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目詳細解讀
考查數學文化,備考注意基礎
【政策】數學學科在能力要求內涵方面,增加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和數學文化的要求。在現行考試大綱3個選考模塊中刪去“幾何證明選講”,其余2個選考模塊的內容和范圍都不變。
【解讀】洛一高高三數學組組長焦淑寧:
刪去部分本就是選考模塊,多數學校、考生都不會選。因此,這一變化對洛陽考生影響不大。
考綱明確增加了“數學文化”方面的要求。在年的高考中,這部分內容已有體現,主要是將古代數學家發現的原理,結合高中知識出題。如商朝的商高提出的“勾三股四弦五”定理,就可與向量知識結合起來考查。我國古代數學里有不少此類定理,考生應重視。
結合考綱對基礎性等方面的要求,建議考生在復中,注意領悟“高中四大數學”(函數、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與化歸),高屋建瓴地分析、解決相關問題。
高考數學復你必須知道的五大要點。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高三期間復一般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輪復一般從8月到12月,以教材的知識體系作為復的主要線索,以幫助同學們回憶、回顧以前學習過的知識為主,對知識面進行全方位的覆蓋,以及對基本方法、基本題型進行總結、反思。
第二輪復大概從明年2月到4月中旬,在此階段打破教材的體系,主要是對高中數學的六大板塊進行專題性復,在第一輪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綜合性運用,提高解題的準確性、速度性和解答題的規范性。
第三輪復一般從明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此階段主要是同學們進行高考試題的模擬考試、訓練,以培養同學們的答題技巧、答題方法、考場應變能力。5月下旬到6月5日期間則是同學們自主復,以回歸教材、錯題反思、方法的進一步歸納總結。
所以在整個高三的復中,第一輪復所用的時間是最長的,這段時間的復成效將直接影響后面的復效果。所以對數學學科的第一輪復小編提出以下建議:
一、端正態度,切忌浮躁,忌急于求成
在第一輪復的過程中,心浮氣躁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時復覺得沒有問題,題目也能做,但是到了考試時就是拿不了高分。這主要是因為:
(1)對復的知識點缺乏系統的理解,解題時缺乏思維層次結構。第一輪復著重對基礎知識點的挖掘,數學老師一定都會反復強調基礎的重要性。如果不重視對知識點的系統化分析,不能構成一個整體的知識網絡構架,自然在解題時就不能擁有整體的構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例題的思維方法。
(2)復的時候心不靜。心不靜就會導致思維不清晰,而思維不清晰復就會沒有效率。建議在開始一個學科的復之前,先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接下來需要復哪一塊兒,需要做多少事情,然后認真去做,同時需要集中注意力,這樣才會有很好的效果。
(3)在第一輪復階段,學習的重心應該轉移到基礎復上來。因此,建議廣大同學在第一輪復時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揣摩每個知識點,弄清每一個原理。只有這樣,一輪復才能顯出成效。
二、注重教材、注重基礎,忌盲目做題
要把書本中的常規題型做好。所謂做好,就是要用最少的時間把題目做對。有一部分同學在第一輪復時對基礎題不夠重視,認為題目看上去會做就不用訓練了,結果常在一些“不該錯的地方錯了”,最終把原因簡單歸結為粗心,從而忽視了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對基本結論、公式的記憶、基本計算的訓練、常規方法的積累,造成了實際成績與心理感覺的偏差。
可見,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學知識點的聯系,基本的數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第一輪復的重中之重。不妨以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的函數部分為例,就必須掌握函數的概念,建立函數關系式,掌握定義域、值域與最值、奇偶性、單調性、周期性、對稱性等性質,學會利用圖像即數形結合。
三、抓薄弱環節,做好復的針對性,忌無計劃
每個同學在數學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有共同點,更有不同點。在復課上,老師只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共同點,而同學們自己的個別問題則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同學們的討論,并向老師提問來解決問題。我們提倡同學們多問老師,要敢于問。每個同學必須了解自己掌握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只有把漏洞一一補上才能提高。復的過程,實質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解決了,復的效果就實現了。同時,也請同學們注意:在你問問題之前最好先經過一番思考,不要把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就直接去問,因為這并不能起到更大作用。
高三的復一定是有計劃、有目標的,所以千萬不要盲目做題。第一輪復非常具有針對性,對于所有知識點地毯式轟炸,一定要做到不缺不漏。因此,僅靠簡單做題是達不到第一輪復應該具有的效果。盲目做題沒有針對性,更不會有全面性。在概念模糊的情況下一定要回歸課本,注意教材上最清晰的概念與原理,注重對知識點運用方法的總結。
四、在時做題中要養成良好的解題慣,忌不思
1.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運算慣。有部分同學時學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業時免不了互相對答案,也不認真找出錯誤原因并加以改正。“會而不對”是高三數學復的大忌。常見的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時都以為是粗心,其實這就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慣,必須在第一輪復中逐步克服,否則后患無窮。可結合時解題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逐題找出原因,看看是行為慣方面的原因,還是知識方面的缺陷,再有針對性加以解決。必要時做些記錄,也就是錯題本,每位同學必備的,以便以后查詢。
2.做好解題后的開拓引申,培養一題多解和舉一反三的能力。解題能力的培養可以從一題多解和舉一反三中得到提高,因而解完題后,需要再回味和引申,它包括對解題方法的開拓引申,即一道數學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去分析,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
考慮的愈廣泛愈深刻,獲得的思路愈廣闊,解法愈多樣;及對題目做開拓引申,引申出新題和新解法,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發散思維,激發創造精神,提高解題能力。
(1)把題目條件開拓引申。①把特殊條件一般化。②把一般條件特殊化。③把特殊條件和一般條件交替變化。
(2)把題目結論開拓引申。
(3)把題型開拓引申,同一個題目,給出不同的提法,可以變成不同的題型。俗稱“一題多變”,但其解法仍類似,按其解法而言,這些題又可稱為“多題一解”或“一法多用”。
3.提高解題速度,掌握解題技巧。提高解題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解題方法的巧妙與簡捷;二是對常規解法的掌握是否達到高度的熟練程度。
五、學會總結、歸納,訓練到位,忌題量不足
很多同學是一看到題目就開始做題,這也是第一輪復應該避免的地方。做題如果不注重思路的分析,知識點的運用,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建議同學們在做題前要把老師上課時復的知識再回顧一下,梳理知識體系,回顧各個知識點,對所學的知識結構要有一個完整清楚的認識,認真分析題目考查的知識、以及方法,還要學會總結歸納不留下任何知識的盲點,在一輪復中要注意對各個知識點的細化。這個過程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到了后續階段會越來越熟練。因此,養成良好的做題慣,有助于訓練自己的解題思維,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實踐出真知,充足的題量是把理論轉化為能力的一種保障,在足夠題目的練下不僅可以更扎實地掌握知識點,還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知識點,避免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現象。由于高考依然是以做題為主,所以解題能力是高考分數的一個直接反映,尤其是數學試題。而解題能力不是兩三道題就能提升的,而是要反復訓練、認真細致推敲才會有較大的提升。量變才能導致質變,因此同學們在每章復的時候,一定要做足夠的題,才能夠充分的理解這一章的內容,才能夠做到對這一章知識點的熟練運用。
但是,大量訓練絕不是題海戰術。因為針對每章節做題都有目標,同時做題訓練都需要不斷總結,既要橫向總結,也要縱向深入。只要在每章節做題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能感覺到這一章的知識點有哪些,典型題型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有哪些,那就可以了。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