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繡花要得手綿巧”。由此可見,打鐵,當然是要有一定硬度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我形容我是錐心之痛,現在想起來還是很多地方是感覺很追悔的......”魏健,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在反腐敗記錄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鏡頭中卻成為了反面典型。他也是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紀委機關首個被調查的廳局級領導干部。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肩負著黨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承擔著維護黨章、黨規、黨紀的重要職責,自身更要過硬。王岐山同志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別人首先要自己過硬,己不正,焉能正人?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干部要心存敬畏和戒懼,增強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及時發現問題,堅決防止燈下黑。用鐵的紀律打造全黨信任、人民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魏健,身為黨紀黨規的捍衛者,應該對黨的紀律,國家的法律比普通人熟悉得多,更知道違紀、違法要遭到什么樣的處罰,可魏健卻還是“涉嫌嚴重違紀”,透過此案例說明:黨章面前沒有禁區,遵守黨紀沒有例外。黨員干部只有知法、守紀、維護法律而扛住誘惑,才能不違紀而得以太,否則,就會失踢惹禍。就像魏健一樣,原先的光鮮不再,卻是被捕后一夜白發,其結果何其悲涼。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包括紀檢監察干部在內的所有黨員干部只有敬畏紀律,才能守住紀律;黨員干部只有敬畏法律,才能執行法律;紀律和法律是有機的結合體,紀檢監察干部豈能不知道其含義而違紀呢?無數案例表明,黨員干部破法無不始于破紀。大型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的播出,已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可以肯定,反腐敗記錄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播出,必將在黨員干部中引起更大的震撼和反響。常言道:越規者,規必懲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從中紀委自清門戶,嚴肅查處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案件,進一步印證了一個道理:在剛性的紀律面前,保持敬畏,不但是國之所望、黨之所責、民之所盼,也是黨員領導干部自我警戒、自我保護的需要。只有把敬畏紀律當成一種認識態度和價值追求,才能自尊自愛,有所作為;只有把敬畏紀律看成一種界限、一種規范,才能自警自省,有所不為。
正如片中所播放的廣東省原政協*朱明國落馬后自我反省:“過去是信任就沒監督,一提要有人監督,就覺得組織對我不信任、領導對我不信任。其實有人監督、有人看是福,沒人看、沒人想看、沒人敢看是禍”。
執紀者自身絕不能置身于紀律紅線之外,監督者自身絕不能成為監督的盲點。新形勢新任務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實踐中,需要我們堅持挺紀在前、紀嚴于法,在正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上下實功、使實勁、出實招。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作為各級領導干部,更要堅持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努力在構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播出,必將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進行警示教育的生動教材。學然后知不足、學然后知奮進。作為一名基層的紀檢監察干部,首先,要努力學習黨紀法規,熟悉黨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做到知紀、懂紀、遵紀,變“要我守紀”為“我要守紀”,真正把強化紀律意識作為一種思維和工作理念確立起來。其次,要注意日常慣的養成,自覺把紀律養成滲透到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遵紀守紀實踐中得到紀律鍛煉,真正維護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再次,要自覺接受黨內外監督,嚴格按照黨的各項紀律,管理好自己、下屬和家人,把紀律、法律轉變為高度的自律,無論掌權還是不掌權,無論是有人監督還是無人監督,都要言行一致遵守黨的“六大紀律”,將自己置于黨組織和全社會的監督之下,努力樹立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良好形象,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贏得黨和人民的信任和贊譽。
俗話說“打鐵還須自身硬,繡花要得手綿巧”。由此可見,打鐵,當然是要有一定硬度的。這種硬度,不光是力氣,還要有技巧,力氣與技巧完美融合,才能打出好鐵。
看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電視見面會,聽了*的就職演講在講話中,提到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時,用了一句老百姓的話??“打鐵還需自身硬”,告誡全黨要“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
聽完*就職演講,聯想到新洲調查隊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感觸頗多。在經歷了調查隊力量的整合,經歷了調查隊發展的七年磨礪,經歷了艱難的爬坡階段,我們是否真正錘煉了自己,是否真正有為有位,是否真正承接起國家局和總隊的期望,值得我們反思。
眾所周知,隨著*的不斷完善,各種經濟類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統計調查工作提出新的課題,同時也帶來重重困難。這主要表現在:經濟成分復雜類型劃分困難;業務活動復雜行業劃分困難,業主復雜如實統計困難,各界需求復雜統計應對困難。這些客觀存在的困難時時都影響著統計調查工作的開展,嚴重影響了統計調查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統計調查工作的及時性。所有這些都表明,統計調查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總隊強調要以建設為根本、能力建設為關鍵、組織建設為基礎、作風建設為重點、制度建設為保證,全面提高調查隊系統干部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正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最好注腳!
