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村中壟黨支部系和村黨總支的分支部,該支部現有黨員17 人。按年齡層次:50歲以上黨員5人,35歲至50歲以下黨員8人,35歲以下黨員4人;按文化層次:大專以上4人,高中以上1人,初中及以下12人。
今年以來,在老洲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和村黨總支的指導下,支部全體黨員結合當前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精誠團結,同舟共濟,為爭取打造全村先進黨支部而努力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在創建服務型黨組織中,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對中壟200戶村民按每名黨員中心戶走訪10戶,定期不定期的了解村民的所思所盼所想,并把走訪的情況或意見記錄下來,通過召開黨小組周夜會或月例會形式收集、匯總并歸納,再提交到黨總支大會上討論研究,為村級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第一手資料。例如:去年建設老五、老六組“戶戶通”水泥路以及今年年初村村通道路安裝的30盞太陽能路燈等,就是在黨員入戶走訪的基礎上建設的。
加強學習,提升支部整體素質。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該支部為使黨員把《黨章黨規》、《的重要講話精神》學深、學細、學透,分別擬定了支部學習計劃,利用雨天或晚間召開黨支部月例會集中學習,并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有書寫能力的且有經濟基礎的黨員書寫學習筆記,以切實做到手到、腦到、心到,在該支部組織的《黨規黨紀》測試中,17名黨員筆試成績均達98.5分。
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做到活學活用。例如:今年的防汛抗洪在群眾疏散工作中,由于水位不高,群眾疏散難度大,但為了保護群眾的安危,中壟黨支部主動組織兩名黨員經過3天3夜的入戶宣傳說服,共計轉移135名老弱病殘人,其中有12名群眾被安置在安置點。在防汛巡堤查險工作中,黨員也是沖鋒在前,為保護老洲生命大堤作出了應有貢獻。
成德村洲尾黨支部是成德黨總支下屬支部,該支部共有黨員17名,50歲以上黨員10人,35歲至50歲以下黨員3人,35歲以下黨員4人;大專以上3人,高中以上5人,初中及以下9人。
常言說:“村看村,戶看戶,農村發展看支部”。年來,該黨支部以支部建設,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以提高黨員素質、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重點,緊緊圍繞區委和鄉黨委的要求打造了一支讓黨放心、群眾滿意的黨員干部隊伍,形成了“基本組織健全,基本隊伍堅強,基本活動正常,基本制度完善,基本保障有力”的可喜局面。
一是抓活動陣地建設,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多方籌措建成了支部集辦公、圖書閱覽、文體娛樂為一體的標準化辦公場所,有效解決黨支部辦公難、黨員活動難、群眾議事難的“三難”問題,為農村廣大黨員開展學習、組織活動搭建了臺。
二是堅持建章立制,實行制度管人。走進洲尾黨支部辦公室,室內掛著制度牌,在這里,任何一項事情都有制可循、有章可依,大到村的建設發展方向,小到鄰里糾紛調解,先后建立和完善了黨建、信訪維穩、計劃生育、經濟發展、村民說事等工作制度,責任明確,各項工作有制度、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使村組織管理形成了“制度管人,按章辦事”的運行機制。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該黨支部已經形成了制度就是保障、制度就是監督力、制度就是執行力、制度就是村民的另一雙眼睛的觀念。
三是堅持學習培訓,提高黨員干部素質。針對大部分黨員文化素質偏低,帶領群眾致富意識和本領不強的實際情況,該黨支部依托黨員活動室,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加強干群的學習,利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加大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訓力度,學種養殖技術、學傳統文化、學道德禮儀、學法律知識、學先進典型。
幾年來,該黨支部不斷在全體黨員中強化“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意識,注重黨員形象在群眾中的公認度,充分發揮黨員在教育實踐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在今年防汛抗洪搶險工作中,該黨支部黨員不分日夜帶頭沖鋒在第一線,值班值守、奮力搶險,組織疏散等工作,在群眾中樹立了典型。
一、集思廣益,選準一條路
