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焦作市出臺產業扶持脫貧專項實施方案,充分發揮產業扶持脫貧的“造血”功能和基礎性作用,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建立市場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和扶持貧困戶穩定增收,實現穩定脫貧目標。據悉,到2017年,實現產業扶持項目對脫貧對象的全覆蓋,并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力爭全市7.4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188個貧困村退出貧困序列。
據了解,脫貧對象是指全市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產業扶持脫貧的原則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以科技為依托、以規模經營為引領。
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下發《焦作市產業扶持脫貧專項實施方案》,要求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圍繞增強貧困村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能力,重點發展投資少、風險小、帶動強、發展快的8個脫貧產業。
農產品產業。各縣(市)區要結合貧困村資源優勢,著力發展地域優勢突出的種植業,支持建設一批生態好、效益高、質量優、品牌強的農產品及生產基地。重點擴大原區“四大懷藥”、無公害蔬菜、中藥材及北部山區食用菌、小雜果等高效經濟作物種植,加快發展花卉和苗木產業,大力發展核桃、花生、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產業。
畜牧養殖產業。優化貧困村畜禽養殖結構和生產布局,擴大淺山丘陵區貧困村的牛羊養殖規模,建設黃河灘區貧困村肉牛、奶業養殖基地,實行灘內種草、灘外養牛方法。大力發展牛羊草食動物養殖,實現秸稈過腹還田的經濟環保經營模式。
優質糧食產業。優化糧食品種結構,擴大強、弱筋優質專用小麥比重和青貯玉米、鮮食玉米比重。發揮焦作市小麥新品種開發全國領先的優勢,擴大小麥良種種植面積及供應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秸稈綜合利用,推行種養循環、農牧一體發展模式。推廣優質糧食訂單生產,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構建產業優勢突出的優質糧食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設施農業。積極擴大名特優新蔬菜生產規模,運輸便利的貧困村重點發展速生綠葉菜類和精細菜類蔬菜生產,運輸不便的山區貧困村重點發展耐貯運的茄果類蔬菜生產;加快完善蔬菜冷鏈物流網絡,支持貧困地區實施產地預冷工程,大力開發速凍蔬菜、鮮切蔬菜、脫水蔬菜、蔬菜飲料等精深加工產品。
鄉村旅游產業。大力發展農業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休閑旅游、紅色旅游等,加強鄉村風貌和民俗遺產保護,挖掘焦作鄉村資源,延伸拓展民俗風情文化,打造旅游村。加快鄉村旅游產品開發,鼓勵發展民宿、創意農園、山地運動等旅游項目,開發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產品,將民俗旅游村打造為主題休閑村落。推進修武、博愛等縣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鼓勵寨卜昌等紅色旅游基地建設,支持孟州莫溝村、修武縣一斗水村、沁陽市九渡村、中站區北朱村等古村落挖掘鄉村文化資源發展旅游經濟。
加工產業。圍繞焦作市優勢加工產業,發揮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優勢,重點培育和發展面品加工、肉品加工、玉米加工、懷藥加工、乳品加工、調味品加工、飲品加工等九大類18個產業集群。擴大貧困村就業承載能力。支持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在貧困村建設原料生產基地,與貧困戶形成“種養加”一體化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以主食為重點的糧油深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推動建設高標準蔬菜、食用菌產業化集群和現代畜牧產業化集群,通過訂單生產、原料加工等方式,將部分加工環節轉移至貧困戶生產。
電商流通產業。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圍繞提升產業轉移承接能力和現代農業發展水,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活動,建設縣服務中心、鄉服務站、村服務點三級電子商務及配送綜合服務網絡,支持村服務點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農資代售、快遞代理等服務,推動農產品市場流通、農業生產服務等領域發展。對貧困戶、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等開辦網店給予適當補助和貸款扶持,免費對村服務點和農村網站經營戶進行專業培訓,擴大農產品和商品網上銷售渠道。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貧困村推行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深入拓展農業的生態美化、旅游休閑、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科普教育等功能,積極發展光伏農業、立體農業、庭院農業、信息化農業、智能化農業、創意農業、工廠化農業等新型業態,建設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村,形成產業鏈條較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的貧困農村發展新格局。
10月17日是第三個全國“扶貧日”。我國設立“扶貧日”,旨在深入貫徹中央扶貧開發方針政策,堅定全社會向貧困宣戰的決心,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尤其是在扶貧任務繁重的當下,這對于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大意義。
論起貧困的原因,各地當然不盡相同。自然條件千差萬別、資源稟賦各不相同、發展基礎參差不齊,每縣、每鄉、每村,乃至每戶的貧困原因都各不一樣,你可能是因為住得偏遠,我可能是因為缺少技能,他可能是因為家庭負擔重。如此一來,“撒胡椒面”、搞“大水漫灌”,都無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實現不了脫貧“不落一人”的目標。因此,*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在于精準”。
實施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對人口大省河南而言,責任尤其重大,任務尤其艱巨。38個國家級貧困縣、15個省定貧困縣,貧困縣占全省縣級行政區劃的一半,貧困人口總量居全國第三位,這是我省面對的現實,也是必須啃下的“硬骨頭”。
脫貧攻堅,國家提出的做法和要求是“六個精準”、“五個一批”: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精準,就是要因戶因人施策。我省制定的“轉移就業、扶持產業、易地搬遷、社會保障、特殊救助”精準扶貧辦法,從五大方面給出了精準脫貧的“河南方法”,后來出臺的“五個辦法”“五個實施方案”,則是進一步的細化措施,讓精準脫貧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精準”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作為典型的深山區村莊,輝縣市拍石頭鄉黑溝水村有406戶人家,當地山是石頭山,土薄地瘠,人均不到一畝地,而且缺乏外來水源,小麥畝產僅有兩三百斤。輝縣市實施“山區貧困群眾萬人易地扶貧搬遷計劃”后,將貧困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轉移,包括黑溝水村在內的深山區農民一舉變為社區居民,就業十分方便,每月人均現金收入較搬遷前增加了兩倍多。欒川縣依托山區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積極發展旅游產業,許多山區貧困農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光山縣引導群眾發展種植業,并探索羽絨產業“電商+扶貧”模式,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實現脫貧增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辦法,他有他的絕招,我省各個地方在脫貧攻堅上不遺余力,在“精準”上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成效有目共睹。
由偏重“輸血”向注重“造血”轉變,由“大水漫灌”向“定向滴灌”轉變,由偏重扶“面”向注重扶“點”轉變,由偏重普惠向注重特惠轉變,因貧施策、因地制宜,把“精準”這篇文章做細、做實、做好,我們才能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