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宋家鎮光榮村,有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生態小區,鄉親們經常在這里閑談散步、下棋娛樂。然而,數年之前這里還是一個“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土無三寸厚,地無百畝。”的貧窮之地。是宋家鎮光榮村黨支部委員王啟武,組織人手“搬”走了擋在村口的大山,為群眾帶來了幸福的生活。
王啟武小時候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后就回到家里,開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然而王啟武并不滿足于從貧瘠的土地里得來的溫飽生活,后來他開始跑運輸、購銷山貨,勤懇和誠信讓他的手頭逐漸有了積攢,生活也慢慢好起來了。1997年,小有積蓄的王啟武走出了大山,帶領老家200余人到河南省頂山市承包了2個磚廠。依托這個磚廠,他不但能給每年為自己創收10余萬元,還使得200余名鄉親也富裕了起來。
事業小有所成后的王啟武并沒有忘記自己的鄉親,時刻掛念著家鄉的發展。有一次,他看到某縣將三座大山夷為地建造新城,內心深受觸動:“我能不能搬掉擋在家鄉前面的那座大山,為鄉親們營造一個生態新村呢?”思路一定,說干就干,當王啟武把這個想法告訴村民們時,大家伙都歡呼雀躍:“搬掉擋在家門前的那座大山,住上寬敞明亮的水泥房,是我們祖孫幾代人的夙愿!”在村民們的積極配合下,王啟武僅用了短短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的征地工作。
2008年1月,“挖山地”建設生態新村的工程終于開工了。當時正值數九寒冬,山里滴水成冰。王啟武帶領施工隊,沒日沒夜地干了100天。在花費資金200多萬元,開挖回填了1萬5千多方土石后,終于硬是把擋在光榮村門口的山頭削了。面對新整出的100多畝土地,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紛紛說:“這太不可思議了!”
土地整理了,王啟武整個人也消瘦了一圈。看著鄉親們期待的目光,為了早日實現鄉親們的“宜居”夢想,王啟武沒有休息。他又馬不停蹄地前往湖北十堰,請設計專家對新村進行規劃設計,并先后七次找到相關專家修改設計圖紙。生態新村第一期90套房屋建成后,王啟武將這些房屋以每米低于市場價300多元的價格賣給鄉親。他說:“這樣做雖然減少了我的經濟收入,可是卻讓家鄉買不起房的父老鄉親有了住上房子的希望,是值得的。”
王啟武建設生態新村,實現了村民們人人有其屋的夢想,圖為王啟武在和搬進新家的老人聊天。圖片來源:陜西省文明辦
不久之后,王啟武又投資興建了第二期70套住房。為了讓無房戶、危房戶、貧困戶的住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他決定村民只要先給一部分資金就可以入住,剩余資金在不計利息的情況下分兩至三年付清。為此,王啟武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一位搬進新房的村民說:“我活了半輩子,做夢都沒想到可以住這么好的樓房,這是王啟武為我們老百姓辦的一件大好事啊!”
時至今日,在王啟武的努力下,光榮村生態小區建設已完成投資1500余萬元,建成房屋205戶,原來居住在山上的群眾已經全部搬進了新居。另外,幼兒園、小學、綜合服務中心、便民超市等各項生活設施也紛紛落成,讓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生態新村。但是,王啟武回饋家鄉的腳步并沒有停下來。他個人出資,在村里架起了2座便民橋,方便群眾出行;為學校捐贈電腦、圖書等教學用品,圓孩子們的讀書夢想;在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里,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為他們送去慰問品……王啟武說:“是家鄉的山山水水養育了我,如果沒有鄉親們的支持,便沒有我的今天。因此,我會將惠利家鄉的事情一直做下去。”
“為人一世,要本分善良,多行好事幸福吉祥……”這首曲調優美、歌詞樸實卻觸動人心的《中國好人》,不僅表達著歌手祖海對“好人”的理解,也唱出了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湘濱鎮回龍村貧困戶鄧世林的祝福。
2017年2月9日,正當他為3個兒女的學費和生活費犯愁時,一位中年女士的到來,幫他走出了困境。有人問這位中年女士是誰?鄧世林回答:“是李總,李大姐!”二女兒鄧盼盼在一旁接話道:“我們村的愛心奶奶!”他們說的這位李大姐、愛心奶奶,就是湘陰愛心企業家、湖南鴻達建筑公司董事長李立華。
“身高1.32米,肩寬0.34米,袖長0.42米……”這是李立華在認真丈量孩子們的校服尺寸。5月25日,她的到來,讓湖南省湘陰縣玉華鄉華光、長湖、鵝形、新柳等5所學校的300多名孩子像過節一樣高興。這已是孩子們第3次收到李立華送來的“量身定做”的大禮包了。
湖南省湘陰縣玉華鄉因為位置偏遠、經濟落后,這些山區學校的孩子一直沒穿過校服。孩子們有個“樸素”的心愿,就像電視里常演的那樣:“冉冉升起的國旗下,身著校服的孩子們高舉右手行禮。”然而,一二百元一套的校服對這些山里孩子而言是奢侈品。5月,李立華在閑聊時得知這個情況后,當即決定將當年榮獲省勞模所得的1萬元獎金全部捐出,再拿出4萬元積蓄,為孩子們定制校服、書包。
從選布料到顏色再到款式,從核對學生人數、性別,到測量學生身高,李立華都親自把關。華光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朵朵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她像溫暖的光亮,撒播希望的種子,萌發出真善美的花朵。”在李立華的倡導下,鴻達建筑公司將贈校服作為了每年必須開展的愛心行動,已為山區學校的1000多名孩子送去了4000多套(個)新校服和新書包。
從1993年起,李立華每年都像女兒走娘家一樣,到敬老院給老人曬被子、送新衣,拉家常。此外,她還主動向家鄉湘濱鎮回龍村“要”人??村里的孤寡老人。回龍村村支部書記鄧克培說,2017年春節前夕,李立華又入村看望、慰問五保戶80多戶。
“我父母過世早,沒有機會盡孝。這些老人沒有兒女,或者兒女不在身邊,我就是他們的女兒,愿意為他們盡孝,也算是彌補了我的一個遺憾。”李立華常常這樣說。20多年來,她的足跡遍及靜河、文星、袁家鋪、柳潭等鄉鎮敬老院,為900多位老人送去棉被、冬衣2600多套(件)。
“從沒有拖欠過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的一分錢。”這些年,每當李立華說這話時,心里總是很踏實。曾經下過崗、擺過攤、進行二次艱苦創業的李立華,深知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的不易,公司為他們提供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并開辦農民工培訓學校。在公司,有許多曾是下崗職工的員工現已經成長為公司骨干。公司財務部負責人張建武感慨道:“華姐是我們下崗職工的一盞‘燈’,不僅照亮別人,更重要的是點燃了我們生活的信心。”
積跬步方至千里,積小善方成大愛。1993年下崗后靠誠信經商起家,致富后矢志不渝走上公益路,李立華已累計捐款900多萬元用于扶貧幫困、敬老愛幼、關愛貧困學子和支援家鄉建設。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