溪安村位于宜秀區楊橋鎮中部,大龍山南麓,距離市區20公里,全村528戶, 14個村民小組,2250人,村域面積6.7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6800畝,耕地面積1800畝。2008年以前,溪安村還是一個遠聞名的貧困村,村集體負債達到80余萬元,欠干部工資30余萬元,多名村干部在中途退崗,上級委派的干部誰都不愿到溪安來,在08年村合并時,誰都不愿與溪安并村,真是村內群眾罵,鎮里領導批,舉步維艱。年來,該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領導下。突破保守的小農觀念,分析村情,走出村子考察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摸情況、探市場,將貧困村與外面的大市場對接,結合實際,為溪安村謀劃長遠的發展思路,從被動變為主動,從等靠變為要,黨支部理清了溪安村的發展思路,產生了“穩定農業、搞活”的經濟發展策略。將祖籍在村的能人何興旺請進來,通過盤活老村部空地,發展楊橋休閑農莊。把在外志士程長紅請進來,發展經果林和養殖產業。為請能人回家創業,自掏腰包,從不在村里報銷費用,就這樣用一顆火熱的心,硬是在困境中帶領溪安村走出一條發展之路,從而贏得了上級領導的支持和群眾的一片稱贊。
二、關心群眾,暖和每條心
在2008年以前,溪安村是一個經濟、基礎設施建設及薄弱和滯后的村。村兩委一班人力排眾議投入21萬元做村莊規劃,積極開展村級各項工作,徹底改變了溪安村的村容村貌和經濟落后的狀況。一是道路建設。要想富,先修路。首先從群眾最為迫切的村內道路入手,解決出行難的問題。通過群眾集一點,大戶捐一點,村村通項目補一點的辦法,在區工商聯、交通局等部門的大力幫助下,先后投入270萬元,硬化村級道路8公里,砂石路4公里,全村14個村民組實現了組組通。金沖道路要通過興塘組村莊內,一位在外務工村民堅決不讓門前場地,村黨支部書記金磊同志連續三次上門做工作他就是不同意,第四次到他家時他就連門都不開了,正在這時天下起了大雨,于是就在門外硬硬登了半個多小時,此時該青年被村黨支部一心為民辦事的真情感動,不僅同意讓出場地而且還主動為路捐了款。二是水利建設。溪安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旱澇不能保收,到每年的6/7/8三個月沒日沒夜的帶領村兩委一班人抗旱防澇。村兩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解決實際問題。為爭取該項目資金,不辭勞苦一日之內趁大巴車來回往返合肥四趟,先后爭取200佰萬余元,新修加固溝渠3000余米,對村5000余米的圩壩進行加固護砌。做攔水壩15道,改造危橋6座,新建排灌站2座,爭取水利專項資金240萬元,對金沖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通過努力,解決了多年來困擾著溪安發展的水利難題,使村民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村民金謀武說:“金沖水庫治理好了,我們村民晚上睡覺都安心了”。 三是民生工程。溪安村黨支部始終把老百姓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做,把困難的群眾當做自己的親人,積極引導村民參加新農合,參保率達100%。通過項目支持、村民集資籌勞等辦法,建沼氣156口,改水改廁101戶,有線電視覆蓋率100%,自來水安裝率95%,定制度對每年考取大學生給予獎勵,對特困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更是無微不至關懷,團結組五保戶江興啟年齡大了并生了病,村黨支部書記金磊不僅自己拿錢把他買柴米及生活用品,而且找專人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就這位五保老人臨終的頭一天,拄著拐杖,拖著沉重的身子,買了兩斤醬油干送到金磊辦公室表示感謝。先后解決了12名五保老人進住楊橋敬老院。
三、發展經濟,帶領一群人
溪安村黨支部一班人主動踐行“三嚴三實”,從踐行群眾路線教育中把調動黨員積極性帶民致富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那時候,一聽是溪安貧困村,許多領導直搖頭,根本不信任村干部的工作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村主要負責同志多次主動上門懇求領導,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村兩委的為民干事激情感動了領導,將部分農發項目落戶溪安村,為項目保質順利實施,金磊同志親自到現場監督施工質量,對施工設計的缺陷提出自己意見,通過共同努力,農發項目工程做好,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贊許,這為以后的項目落戶提供了堅強的基礎。同時,村兩委一幫人,因勢利導,將一千畝農田進行土地流轉,為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8萬余元。針對養殖,引進特種水產美國香鰍和彎丫魚養殖項目,年創收入210萬元。依托傳統養殖優勢,大力宣傳和發展土雞養殖,年出欄土雞、生態雞6萬多只,溪安土雞蛋暢銷市內外,供不應求。大力發展農家樂等休閑旅游產業,著力做大做強楊橋農莊和彩田農莊,省級五星級農家樂楊橋農莊年接待游客2萬多人,帶動全村經濟發展。圍繞溪安村現有豐富農業資源和優美環境,建立公司運營模式,打造溪安農耕文化園,包括科技農業展示區(鄉土農耕文化體驗園)、歡樂采摘欣賞區、綜合服務區和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四個主體功能分區;以科技農業展示區,開展鄉土農耕文化體驗,農業觀光、農業休閑、生態農業互動互助互聯網絡、倡導“體驗農耕文化,學習農業科技,感受田園風光,享受互動快樂”的理念,打造“賞心悅目”的農耕體驗園區。十一期間就接待游客2萬余人。
