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教育主要包含黨的奮斗發展史、理論創新史、自身建設史等內容,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黨史知識呢?下面高考知識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黨史知識競賽培訓試題【選擇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選擇題
1、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事件是(B)。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B、五四運動C、二七大罷工
2、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先后在(C)召開。
A、上海、天津B、北京、上海C、上海、嘉興
3、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A)。
A、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B、如何進一步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C、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4、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是(C)。
A、香港海員罷工B、廣州沙面工人罷工C、省港大罷工
5、1925年爆發的(C),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初步積累了領導反帝斗爭的經驗,從而認識到無產階級是反帝斗爭的中堅力量。
A、安源路礦大罷工B、京漢鐵路工人罷工C、五卅運動
6、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有關北伐戰爭說法正確的是(A)。
A、國共合作的產物B、主戰場在四川、湖北C、徹底消滅了封建軍閥
7、1926年7月9日,北伐戰爭在(C)的口號中正式開始。
A、“解放全中國”B、“先烈之血,主義之花”C、“打倒列強,除軍閥”
8、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走上了(A)的道路。歷史證明,這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A、在農村建立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B、奪取敵人力量相對弱小的城市和發動城市暴動相結合C、領導、組織工人運動來推動革命的發展
9、1927年9月,毛澤東和湖南省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革命隊伍稱為(C)。
A、工農紅軍B、國民革命軍C、工農革命軍
10、1927年9月至10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了(C),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建立一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
A、井岡山會師B、南昌起義C、三灣改編
11、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在國內外引起很大震動。它的領導者是(A)等。
A、張太雷、葉挺、葉劍英B、周恩來、葉挺、葉劍英C、朱德、賀龍、陳毅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A)召開。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是一次在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條件下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
A、莫斯科B、上海C、北京
13、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江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開始創建(A)革命根據地。
A、湘鄂贛B、湘鄂西C、鄂豫皖
14、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深入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論述了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圍中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B、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C、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
15、1929年12月,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這次會議史稱(B)。
A、黎會議B、古田會議C、八七會議
16、1931年9月,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三次“圍剿”后,贛南、閩西兩塊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從而為(B)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A、閩浙贛B、中央C、閩西
17、1931年,根據不等條約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發動進攻,挑起了侵占我國東北的(C)。
A、盧溝橋事變B、華北事變C、九一八事變
18、1931年11月在瑞金舉行的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C)被選為臨時中央政府*。
A、林伯渠B、瞿秋白C、毛澤東
19、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留在中央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的是(B)。
A、彭德懷、項英B、項英、陳毅C、張國燾、陳毅
20、1935年1月,在紅軍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了擴大會議,即(B),結束了黨內“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A、八七會議B、遵義會議C、通道會議
21、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A)首先爆發了大規模的學生抗日救亡愛國運動,這次運動史稱一二九運動。
A、北B、上海C、南京
22、下列口號:“打倒列強,除軍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將革命進行到底”。它們所反映的歷史發展主題是(B)。
A、工農武裝割據B、新民主主義革命C、抗擊外來侵略
23、第四套人民幣100元背面的風景圖取自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中國革命史上在此地區(A)。
A、開創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B、開創了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C、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
24、1936年12月12日發生的(A),對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A、西安事變B、華北事變C、兩廣事變
25、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在北西南的盧溝橋附,突然向中國駐軍進攻,中國官兵奮起抵抗。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這一事件史稱(C)。
A、九一八事變B、一二八事變C、七七事變
26、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了著名的(A)。
A、《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B、《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C、《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
27、(A)是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
A、型關大捷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
28、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慘案,中國民和被俘士兵被集體槍殺、焚燒、活埋及用其他方法處死者達(C)以上。
A、10萬人B、20萬人C、30萬人
29、1938年5月12日,(C)一部在安徽巢縣蔣家河口伏擊乘船出擾的日軍,揭開了新四軍在華中敵后常規戰爭的序幕。
A、新四軍第一支隊B、新四軍第二支隊C、新四軍第四支隊
30、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了(C)的著名講話,明確提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屬于中國的科學論斷。
A、《新民主主義論》B、《論人民民主專政》C、《論持久戰》
31、1939年10月,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總結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B)。
A、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B、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C、政治路線,組織路線,路線
