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尹姓是一個典型的以官為姓的家族
源流一:據史料記載,伊尹本是一位聲譽極高的隱士,躬耕于莘氏之野。因其高才賢名之聲遍傳,商湯決心請其輔佐,三顧其宅之后,終得首肯。伊尹助商滅夏,功勛卓著,商湯對其恭禮有加,尊為“阿衡”。后商湯駕崩,太甲繼位,荒淫無道,伊尹為商朝社稷考慮,放逐太甲到桐,并代持國政,三年后,還政于悔過自新的太甲。據說,伊尹整整活了一百歲,當他去世后,帝沃丁葬之以天子之禮,孟子亦稱其為“圣之任者”。伊尹后人仰慕先人功德,便以其官職為氏,并尊其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源于西周內史兮甲,以官得姓。據《風俗通義》所載:兮甲,字伯吉甫,是周宣王的中興大臣,擔任的官職是內史。西周時內史又稱“內史尹”或“作冊尹”,簡稱“尹”,世稱兮伯吉甫為“尹吉甫”。兮伯吉甫死后,嫡子伯封承襲了官職。西周滅亡后,伯封跟隨周王東遷獲得了封邑,稱“尹邑”(今河南新安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公元前516年,尹國兵敗滅亡,國人遂以“尹”為姓氏。
源流三:出自少數民族漢化。據《清朝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葉古祿特氏、音齋氏有的漢化尹姓;滿族錫伯族章佳氏有漢化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均有尹姓分布。
遷徙分布
尹姓發源于河南、山西、陜西一帶。
秦漢時期,尹姓主要分布在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東漢時有經學家尹敏,出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后人遷居河北,在隋唐時發展成宗族大戶,故有河間郡。
兩漢之際遷入江浙一帶和貴州、廣西等地,尹姓在貴州發展成大姓(龍、傅、尹、董四大姓)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天水、西州(今甘肅中部和西北部)一帶尹姓成為當地大族,前秦、后涼、后秦等國均有尹姓任職,故有天水郡。
隋唐時,尹姓已遍布全國,冀州河間郡亦成為尹姓郡望。唐朝末年,尹京受朝廷委派,駐守衡山,封衡山伯,尹姓遂分布于湖南境內。
宋朝靖康之難,尹氏因為護駕南下有功,被封為東莞縣令,促使尹氏族群移居東莞,香港尹氏多數源自這支分流。宋朝末年,隨著金兵南下和蒙古鐵騎的烽煙,北方士族紛紛往南遷徙,尹氏族人也在此時往江西、浙江、江蘇等地遷徙。
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尹氏由山東、山西遷徙到安徽、江西等地,此后又繼續遷往湖南、湖北等省。
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湖南、湖北尹氏又大批遷移四川、重慶等地。另有山東尹氏官員帶領大批同姓官兵到北京抗擊清兵,潰敗后部分保留姓氏留下。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尹氏族人由山西大槐樹、江西瓦窯屑等地徙于河南、河北、天津等因戰亂而人口銳減的地區。
清代,有尹姓渡海入臺,進而入居海外者。
尹氏以官得姓,現在仍有歷史碑記可資驗證。漢代豫州(今河南)從事尹宙載其先輩:“出自有吉甫,乃迄于周,世作師尹,赫赫之盛,因以為氏。”與史書記載相吻合。因:此,我們可以確認,尹氏以官得姓為其得姓來源,無可置疑。
三、尹姓宗祠通用對聯
和靖處士,南陽郎中。
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哲學家尹?,少師事程頤,精通理學。靖康間賜號和靖處士。
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諫議大夫尹敏,字初季,南陽人。曾為長沙令,后拜郎中,仕終諫議大夫。
中興良輔,東海名臣。
上聯典指周宣王時大臣尹吉甫,名甲,字伯吉甫,佐助宣王中興,成就文武大業。
下聯典指漢代陽人尹翁歸,字子況,宣帝時官東海太守,執法嚴謹,使東海大治。為人清白廉潔,死后家無余財。
和靖成集,關令受經。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