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12月25日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2017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那么,歷屆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提綱是什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提綱
2017年全國人代會3月5日召開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關于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于2017年3月5日在京召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慈善法草案將上大會審查和審議。
全國政協*會議建議2017年3月3日召開全國政協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草案),建議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開,《決定》草案將提請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
現在2016全國兩會還沒召開,下面來回顧一下的全國兩會精神及主要內容:
2017年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提綱【全國兩會】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開。
一、會議概況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國務院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第二階段主要是聽取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第三階段主要是審議通過大會的各項決議草案。大會表決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和預算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大會應出席代表2983人,實到2932人。
全國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第二階段主要是列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第三階段主要是通過了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大會應出席委員2229人,實到2172人。
二、會議主要精神
這次全國“兩會”精神集中體現在《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會議文件,以及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之中。
(一)《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精神
報告主要包括工作回顧、工作總體部署和工作重點三部分。
●工作回顧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面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然災害頻發、多重矛盾交織的復雜形勢,全國各族人民在以*同志為*的*領導下,從容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圓滿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改革開放和*取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2.6%。城鎮登記失業率4.1%。城鎮新增就業1310萬人,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突破4萬億美元,再上新臺階。
??居民收入和經濟效益持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3%,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650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2.2%。財政收入增長10.1%。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糧食產量超過1.2萬億斤,實現“十連增”。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中西部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繼續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領域取得新進步。
報告總結了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及特點:一是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推動開放向深度拓展。二是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確保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優化財政支出,整合壓縮專項轉移支付,壓減一般性支出。三是注重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運用市場手段和差別化政策,在優化結構中穩增長,在創新驅動中促轉型,推動提質增效升級。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全國森林覆蓋率上升到21.6%。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四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義。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制度建設,兜住民生底線,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推進教育發展和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五是改進社會治理方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堅持以人為本、依法依規、科學應對,加強安全生產和市場監管,不斷提高社會治理水。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反對“四風”,嚴格執行“約法三章”。報告還指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穩中向好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財政、金融等領域仍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宏觀調控難度增大;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等。
●工作總體部署
報告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預期目標以及要把握的原則和政策取向?偟膩碚f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報告提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要把握好三個原則和政策取向。一是向深化改革要動力。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要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推進有利于結構調整的改革。二是保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完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和防通脹的上限,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三是著力提質增效升級、持續改善民生。要在穩增長的同時,推動發展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轉變,從主要依靠傳統比較優勢向更多發揮綜合競爭優勢轉換,從國際產業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城鄉區域不衡向均衡協調邁進。要繼續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不斷改善生態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更有效率、更加公、更可持續。
●工作重點
第一,推動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更多釋放改革紅利。一是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力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審批事項;就瓿墒∈锌h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二是抓好財稅體制改革這個重頭戲。著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納入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各級政府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都要向社會公開,打造陽光財政。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逐步理順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把地方政府性債務納入預算管理,防范和化解債務風險。三是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擴大金融機構利率自主定價權。穩步推進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引導民間資本參股、投資金融機構及融資中介服務機構。實施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四是增強各類所有制經濟活力。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第二,開創高水對外開放新局面。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一是擴大全方位主動開放。堅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擴展內陸沿邊開放。從戰略高度推動出口升級和貿易衡發展。二是在走出去中提升競爭力。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推出一批重大支撐項目,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堅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實現與各國互利共贏,形成對外開放與改革發展良性互動新格局。
第三,增強內需拉動經濟的主引擎作用。要發揮好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打造新的區域經濟支撐帶,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一是把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主要著力點。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完善消費政策,培育消費熱點。要擴大服務消費,促進信息消費,深化流通體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二是把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優化投資結構,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重大水利、中西部鐵路、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三是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支持力度。要謀劃區域發展新棋局,推進梯度發展。以海陸重點口岸為支點,形成與沿海連接的西南中南、東北、西北等經濟支撐帶,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要堅持陸海統籌,全面實施海洋戰略,大力建設海洋強國。
第四,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改革發展。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現代化,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一是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探索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市場價格過低時對生產者進行補貼,過高時對低收入消費者進行補貼。農業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統籌整合涉農資金,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二是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國家集中力量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各地要加強中小型水利項目建設,解決好用水“最后一公里”問題。完善農村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改造農村危房260萬戶,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和“空心村”問題。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三是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抓緊土地承包經營權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引導承包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慎重穩妥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國有農牧林場改革。四是創新扶貧開發方式。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我們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國家加大對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協作的支持,加強生態保護和基本公共服務。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