32、1938年10月,廣州、武漢相繼失陷,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B)。
A、戰略防御階段B、戰略相持階段C、戰略反攻階段
33、民歌《南泥灣》是對1942年陜甘寧邊區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中八路軍(C)開發南泥灣,使之成為“陜北好江南”的生動寫照。
A、第三八五旅B、第三五八旅C、第三五九旅
34、“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來在(C)后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控訴和回擊。
A、西安事變B、四一二政變C、皖南事變
35、皖南事變后,中共中央軍委決定重建新四軍軍部。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軍部在江蘇(B)成立。
A、蘇州B、鹽城C、徐州
36、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A),對黨內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作出正確的結論,標志著整風運動結束。
A、《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B、《關于糾正發展和鞏固黨的組織中錯誤傾向的決議》C、《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
37、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毛澤東在會上作了(C)的政治報告。
A、《論解放區戰場》B、《論統一戰線》C、《論聯合政府》
38、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出(B)的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應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蘇聯及其他盟國作戰。”
A、《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B、《對日寇的最后一戰》C、《團結起來,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
39、1946年5月10日,周恩來與國民黨代表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以及馬歇爾的代表、北軍調部執行處處長白魯德在武漢簽訂了制止中原內戰的(B)。
A、《國共停戰協定》B、《漢口協議》C、《雙十協定》
40、1947年10月下旬進行的(B)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A、鄂西南戰役B、高山鋪戰役C、渡江戰役
41、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是(C)。
A、遼沈、淮海、渡江戰役B、上黨、淮海、渡江戰役C、遼沈、淮海、津戰役
42、在(A)上,毛澤東豪邁地宣布:“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會議C、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會
43、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C),在新解放區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A、《中國土地法大綱》B、《五四指示》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44、1950年至(C)年的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保家衛國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A、1951B、1952C、1953
45、(B)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達成《關于和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解放。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
46、中國共產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B)。
A、民族自治B、民族區域自治C、民族等
47、1952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首先在大中城市開展“五反”斗爭的指示》。“五反”是指反對行賄、偷稅漏稅、盜騙國家財產、偷工減料、(B)。
A、弄虛作假B、盜竊國家經濟情報C、假冒偽劣
48、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B),正式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49、“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這一論斷是毛澤東在(B)中提出來的。
A、《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B、《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50、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A)的方針。
A、“長期共存,互相監督”B、“長期合作,共同發展”C、“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51、“八大”《黨章》規定,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A)。
A、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的中央委員會B、黨的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C、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52、1957年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的主題是(C)。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B、反對官僚主義C、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53、1958年9月1日,(B)水利樞紐工程開始動工興建。它是我國自行勘測、設計、施工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并成為現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工程。
A、三門峽B、丹江口C、隔河巖
54、1961年1月,黨的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A)的八字方針。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B、壓縮基本建設規模C、“保證重點,適當收縮”
55、1961年,*作出以研制“兩彈”為中心,加速國防科研和工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兩彈”是指(A)。
A、原子彈、氫彈B、原子彈、導彈C、導彈、氫彈
56、1964年12月,在第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上,周恩來代表*提出了(B)。
A、1966年將開始執行第三個五年計劃B、四個現代化的構想C、“三線建設”的計劃
57、1970年7月1日,(C)全線建成開通。該鐵路是中國鐵路主要干線之一。
A、焦枝鐵路B、寶成鐵路C、成昆鐵路
58、1971年10月25日,(B)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地位。
A、第25屆B、第26屆C、27屆
59、(B)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A、1971B、1972C、1973
60、(A)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全國高校重新通過統一考試招收新生。
A、1977年B、1978年C、1979年
61、1977年8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大,首次把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目標寫進《黨章》。這一目標是“要努力造成一個(B),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A、又有中央權威又有地方積極性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C、又有團結統一又有民主
6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了(A)的特約評論員文章。由此,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展開。
A、《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B、《標準只有一個》C、《關于真理的標準問題》
63、1978年12月,鄧小在(C)閉幕會上,發表了《解放,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提出了基本的指導。
A、中央理論務虛會B、國務院務虛會C、中央工作會議
64、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B)上來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從此,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的新時期。
A、全面開展撥亂反正B、*C、國民經濟調整
