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普通的農村青年,到省級龍頭企業的老總,邢衛民走出了一條金燦燦的致富之路,盡管路上有艱辛、有坎坷、有歡笑、有淚水,但一直讓他念念不忘的是,帶動大家共同致富、共同發展。
1969年,邢衛民出生于二都鄉的一個農民家庭。在邢家的4兄妹中,邢衛民排行第三。從石門縣農校畢業后,他回家務農,先后養過甲魚、山雞、生豬、黃鱔等,但一直不成規模。一次偶然從報紙上看到的消息,讓他敏銳地意識到家禽產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1993年3月,邢衛民在妻子楊文菊的支持下,向親戚朋友借來5000元,建了雞舍,又從種雞場買來500只雞苗,開始了小規模養殖。創業之初,他和同鄉喻自文一起學習探索,很快就成為村里的萬元戶,但之后兩人分灶吃飯,各自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擁有自己的孵化場、飼料廠。
2012年公司進軍資本市場,進行股份制改造,由湖南雙佳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湖南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年出欄商品家禽6000萬羽,年產冷鮮禽肉產品3萬噸,成為湖南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本土唯一的優質家禽養殖全產業鏈一條龍企業。9月,湘佳牧業正式掛牌新三板,成為常德市首家新三板掛牌企業。
邢衛民個人也先后被授予“科技示范戶”、黨員聯戶帶創活動標兵、省鄉村優秀實用人才、常德市勞動模范、常德市優秀共產黨員、常德市十大新聞人物、湖南省勞動模范、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
人物簡介:姚慶英,女,漢族,51歲,四川蒲江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現任蒲江縣西來鎮兩河村支部書記。
4月28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我縣唯一的全國勞動模范,西來鎮兩河村村支書姚慶英跟隨四川省勞模代表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后,于當晚回到蒲江。
剛從北京回來的她,沒有停歇,而是繼續工作。見到姚慶英的時候,她正在組織發放村里改良土壤的有機肥。談到在人民大會堂領獎的感受,姚慶英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能夠在那么大的場合,獲得這么高的榮譽,我要感謝中央、省、市領導對我的信任,感謝所有兩河村群眾對我的支持,如果沒有他們,我不可能得到這個稱號。”
在20年的村支書生涯中,姚慶英帶領村民發展雜柑、獼猴桃和草莓三大產業,脫貧致富,兩河村成為遠聞名的“萬元村”。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趙樂際到兩河村視察,給予了“群眾基礎很好、支部很好、書記很好”的高度評價。但這些成績在姚慶英看來,已經成為“過去式”。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讓姚慶英感到自己肩上的任務更重,責任更大了。
“在表彰會上,*的講話鼓舞人心,他給所有勞模們提出了實實在在的要求:要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起到模范和帶頭作用,永遠對黨忠誠。我都銘記在心。”姚慶英說,“下一步,兩河村要做好土壤的改良,推廣有機雜柑;打造自己的電商臺,把我們的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去。帶好致富的‘頭’,讓群眾持續增收,才能對得起這份全國勞模的榮譽。”
他曾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劉奇凡的充分肯定,也得到市政協副*、縣委書記冉曉東的賞識。他領導的村出了一個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農民英雄姚少軍,首先脫貧致富,成為貴州省小康示范村,著力打造服務型、發展型基層黨組織,總結出了以“馬上到、立即辦、要辦好”為主要內容的“5分鐘”服務群眾工作法在全縣得到推廣,,“5分鐘”服務群眾工作法被省委評選為貴州省黨的群眾路線作風建設在路上先進案例。2013年、,村黨支部先后兩次被省委命名為全省先進黨組織基層,幾年來,全村刑事犯罪、治安案件為零。帶領群眾建設萬畝生態茶園,籌集百萬元資金建起了茶葉加工廠,僅一項,為群眾增加收入220萬元。,被評為松桃十佳村干部。
他就是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路鄉后硐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貴州省松桃紅兵營生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貴州省松桃紅兵營生態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后硐茶廠廠長代靜。
