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快要來了,那么大家對端午節的知識了解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2017端午節知識競賽培訓題目,歡迎閱讀參考。
單項選選擇題:
1、屈原是我國春秋時期哪國人?()
A、秦國B、楚國C、魏國D、趙國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飲雄黃酒的主要意義是()。
A、幸福吉祥B、祛瘟解毒C、避邪驅瘟D、紀念白蛇
3、端午節有為小孩佩香囊的慣,大人在香囊內放朱砂、雄黃、香藥等代表的意義是()。
A、避邪驅瘟B、一種裝飾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產于哪個時期嗎?()
A、晉代B、春秋時期C、南北朝時期D、商周時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節的特產,而是在什么時期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A、晉代B、春秋時期C、南北朝時期D、商周時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狀。為什么粽子的形狀大多以角為主?()
A、象征牛祭祖B、象征劍勇猛
C、象征果實豐收D、象征塔健康
7、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時期B、商周時期C、戰國時期D、南北朝時期
8、()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A、1979B、1980C、1982D、1985
9、在中國端午節吃粽子最廣泛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其次,吃粽子還表示()。
A、幸福吉祥B、治病防身C、避邪驅瘟D、陰陽相合
10、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被稱為()。
A、粽子B、米果C、角黍D、香黍
11、俗有“南龍舟、北踏青”之說,因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節人們大都選擇踏青。踏青古時又叫()。
A、踏春B、遍游C、郊游D、遠郊
12、端午節人們大都會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門上。地區不同,意義不同。東北人插艾蒿是為了()。
A、防病B、避邪C、幸福D、健康
13、踏青的俗不僅僅是端午節的風俗慣,也是某()節日的俗。
A、中秋B、清明C、春節D、重陽
14、民間有許多關于端午的詩詞,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誰?()
A、陸游B、梅堯臣C、劉禹錫D、李之儀
15、“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維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俗,但祈蒲酒話升。”出自誰寫的哪首詩?()
A、邊貢的《午日觀競渡》B、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C、殷堯藩的《端午日》D、張耒的《和端午》
16、宋朝大詩人陸游曾在《重五》一詩中寫道:“粽包分兩髻”,下一句是什么?()
A、榴花忽已繁B、艾束著危冠
C、一笑向杯盤D、重五山村好
17、下列哪項不是端午節的俗?()
A吃粽子B賽龍舟C登高采菊D飲雄黃酒
18、一些地區端午節的風俗要在門上插什么東西祛毒?()
A香草B葦葉C菖蒲D荷葉
19、在江淮地區,端午節家家都懸鐘馗像,這是為什么?()
A紀念屈原B驅邪捉鬼C驅除疾病D求財祈福
20、下列選項不屬于我國傳統節日的是:()
A、元旦B、端午C、重陽D、元宵
21、以下各個選項中,全是傳統節日的是:()
A、元旦、春節、中秋、國慶、七夕
B、元旦、春節、中秋、七夕、重陽
C、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
D、春節、清明、建軍、中秋、重陽
22、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希冀家人團圓的兩個節日是:()
A、中秋節、七夕節B、中秋節、重陽節
C、中秋節、春節D、中秋節、元宵節
23、屈原和下列那個中國傳統節日有聯系()。
A、重陽節B、青年節C、元旦D、端午節
24、南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中“東風夜放花千樹”、“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描繪的是()晚上的狂歡情景。
A、中秋節B、元宵節C、七夕節D、端午節
25、下面是四則民間傳說。你認為,哪一個與元宵節的起源有關。()
A、牛郎織女的故事 B、嫦娥奔月的傳說
C、東方朔設巧計讓那位宮女與父母雙親相見
D、愛國詩人屈原含憤投江報國的傳說
26、游百病此種俗,盛行于()地區的端午俗。
A、貴州B、四川C、云南D、湖南
27、在我國端午節除了流傳許多獨具的風俗慣外,()成語也是源自端午節。
A、以毒攻毒B、以惡制惡C、夏日可畏D、長虺成蛇
28、古人稱五月為:()
A、紅五月B、惡五月C、毒五月D、百毒之月
29、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是:()