65、1979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制定了(B)的八字方針,決定用3年時間進行國民經濟調整。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B、調整、改革、整頓、提高C、調整、改革、充實、提高
66、1981年6月27日至29日,(B)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上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
A、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B、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C、中共十一屆七中全會
67、(C)年8月17日,中美兩國政府就分步驟直到最后徹底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這是中美兩國政府繼1972年上海公報和1979年建交公報之后發表的第三個關于中美關系的重要公報。
A、1980B、1981C、1982
68、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等(C)個沿海港口城市。
A、10B、12C、14
69、1984年10月,(B)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系統地提出和闡明了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一部全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獻。
A、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B、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C、中共十二屆四中全會
70、1986年3月3日,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上書中共中央,提出發展高技術的建議后,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亦稱為(C)。
A、“星火計劃”B、“*”C、“863計劃”
71、1991年12月15日,(B)核電站并網發電。這是新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
A、大亞灣B、秦山C、嶺澳
72、黨的(A)首次使用“鄧小理論”的稱謂。
A、十五大B、十三大C、十四大
73、鄧小理論的精髓是(C)。
A、什么是*,怎樣建設*B、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C、解放,實事求是
74、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A)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A、吳文俊、袁隆B、谷超豪、孫家棟C、師昌緒、王振義
75、2001年11月10日,在(C)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
A、巴黎B、日內瓦C、多哈
76、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錦濤*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到(C)學習考察,回顧黨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重溫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
A、井岡山B、延安C、西柏坡
77、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自(B)年1月1日起取消農業稅。
A、2005B、2006C、2007
78、《中共中央關于*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在(C)上審議通過的。
A、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B、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C、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
79、2008年5月12日,發生了汶川大地震。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遭受了巨大損失。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湖北對口支援四川省(C),幫助災區恢復重建。
A、北川縣B、茂縣C、漢源縣
80、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C)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舉行。
A、二十七B、二十八C、二十九
81、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并指出:這一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以及(B)等重大戰略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A、改革創新B、科學發展觀C、和諧發展
82、(B)年12月15日,中國大陸與臺灣海峽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全面啟動。兩岸直接“三通”加快了兩岸經濟的融合,促進了祖國統一大業進程。
A、2007B、2008C、2009
83、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是(A)。
A、“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人類的進步與和諧”C、“人類、自然、科技”
84、(C)年12月22日,我國地質條件最為復雜、修建難度最大的鐵路線??宜昌至萬州鐵路建成通車。宜萬鐵路途經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慶市萬州區所轄的10個縣市(區),線路全長377公里。
A、2008B、2009C、2010
85、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指出,“十二五”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是科學發展,主線是(C)。
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B、深化改革開放C、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86、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是(B)
A、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B、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C、理論聯系實際
87、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鄧小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C)的科學理論。
A、一脈相承B、與時俱進C、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88、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黨的基本路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A)。
A、政治保證B、政治保障C、政治基礎
89、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是(C)。
A、全面解放和發展先進生產力B、全面提高我國綜合國力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90、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B),是*的領導核心。
A、中國各族人民的先鋒隊B、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C、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先鋒隊
91、把入黨誓詞寫入黨章,始于(B)黨章。
A、黨的八大B、黨的十二大C、黨的十四大
92、黨的組織原則是(B)。
A、集體負責制B、民主集中制C、領導負責制
93、黨的領導主要是(B)的領導。
A、政治、經濟和文化B、政治、和組織C、政治、國防和外交
94、判斷一個政黨的性質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B)。
A、階級成分B、理論和綱領C、路線和方針
95、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C)。
A、抵御風險能力和水B、駕馭全局能力和水C、領導水和執政水
96、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肩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莊嚴使命,就必須高舉旗幟,與時俱進;發揚民主,團結統一;(A),求真務實;清正廉潔,一心為民。
A、艱苦奮斗B、加快發展C、昂揚向上
97、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始終堅持以(A)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A、經濟建設B、政治建設C、文化建設
98、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全面推進*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是(B)。
A、反腐倡廉建設B、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C、建設*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