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全國統籌之所以遲遲未出,那是因為還有一些配套工作要準備,比如,如何統一養老費率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費改稅的問題是否同時提上日程,均是需要考慮的方面。”1月4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金全國統籌之后,地方政府的養老負擔將一次性移交給中央,單單從賬面上來看,養老金的累計結余尚有4萬億元,進行余缺調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從長遠來講,人口老齡化加劇后,養老金的給付成本增長也會越來越快,如何在養老費率下降后保持中央收支的衡,是政府需要在對制度重新安排時需要考慮的方面。
除此之外,基礎養老保險一旦實現全國統籌,中央和地方分別如何投入,參保人跨地域繳費、退休,地區之間利益如何協調,政策如何銜接,養老金結余高的地區愿不愿意幫助養老金虧空的地區,養老金虧空地區利益如何保證,不同地區參保人繳費比例和退休待遇如何確定,這些都是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重點與難點。
保險費率待統一
年底,福耀玻璃(18.340,-0.08,-0.43%)董事長曹德旺赴美建廠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生產成本高,除了稅收之外,五險一金也是重要方面。
為了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我國出臺多項降成本政策,其中多省將養老保險繳費率暫時下調1個百分點,調整之后,大多數省份的養老保險費率按照19%的標準繳納,廣東、浙江和深圳則只有14%。這樣的情況下,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首要的任務就是統一費率。
“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之后,第一要確定的就是養老保險的費率,這個必須要進行統一,那么,全國統籌后的費率定多高才算合適?是按照廣東、浙江和深圳的14%還是大部分地區的19%?”董登新表示,基礎養老金的主要來源就是雇主的繳費,費率如果采取就低就不高的原則,將有利于減輕企業的壓力,同時,有利于降低第一支柱的養老金替代率,從而給第二支柱一定的成長空間,不過,費率最終統一到一個什么樣的水還需要做一個精算。
董登新建議,費率階段性下調,比如,可以先將費率統一到18%,穩住一段時期后再下調至15%,同時,費率下調的過程也是替代率下調的過程,一旦將第二支柱做大做實,第一支柱的養老金替代率就會有比較大的回旋余地。
就目前來看,除了各地養老保險費率不一之外,地方養老基金余缺各異也是全國統籌的難點。
“基本養老金難以實現全國統籌的主要原因是利益主體多元,其中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權力、責任,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間利益關系的衡和調整。”1月3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理事胡繼曄接受《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一些養老金有結余的地區并不愿意犧牲自己的地方利益進行全國統籌,但遼寧、黑龍江等地肯定希望盡快實現統籌。
有數據表明,截至底,深圳、廣東、北京、四川、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養老金均有大量結余,其中,廣東省結余6158億元位居全國之首。但與之相悖的是,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陜西和青海等地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均已出現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
就此,記者曾做過這樣一組計算:,基本養老金結余最高的廣東與結余最低的黑龍江兩個地區之間,養老金結余已相差70倍。
費改稅一勞永逸?
各地基本養老基金余缺情況與繳納金額不同,經濟發展情況與居民收入水千差萬別,這就意味著參保人在不同地區參保,退休待遇不一樣。正是由于各種不定的因素,導致眾多專家在力推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的同時再次將視角轉向了費改稅,也就是將社保費轉為社保稅。
早在2006年,國家有關部門就社會保障費改稅問題進行過研究。2007年,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兩個部門分別在兩周之內連續召開兩次陣容強大的閉門會議,主題均是探討將社保費改為社保稅的可行性。
據了解,兩次會議均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法制辦、審計署等部門官員及相關專家參加,但同樣的,兩次會議都缺席了一個看起來也當是這項工作的核心方之一的人社部(當年稱“勞動與社會保障部”)。
直到2013年,費改稅爭論多年后,人社部方對此進行了明確表態:實行社會保險費改稅,需要具備很多條件,要確定納稅人的范圍、納稅的基數、統一的稅率等等,在目前我國社會保險發展的階段,這些方面很難做到統一。也就是說,由于條件還不滿足,目前我國難以實現社會保險費改稅。
同時,有專家表明,我國目前實行的是統賬結合的社保制度,費改稅將產生許多與當前制度模式的沖突,導致與社會經濟條件的沖突,費改稅缺乏“彈性”。
不過,時隔多年,董登新表示,養老金全國統籌和社保費改稅相輔相成,此時推進費改稅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減少全國統籌的障礙和阻力,“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不同,將社保稅與個人收入掛鉤,具有相對的公性,同時,借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之機完成費改稅的改革,把雇主繳費按照全國統一稅率執行,從而減少地方政府的博弈。”
同時,董登新認為,社保費有太多的隨意性,有的人繳滿了15年就不再繳費,有的人收入偏低也放棄了繳費,這種隨意性導致我國參保人群當中繳費人數的占比持續下降,一旦實行費改稅,參保人只要有收入就要參加社會保險,這將有利于強化社保稅的征繳和參保面的鞏固,對參保面剛性的擴張有很大幫助。
對此,胡繼曄也同樣表示,社保費改稅有利于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進而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管理,這將是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延伸閱讀
養老保險相關問題解讀
關于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地問題
參保人員待遇領取地按照《暫行辦法》第六條和第十二條執行,即: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在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在該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回上一個繳費年限滿10年的原參保地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在戶籍所在地,且在每個參保地的累計繳費年限均不滿10年的,將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相應資金歸集到戶籍所在地,由戶籍所在地按規定辦理待遇領取手續。
繳費年限,除另有特殊規定外,均包括視同繳費年限。一地(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的累計繳費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實際繳費年限和計算在本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其中,曾經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工作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為當時工作地的視同繳費年限;在多地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分別計算為各地的視同繳費年限。
繳費信息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
由于各地政策或建立個人賬戶時間不一致等客觀原因,參保人員在跨省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時,轉出地無法按月提供1998年1月1日之前繳費信息或者提供的1998年1月1日之前繳費信息無法在轉入地計發待遇的,轉入地應根據轉出地提供的繳費時間記錄,結合檔案記載將相應年度計為視同繳費年限。
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管理
參保人員在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地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繳納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前應繳未繳的養老保險費的,其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性質不予改變,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時按照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規定全額轉移。
參保人員在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期間再次跨省流動就業的,封存原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待達到待遇領取條件時,由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歸集原臨時養老保險關系。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