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明退休后退休工資職工退休時的退休工資由兩部分組成: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退休工資包括了基礎退休工資和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是繳納養老保險金的年限越多,得到的養老金越多,當然,也受到當地均工資水的影響,以下是相關內容參考。
2023年的三明養老金計算方法暫未調整,沿用仍是往年度適用的標準。
2022年至2024年,每年1月1日起,各縣(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提高10元。
三明城鄉居民養老金標準
調整后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2022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140元;2023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150元;2024年1月1日起每人每月160元。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相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補貼構成,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年滿60周歲(不分男女)且累計繳費滿15年,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年齡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其個人賬戶累計存儲額的計發月數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組成:
1、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的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月標準以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為基數,“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發給1.2%。
計算公式為: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統賬結合前的繳費年限×1.2%
4、過渡性調節金以當地現行標準為基數。
5、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本人均繳費工資指數。
一、政治待遇
(一)主要內容(共10項):閱讀文件、聽報告、過黨的組織生活、參加某些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向離退休干部通報情況,就就地參觀學習、走訪慰問離退休干部、在職領導聯系離退休干部、聽取和了解離退休干部的意見、要求(中組發〔2008〕10號、中辦發〔2016〕3號、閩委辦發〔2017〕6號)。
(二)其他方面:
1.給離休干部頒發離休榮譽證(勞人老〔1982〕4號)。
2.給退休干部頒發干部退休證(人退發〔1992〕1號)。
3.在舉行重大慶祝會、紀念會時,要請離休干部的代表上主席臺或榮譽席就座(勞人老〔1982〕10號)。
4.老干部原是工會會員的,離退休后按規定辦理保留會籍手續,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工組發〔1983〕3號、閩委老〔2019〕24號)。
5.發給在職干部的學習材料,應同時發給離退休干部(組通字〔1981〕40號、明委老干字〔2013〕50號)。
6.身后哀榮(閩人福〔1982〕105號)。
二、生活待遇
(一)離休干部生活待遇
1.離休費:由基本離休費和各項津補貼組成。
(1)基本離休費:按原標準工資(含保留工資)百分百照發。
(2)各項津貼補貼:含生活性補貼、交通補貼、護理費。
生活性補貼:按機關在職人員同檔次同標準。
交通補貼:廳級45元/月,縣處級30元/月,科級及以下20元/月(閩委組〔1999〕通字035號、明委組〔1999〕通字33號)。
護理費:①高齡護理費:抗戰時期參加革命工作2900元/月,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2400元/月,如鰥寡孤獨的,加100元;②護理費:因癱瘓等原因生活長期完全不能自理的,可再申請每人每月享受2500元護理費(抗戰時期入伍可直接享受,解放戰爭入伍的按文件規定申請)(閩委組通〔2019〕27號)。
2.公費住宅電話費:正副廳級:領導職務100元/月,非領導職務90元/月;正處級:領導職務80元/月,非領導職務60元/月;副處級:領導職務50元/月,非領導職務30元/月(明委辦〔1998〕56號)。
3.其他:含生活補貼、健康休養補助費、精神文明獎和春節過節費。
生活補貼:按入伍時間每年增發1至3個月基本工資(閩委組通〔2011〕45號),抗戰前期每年二個半月,抗戰后期每年二個月,解放戰爭時期每年一個月。
健康休養補助費:市直單位離休干部,原單位每人每年發給600元。(明委老干字〔2005〕30號)
精神文明獎:所在單位為省級以上文明單位的可以發放,發放標準參照(閩文明辦〔2016〕3號)。
春節過節費:按各屬地規定發放。
4.醫療保障:離休干部醫療費按公費醫療規定實報銷。
5.撫恤待遇:含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無工作遺屬定期定額生活補助。
一次性撫恤金:上一年度全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最后一個月基本離休費與附加標準(廳級300元、正處級270元、副處級250元、科級230元、一般工作人員200元)之和的40個月(閩委組通〔2015〕54號)。
喪葬費:7個月的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一次性困難補助:6個月的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無工作遺屬定期定額生活補助:每月按市政府確定的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發給,其中無子女或子女均屬殘疾無工作能力的,在此基礎上增發300元(閩委組通〔2015〕55號);另外,每人每月發100元醫療補助費。
(二)“5·12”退休干部生活待遇:
1.養老金:由基本退休費和各項津補貼組成。
(1)基本退休費:按退休時基本工資額的百分百計發。
(2)各項津貼補貼:含生活性補貼、交通補貼、高齡補貼、護理費。
生活性補貼:按機關在職人員同檔次同標準。
交通補貼:廳級45元/月,縣處級30元/月,科級及以下20元/月(閩委組〔1999〕通字035號、明委組〔1999〕通字33號)。
高齡補貼:年滿80周歲以上的,每人每月280元;年滿70周歲不滿80周歲的180元;鰥寡孤獨的,加100元。
護理費:①高齡護理費:每人每月720元(明委老干字〔2019〕57號)。②護理費:因癱瘓等原因生活長期完全不能自理的,可再申請每人每月享受1200元(閩委組通〔2018〕75號)。
(3)其他:含健康休養補助費、精神文明獎、春節過節費。
健康休養補助費:市直單位離休干部,原單位每人每年發給400元。(閩委組〔1999〕通字035號)
精神文明獎:所在單位為省級以上文明單位的可以發放,發放標準參照(閩文明辦〔2016〕3號)。
春節過節費:按各屬地規定發放。
2.醫療保障:“5.12”退休干部醫療費按公費醫療規定實報銷。
3.撫恤待遇:含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困難補助、無工作遺屬生活補助。
一次性撫恤金:上一年度全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最后一個月基本離休費與附加標準(廳級300元、正處級270元、副處級250元、科級230元、一般工作人員200元)之和的40個月(閩委組通〔2015〕54號)。
喪葬補助費:7個月的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一次性困難補助:機關事業單位按6個月的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無工作遺屬定期定額生活補助:機關事業單位按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的50%發放;企業單位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農業人口40%,非農業人口45%發。
(三明市委老干部局供稿,聯系人:林敏,聯系電話:5189007)
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