據我個人理解,自身硬的“硬”字至少包括兩層含義。
一方面要提高履職盡責的本領。上山打虎要力量,下海擒蛟需技能。首先是加強學習。學習是立身做人之本,是獲取知識、提高素質的基本途徑。基層干部只有加強理論學習,用*武裝頭腦,才能增強政治素質。作為基層干部,當務之急是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實踐,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同時,結合工作實際,潛心鉆研科技文化知識和業務技能,把提高綜合素質作為履職盡責的“突破口”,當“內行”不當“外行”。
另一方面要加強自我修養,保持自身清正廉潔。要牢記黨的宗旨,加強黨性修養,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弘揚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從、品德,行動上從嚴要求自己,做一個執行各項制度的帶頭人。
總之,處于統計調查改革的矛盾凸顯期,統計調查干部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錘煉過硬自身素質,肩負起“三個提高”的神圣使命,成為統計調查工作的行家里手。
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當中,紀委從來都是調查別人,處理別人,自己被調查、被處理的情況似乎很少。給我留下的的一個觀念就是:進了紀委就等于多了一層保護罩。
在以前觀看的反腐專題片當中,比如說《永遠在路上》通常都是記錄腐敗官員如何如何違紀被查處。而正在熱播的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它將鏡頭對準了來查處的各級紀委干部。這種堅持刀刃向內、直指自身的做法,釋放出“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韌勁。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像魏健、朱明國、鐘世堅等一批違紀違法紀檢干部,正是在這種錯誤觀念引領下,在權色利誘面前,或半推半就或毫無掩飾,使本是阻止貪腐的“防火墻”,淪為官商之間的掮客,使本是打虎拍蠅的執紀者,蛻變成監守自盜的階下囚。
作為監督執紀者,打鐵自身不硬,出現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不但辜負了黨的信任和群眾的期盼,更沒有以身作則,在黨員干部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歸根結底就是這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問題,這是根源所在、癥結所在。只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事業觀、政績觀,才能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作為領導干部,尤其是各級紀委干部需要加強自身純潔性和先進性的提高,少些冒險和放縱,多些清醒與沉穩,真正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
這樣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他們的所作所為發人深醒,也從更深層次揭示出,反腐無禁區,在黨紀國法面前,沒有特殊黨員,沒有特殊領域,沒有哪個部門崗位是設在紀律紅線之外的。這一批違紀違法紀檢干部被嚴肅查處,就恰恰證明了黨內監督正在朝著制度化、全面化方向日臻完善,“千萬莫伸手,伸手必被抓”,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當前及今后反腐工作的常態,任何違法亂紀行為都會被嚴肅查處。
紀檢干部作為監督其他黨員干部的人,更要受到監督。作為紀檢干部,證明受到了黨組織的充分信任,黨組織的信任能增強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黨組織嚴格監督,能促其勤政廉政,不偏離正道、不走向歪道。
權力與監督應該相伴相隨。“嚴是愛,松是害。”黨組織加強監督管理,是對黨員干部的真正關愛,是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負責。有的干部視監督為“找茬”“整人”,這種的干部,總有一天會將組織的信任“揮霍一空”。作為紀檢干部,唯有不辜負信任,自覺將自己置身于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把監督當警戒、作鏡子,處處對照、時時檢查,找出不足、改正缺點,才能贏得組織更大的信任,才能干預向腐敗亮劍。
要踐行“打鐵還需自身硬”,須牢記:戒私心,去貪欲,常自省、認真學,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嚴防“燈下黑”,查處害群馬。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