四、整治家園,美化一個村。
主動作為積極抓住美好鄉村建設機遇,按照統一規劃、量力而行、分步實施的原則,整合政策資金,幾年來,溪安村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全村由點向面強力推進。一是強化陣地建設。新建5000方的黨群活動場所,不僅為黨員群眾安家,而且為村民提供了一條龍的便民服務。二是開展了公共實施建設。建立醒目的村口、村標和旅游標識。新建了農民文化樂園,開辟了文化道德大講堂,并打造了集村規民約、道德禮儀、法治廉潔、計生宣傳、文明新風為一體的文化長廊。完善了村衛生室、農家書屋、老年活動中心、婦女之家、青年志愿者等群眾活動場所。三是結合農村危房改造項目,按照紅瓦白墻的要求,對中心村的內的房屋進行修繕和立面改造。四是加強環境整治,圍繞“三清四拆五化”目標,對中心村的環境進行整治,拆除破舊房屋和附屬物,對道路兩邊進行美化和綠化。新建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建立村莊保潔系列制度,使村莊保持干凈整潔。老黨員王華義高興地對前來參觀的人說“我們溪安村是村民幸福,市民向往的天然氧吧”。
五、忠于職守,管好一班人
嚴格依法辦事。溪安村兩委干部對待工作認真履行“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三個承諾,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的工作議程辦事,民主決策,無論大小工程公開招投標。多年來堅持清正廉潔、以身作則的工作原則,使村兩委一班人在群眾中有威信,充滿信任度。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對疑難的矛盾隱患兩委實行包保負責,溪安村多年來無一起刑事案件,大大小小的矛盾都消除在萌芽狀態,該村是宜秀區“五個好”黨支部、宜秀區“基層服務型先進黨組織”,安慶市安村、安慶市廉政社區示范村,安徽省生態村、安徽省衛生村、安徽省森林村莊,目前已申報國際級無邪教社區、溪安村被評省級美好鄉村建設示范村。
恒利達公司黨支部成立于2012年,現有黨員19人。年來,公司黨支部開展以“種子行動、尖兵行動、融心行動”為主要內容的“星火工程”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把黨的活動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文化建設及人的發展有機融合,實現了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互促共贏。公司黨支部獲市“雙強六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示范點榮譽稱號。
開展“種子行動”,注入企業新活力
一是建立紅色蓄水池。建立企業黨組織與經營管理層雙向互動工作機制,開展“雙培”活動,共將12名技術骨干發展成黨員,7名黨員培養成技術骨干。二是打造紅色加油站。圍繞“我的企業•我的夢”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引導黨員職工把個人夢與公司發展愿景緊密結合起來。三是傳播紅色正能量。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組織全體黨員圍繞企業發展、自身履職和黨建工作進行公開承諾,開展先進黨員、標兵評比活動。
開展“尖兵行動”,提升企業競爭力
一是開展“千方百計”活動。設立“千方百計”信箱,匯集黨員職工意見建議,今年共評選出“金點子”32個。二是創建黨員示范崗。開展黨員示范崗創建活動,今年以來,共評選出“技能示范崗”、“營銷示范崗”等5個黨員示范崗。三是實施“英才計劃”。牽頭制定了“英才計劃”,實施專業人才引進計劃、“人才梯隊建設”專項培養計劃等。
開展“融心行動”,發揮企業向心力
一是打造“融心文化”。建設“員工之家”,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開展“送溫暖、送關愛”活動,設立“職工健康基金”,開展“一談兩訪”活動,進一步融洽企業與員工的關系。二是開展志愿服務。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以來,共開展志愿服務320余人次。組建黨員搶險突擊隊,今年洪澇期間,全力開展抗洪搶險,運送救災物資800多件,搶修損壞的設備設施20臺。三是投身慈善事業。投入30萬元,建立“恒利達慈善基金”,做好與洪廟村結對幫扶工作。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