A、春節、端午節、中秋節B、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C、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D、春節、端午節、七夕節
30、屈原投()江而死。
A、珠江B、金沙江C、長江D、汨羅江
一、單項選選擇題:
1、屈原是我國春秋時期哪國人?()
A、秦國B、楚國C、魏國D、趙國
2、古人流行端午日涂飲雄黃酒的主要意義是()。
A、幸福吉祥B、祛瘟解毒C、避邪驅瘟D、紀念白蛇
3、端午節有為小孩佩香囊的慣,大人在香囊內放朱砂、雄黃、香藥等代表的意義是()。
A、避邪驅瘟B、一種裝飾C、治病防身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是產于哪個時期嗎?()
A、晉代B、春秋時期C、南北朝時期D、商周時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節的特產,而是在什么時期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A、晉代B、春秋時期C、南北朝時期D、商周時期
6、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一般有正三角形、尖三角形等形狀。為什么粽子的形狀大多以角為主?()
A、象征牛祭祖B、象征劍勇猛
C、象征果實豐收D、象征塔健康
7、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就有了。
A、春秋時期B、商周時期C、戰國時期D、南北朝時期
8、()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A、1979B、1980C、1982D、1985
9、在中國端午節吃粽子最廣泛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其次,吃粽子還表示()。
A、幸福吉祥B、治病防身C、避邪驅瘟D、陰陽相合
10、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被稱為()。
A、粽子B、米果C、角黍D、香黍
11、俗有“南龍舟、北踏青”之說,因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節人們大都選擇踏青。踏青古時又叫()。
A、踏春B、遍游C、郊游D、遠郊
12、端午節人們大都會采摘一些艾蒿并插在門上。地區不同,意義不同。東北人插艾蒿是為了()。
A、防病B、避邪C、幸福D、健康
13、踏青的俗不僅僅是端午節的風俗慣,也是某()節日的俗。
A、中秋B、清明C、春節D、重陽
14、民間有許多關于端午的詩詞,其中《南分子•端午》的作者是誰?()
A、陸游B、梅堯臣C、劉禹錫D、李之儀
15、“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維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俗,但祈蒲酒話升。”出自誰寫的哪首詩?()
A、邊貢的《午日觀競渡》B、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C、殷堯藩的《端午日》D、張耒的《和端午》
16、宋朝大詩人陸游曾在《重五》一詩中寫道:“粽包分兩髻”,下一句是什么?()
A、榴花忽已繁B、艾束著危冠
C、一笑向杯盤D、重五山村好
17、下列哪項不是端午節的俗?()
A吃粽子B賽龍舟C登高采菊D飲雄黃酒
18、一些地區端午節的風俗要在門上插什么東西祛毒?()
A香草B葦葉C菖蒲D荷葉
19、在江淮地區,端午節家家都懸鐘馗像,這是為什么?()
A紀念屈原B驅邪捉鬼C驅除疾病D求財祈福
20、下列選項不屬于我國傳統節日的是:()
A、元旦B、端午C、重陽D、元宵
21、以下各個選項中,全是傳統節日的是:()
A、元旦、春節、中秋、國慶、七夕
B、元旦、春節、中秋、七夕、重陽
C、春節、元宵、端午、中秋、重陽
D、春節、清明、建軍、中秋、重陽
22、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希冀家人團圓的兩個節日是:()
A、中秋節、七夕節B、中秋節、重陽節
C、中秋節、春節D、中秋節、元宵節
23、屈原和下列那個中國傳統節日有聯系()。
A、重陽節B、青年節C、元旦D、端午節
24、南宋詞人辛棄疾《青玉案》中“東風夜放花千樹”、“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描繪的是()晚上的狂歡情景。
A、中秋節B、元宵節C、七夕節D、端午節
25、下面是四則民間傳說。你認為,哪一個與元宵節的起源有關。()
A、牛郎織女的故事B、嫦娥奔月的傳說
C、東方朔設巧計讓那位宮女與父母雙親相見
D、愛國詩人屈原含憤投江報國的傳說
26、游百病此種俗,盛行于()地區的端午俗。
A、貴州B、四川C、云南D、湖南
27、在我國端午節除了流傳許多獨具的風俗慣外,()成語也是源自端午節。
A、以毒攻毒B、以惡制惡C、夏日可畏D、長虺成蛇
28、古人稱五月為:()
A、紅五月B、惡五月C、毒五月D、百毒之月
29、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是:()
A、春節、端午節、中秋節B、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C、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D、春節、端午節、七夕節
30、屈原投()江而死。
A、珠江B、金沙江C、長江D、汨羅江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