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代靜在上、行動上同*保持一致,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法律、法令和政策。用黨章嚴格要求自己,時時刻刻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群眾,為職工群眾做表率,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深受群眾愛戴,他具有較強的吃苦精神,工作中從不怕苦累,不論遇到什么困難,他都能通過自己努力克服,對鄉黨委政府下達的任務他從不斤斤計較,總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積極肯干,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任職以來,他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盡忠職守、勤政為民,始終堅持群眾事情無小事,群眾利益高于一切,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盼。積極爭取項目,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發展壯大村級產業,贏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評。
2011年7月,該村旱情較嚴重,許多村民的田地缺水干裂,代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決定采取措施解決群眾田地干旱的缺水難題。在取得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與計生專干戴玉國借來水泵和水管,請來鄉供電站專業人士指導抽水電力安全檢查,每天輪守負責為村里人灌溉田地,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董上組留守老人戴昌興兩畝田地因受旱情影響嚴重,田地干裂,老人因稻谷將面臨絕收而整日憂心忡忡。有一天,老人來到田地里時不禁吃了一驚,原本干裂的田地里灌滿了田水,禾苗長勢重新煥發盎然綠意。老人經打聽才知是代靜夜間放水灌溉的,激動得哭了。抗旱期間,代靜為后硐村300余戶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兒童家庭灌溉田地800余畝,他無私為民解困的行為受到群眾稱贊,村中許多人拿出錢給他作抗旱抽水的報酬,代靜堅決拒絕。
實干興村,新理念促就新轉機
穿梭在后硐村村村寨寨,到處呈現出一派喜人景象:田間地頭農業產業帶裝點著沃野;一幢幢新修樓房如雨后春筍般冒起;一輛輛農用車穿梭在村組公路上;一條條硬化的水泥路環繞在炊煙林蔭處……然而,幾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雖然該村位于松印公路與渝懷鐵路的交匯處,土地寬廣肥沃,但農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種植水稻、油菜、玉米、馬鈴薯等傳統作物,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由于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大部分土地一年最多耕作一季作物,白白地閑置浪費了,村民只能自給自足,根本沒有多余的錢,集體收入幾乎為零。
代靜他以前在在廈門幫別人養過豬,學到了一定的養豬經驗,2008年投資30萬元把自家屋前的5畝田地筑成了魚塘,并在魚塘東南面建起了豬舍,西邊還建起了雞舍,搞起了循環養殖,還成立了勁豐生豬專業養殖合作社,吸引了52戶農戶零風險入社發展。代靜為社員們賒銷豬仔和飼料,并免費提供技術,出欄后社員將豬賣給代靜,同時扣除本錢。如果中途死亡,社員不用承擔任何費用。經過幾年的不斷擴建壯大,現已形成了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養殖,湖南、重慶客商經常是大批量下訂單,每年可出欄仔豬3000頭,商品豬6000頭,還可出塘600多公斤魚,純收入100萬元。
雖然自己甩掉了貧困帽,但看著鄉親們的生活仍然沒有起色,代靜心里十分慚愧。有一句話藏在心底:“一人富、不算富”。當初之所以選擇留在家鄉創業,就是為了帶領大家共同創業致富,摘去貧窮落后的帽子。在代靜的帶動下,大潮組戴沂及水井組戴祥勇等幾個敢闖敢干的年輕人也相繼大膽干起了養殖業,大力發展水產、肉牛、竹鼠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短快”產業。
由于工作出色,群眾非常滿意,2011年1月,第八屆村(居)兩委換屆時,代靜高票當選為村主任,當年還被選舉為縣人大代表。,又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敢為人先,大思路帶來快發展
怎樣改變村子舊有面貌,如何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代靜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力爭取各項惠民政策,切實破解制約該村發展的瓶頸。他積極跑縣跑鄉跑農戶,一方面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另一方面還得做好群眾的工作。這幾年黨和政府惠農政策多,許多部門都有涉及三農的扶持資金,新上任的村主任代靜經常給村民們“洗腦”,動員群眾要改變觀念,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項目資金。
按照“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理念,代靜多次到正大等產業發展較快的鄉鎮考察學習,經過調研,決定先從產業布局上開始。村子東北部靠山坡是大片的旱地,適合發展茶葉;村子西北部靠松印公路和渝懷鐵路是大片水田,適合種植水稻、油菜等傳統作物;村子西部的大潮組前面有一大片地勢低洼的自然沼澤地,適合發展水產養殖;大潮組花鹿坡有豐富的草資源,適合發展肉牛養殖;村子南面的村完小老教學樓閑置已久,環境幽雅清靜,適合發展竹鼠養殖;村子東部人口密集,便集中發展生豬養殖。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