送量791.09萬噸,增長14.4%。
金融服務業占比二成。金融保險業成為第三產業規模最大行業,占第三產業比重20%,對GDP增長的貢獻居服務業前列,貢獻率為12%,拉動GDP增長0.91個百分點。至年末,金融機構分別實現本外幣存、貸款余額10598.32億元和9742.30億元,增長8.3%和9.1%。全年新批境內上市公司1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7家,總數均為全省第一。累計設立融資租賃企業288家、開展52架飛機租賃業務,首次開展大型設備、船舶租賃。
軟件信息業保持較強競爭力。1-11月,規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1.1%,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高速增長,分別增長31.3%、27.9%。在行業細分領域中,互聯網信息服務業、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軟件開發為支柱行業,合計對規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的貢獻率九成,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6.8%、35.5%、30.1%。美圖網科技、美圖之家、一品威客、東東東電子商務等30家軟件企業營業收入翻倍增長,成為廈門市軟件業崛起的新興力量。
旅游會展業強化比較優勢。廈門獲評為中國旅游休閑示范城市、最佳會獎營銷目的地,進入世界會展城市50強。全年共接待境內外游客7830.52萬人次,增長15.7%;旅游總收入1168.52億元,增長20.7%。全年舉辦展覽215場、外來商務會議超過8000場。金磚*第九次會晤在廈門成功舉辦,深情贊譽廈門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
(三)農業經濟持續扎實發展
2017年,廈門市扎實推進“三農”工作,有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傳統農林牧漁穩發展,廈門市預計農林牧漁總產值43.80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26.21億元。都市現代農業較快發展,全年3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預計實現產值477.96億元。農業產業集群較快聚集,農業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72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穩步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5萬元,增長8.3%。
(四)全年投資規模超過兩千億
2017年,廈門市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81.46億元,增長10.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15億元,下降13.1%;第二產業投資424.64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投資1954.68億元,增長10.4%。
各領域投資有序推進。民間投資內生動力增強,在融鄉置業、融創翔地、泰世房地產、融信?灣、廈門光電產業化項目、璞尚酒店、華強文化創意產業園、三安集成通訊微電子器件(一期)等項目的拉動下,全年完成民間投資753.88億元,增長20.4%,拉動廈門市投資增長5.9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成為重要支撐,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資909.80億元,增長14.8%,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38.2%,拉動投資增長5.4個百分點。其中,完成投資較大的項目有:廈門軌道交通、大小嶝造地(約15方公里)陸域形成及地基處理工程、馬鑾灣片區生態修復一期工程、第二西通道及飛機購置等項目。房地產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879.86億元,增長14.9%。
(五)對外開放不斷深入
全年廈門市新設外資企業1145家,合同利用外資328.1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60.1億元,分別占全省總量的32.5%和27.9%,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居全省首位。實際利用臺資5.49億美元,增長12.6%。全年實現進出口5816.04億元,增長14.3%,其中出口3253.65億元,進口2562.39億元,分別增長5.2%和28.4%。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對“海絲”沿線國家貿易額2083億元、增長12.8%,投資額22億美元、增長70%,新增合作項目30個,中歐(廈門)班列通達9個國家13個城市,累計發運221列,成為中歐安智貿首條鐵路航線試點。
(六)物價水溫和上漲
全年廈門市居民消費價格(CPI)累計上漲2.0%,其中服務項目和消費品價格分別上漲4.5%和0.4%;八大類居民消費品呈“六升兩降”態勢,其中漲幅前三的為醫療保健類、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居住類,分別上漲8.0%、7.3%、4.3%。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累計上漲2.1%,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2.3%,其中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8.1%,加工工業價格上漲1.7%;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漲1.5%,其中耐用消費品價格上漲4.4%,衣著、一般日用品價格分別上漲0.8%、0.7%,食品價格下降0.8%。
四、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指標在全省排名居后
今年以來,廈門市經濟總體上呈現出“高開低走”的態勢,GDP增速緩慢下行,特別是進入下半年,增速由8.0%回落到全年的7.6%。從14個相關指標看,零售業銷售額、餐飲業營業額、房地產銷售面積、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等4項指標增幅居全省末位,公路總周轉量、電信業務總量、郵政業務總量等3項指標增幅居全省第8位,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居全省第7位,其余指標增幅均居全省第4、5位。
其中主要是受到第三產業的影響,其增速由8.7%回落到全年的7.9%,在全省九地市中,增幅位居末位,而其他地市均為兩位數增幅。主要是幾個行業影響較大:
一是房地產業,房地產業增加值連續9個月負增長的態勢,到11月份才由負轉正,實現小幅增長。從相關指標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0.2%,位居全省第九位,增速低于全省均水19.3個百分點,其他地市增幅達到20-30%。
二是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廈門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6.1%,增幅低于全省均水8.9個百分點,在全省排名第九,三明、龍巖、漳州、莆田、泉州等五地市增速超過60%,其余三個地市增速在40%左右。廈門與增幅倒二的福州相差13.7個百分點。
三是金融保險業增速回落,2017年金融保險業占三產比重二成,是拉動三產增長最重要的行業,但其增加值增速8.0%,比上年回落4.8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回落4.1個百分點。
此外,貿易業雖然今年以來增勢較好,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但從全省排位看,批發業銷售增幅居第五位,零售業銷售額增幅居末位,對我市第三產業增幅排名的帶動作用不強。
(二)工業增長后勁問題值得關注
工業投資增速仍較低,全年增長7.8%,比投資均增速低2.5個百分點,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末位。今年工業投資的增長仍主要依靠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等原有項目拉動,隨著這些工業大項目逐步進入尾聲,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逐步降低,而新入庫工業投資較少,新開工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下降,工業投資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工業企業減產面仍有35%,部分企業減產數額較大,其中全年減產上億元的企業有38家,累計產值減量235.71億元。同時,幾年來當年新開業入庫工業企業數偏少,2015、廈門市分別僅有8家和10家,2017年僅有7家,實現產值增量78.38億元,無法彌補大企業減產的缺口,而工業新增長點開源不足,使得工業經濟的增長主要依靠存量企業的增資擴產。
(三)固投增速連續三年出現回落
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增速放緩趨勢,而且連續三年出現增速回落,投資增速20.8%,投資增速14.4%,2017年上半年投資增速12.3%,全年投資增速10.3%。隨著投資的總量基數的不斷擴大,而新的生產能力又無法提供足夠支持,投資與GDP增長的難度也將不斷加大。項目投資下半年來隨著災后重建項目的逐步收尾增速回落,呈現前高后低增長態勢,全年項目投資1501.60億元,增長7.7%,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了3個百分點。
非住宅的待售面積依然較大。全年廈門市商品房待售面積為307.37萬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為62.57萬方米,占全部待售面積的比重為20.4%;辦公樓及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為128.06萬方米,比重為41.7%;其他房屋待售面積為116.70萬方米,比重為38%。
房地產回升主要靠地價拉動。房地產投資增速回升主要是依靠土地購置費拉動,1-12月,廈門市土地購置費投資433.39億,增長61.7%,拉動房地產投資增長21.6個百分點。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