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亭,男,漢族,1941年3月生,秦都區建設小區居民,退休干部。2004年以來,連續12年被評為市離退休干部優秀黨員,被評為陜西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9月入選助人為樂類咸陽好人。
李義亭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他退而不休,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盡其所能為身邊需要幫助的群眾做好事,是大家公認的“熱心人”。 小區院內有些老人體弱多病,腿腳不方便,理發成了難題,他就發揮自己會理發的特長,定期上門為老人們理發,附院子的老人子女也經常打電話請他去為自己的父母理發,他都隨叫隨到,從不收取一分錢報酬,大家都為向他豎起大拇指。為了豐富社區群眾的文化生活,他自己出資在院子建了一個下棋臺,還購買征集了100余冊書籍,免費供大家學習,經常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為社區群眾生活增添了樂趣。每逢小區自來水管道維修、排水管道清淤、冬季供暖試水等關系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他總是義務配合小區物業辦開展工作,宣傳動員小區居民相互理解、大力支持物業辦、自來水公司、熱力公司等職能部門進行定期維護和檢修,盡己所能為小區居民安心居住、幸福生活出一份力。李義亭說:作為社區的一份子,既凡又重要,我愿意為大家服務好!
樂于助人,奉獻社會。李義亭以一個關中人實打實的性格和作為,詮釋了一個離休老干部的信仰和追求,彰顯了一位共產黨員的道德與操守。
出租車作為城市文明服務的窗口,出租車司機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做好文明服務工作是每位出租車司機的光榮職責和任務。
一名優秀的出租車司機在工作中要熱愛本職,認真負責,愛崗敬業,熱情服務。堅持做到扶老攜幼,穩駕駛,合理收費,從不拒載,努力為乘客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乘車環境。
蔣蜀:男,漢族,和縣籍,1967年出生,中共黨員,2008年11月進入和縣宏運出租車公司,成為一名出租車駕駛員至今。蔣蜀同志在工作中能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公司例會和各項活動。
蔣蜀同志自2008年以來,多年如一日的參加社會各項公益活動,踴躍為貧困家庭捐款捐物,面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孤寡老人們,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幫助和關心別人。2012年12月26日蔣蜀帶領正在籌建中的愛心車隊隊友們參加了馬鞍山市交通臺“92.8”組織的助殘助困活動。在主持人凱文的帶領下與馬鞍山愛心車隊一起到和縣卜集農村殘疾特困家庭進行資助。同日與愛心車隊成員們走進和縣華陽社區看望孤寡老人,為老人們送去糧油、水果等生活用品,并與老人們話家常了解老人們的身體狀況,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8月1日參加了華陽社區組織的“捐贈助學傳遞關愛正能量、弘揚助人美德”的活動,作為個人為家庭困難的學生當場捐款500元現金,并把該學生作為自己的定點幫扶對象,鼓勵孩子好好學習,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7月6日蔣蜀組織愛心車隊的十幾輛車參加馬鞍山交通臺“助學捐贈、愛在陽光下、走進和縣聽友見面會”活動,在現場協助維持秩序,并接受了馬鞍山電視臺和和縣電視臺的采訪。
12月得知我縣橫江社區有一對母女同時患上慢性腎衰竭疾病,于同月9日組織人員前往患者家里看望患者并送去2000元現金及營養品。6月16日又同愛心車隊的成員們前往西埠盛家口看望癱瘓在床的姐妹倆,為她們送去了愛心救助款2000元現金及水果。想到炎炎烈日下,那些為了大家的安全,依然堅守崗位的交警們,蔣蜀于8月再次組織隊友們購買了價值2000元的防暑降溫用品,給交警們送去一絲清涼,感謝他們為了和縣的交通安全,不畏烈日,敬崗敬業,精神可嘉。
自十一月份愛心車隊成立以來,每年中考、高考期間,作為愛心車隊的隊長,他總是積極組織車隊免費為考生服務。在和縣“蔬博會”開幕期間免費為蔬博會志愿者們送餐、無償接送游客,為廣大游客的游園提供了便利,贏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評。蔣蜀同志一直以來所做的好人好事數不勝數,這些只是其中的點點滴滴。
蔣蜀同志用一顆善良的愛心,幫助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他用行動詮釋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的含義。
作為一名凡的出租車司機,雖沒什么豪言壯舉,但在凡的工作崗位上,能夠堅持多年如一日的做好人好事,這充分展示了我縣出租車司機的風采,為全縣出租車司機樹立了榜樣,亮出了城市文明窗口的名片。
蔣蜀同志用他的愛心和熱情感動也帶動了身邊的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中,讓社會充滿愛,使和諧在社會中得到延續,人與人之間更加友愛。
包德愛、建鎮同慶村大埂村民組村民,。在村里她家是一個普通的二女家庭。家里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積極進取,樂于助人,為人科善,家庭和睦溫馨,深受鄰里好評。
丈夫在2008年外出打工時不幸發生了車禍,經醫院全力搶救撿回了一條命,但永遠失去了勞動能力,成了癱瘓人。高額的醫藥費壓的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包德愛就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她與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兒子、兒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沖突,大家互相體諒,尊老愛幼,寬容 謙讓,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關愛的文明家風。時包德愛干完農活盡量多做家務,減輕老人的負擔。婆婆年老多病,一發現老人身體不舒服,及時請醫拿藥,問 寒問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對待鄰里的關系上,包德愛總是能夠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左鄰右舍相處和睦,鄰里之間能做到相互 照應,互相團結。鄰里誰家有事主動去幫忙,包德愛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鄰里服務,為他們排憂解難。雖然這些都是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這卻使他們的這 個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滿幸福。
總有一些家庭因為貧窮不得已讓子女失學。但人間是有愛的,有這么一個人,他用他的行動和無私的捐助,八年時間慈善公益捐款累計達到30多萬元,讓失學孩子重新燃起了求知希望。戴著一副眼鏡,身體略顯單薄,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人,在慈善公益之路上已經走了二十個春秋,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累計捐款30余萬元。他就是甘肅一方廣告公司經理、蘭州《人力資源周刊》總編輯高,他盡己所能用愛書寫著一條慈善公益之路……
深受感觸萌生念頭資助失學兒童
那是1992年,高在武威市糖酒副食采購供應站擔任團委書記,一次“希望工程”捐助動員活動上,宣傳畫上一個小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正努力凝視,他了解了小女孩的情況后久久的注視著那雙眼睛,那是一雙對知識渴望的眼睛,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他想到了自己村子里也有很多因為貧窮早早輟學在家的孩子,于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來幫助這些孩子完成學業。高向記者講述了當年自己是怎樣產生了幫助貧困兒童的想法。
高說:“我主動從各縣區上報的貧困救助名單里選擇了兩個當時在上四年級的貧困孩子進行資助,其中一個是古浪縣,一個是天柱縣。他們的家庭非常困難,可以說是家徒四壁,如果沒有捐助,將面臨馬上輟學的局面。我為這兩個孩子資助了所有學費,并鼓勵他們好好學習,以后回報社會。當時我每個月的工資是200多塊。”就這樣,兩個孩子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畢業,高對他們的資助從未間斷過。
當然這兩個孩子并沒有辜負高的一番苦心,他們不但學習優異并且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一個考上了西南財經大學,一個考上了西北大學。“現在這兩個孩子已經工作了,一個在深圳,一個在成都。他們也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至今和我在電話、網絡上保持聯系,問寒問暖,讓我注意身體,別老操心工作上的事,他們有時間就回來看我,我們現在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說。”高說這些話的時候臉上寫滿了笑容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