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5日,由教育部等12個部委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南昌大學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頒獎儀式。
我校在本屆大賽中共斬獲4項金獎1項銀獎,其中產業賽道2項金獎位列本賽道全國第一,不僅在該項賽事上實現了金獎零的突破,并一舉成為獲金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產業賽道領跑全國的高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產業命題賽道項目“減隔震裝置大流量需求下動態伺服液壓控制”及“AI智能掌超設備及輔助診斷系統”均以小組第一名成績獲得金獎。
校黨委書記鄭強教授,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行政工作)孫宏斌教授高度重視以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為牽引的創新創業教育,親自關心、親自部署、親自指導大賽工作,積極推進產教融合,著力培養高水創新創業人才;本屆大賽啟動以來,多次與參賽團隊成員及指導教師座談交流,鼓勵他們積極備賽,以優異成績為學校和山西省爭得榮譽,為本屆大賽取得歷史性突破注入了強大力量。
比賽期間,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馬駿及高教處負責人親臨參賽師生駐地看望鼓勁。副校長肖連團教授帶隊參加了總決賽。
年來,學校始終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推進構建學科融合、產教融合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機制,建設全覆蓋、多層次、個性化和開放共享的創新創業育人生態,培養大學生“敢闖會創”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能力,這是本屆賽事學校取得歷史性佳績的重要基礎。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現已成功舉辦七屆。七年來,大賽規模與質量逐年攀升,成為覆蓋全國所有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影響最大的高校雙創盛會,牛津、劍橋、哈佛、耶魯和麻省理工等全球百強高校均派出高水隊伍參賽,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本屆大賽于2021年年初啟動,吸引了來自國內外121個國家和地區、4347所院校的228萬余個項目、956萬余人次報名參賽。
【獲獎項目介紹】
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手撕鋼鋼鐵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項目負責人:范婉婉
指導老師:高峰、王濤、郭菲、劉元銘
推薦學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參賽組別:高教主賽道-師生共創組
該項目由太原理工大學黃慶學院士團隊與山西太鋼不銹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聯合攻關,通過多能場輔助軋制技術和自主研制的二十輥軋制裝備,突破了不銹帶鋼現有的軋制極限,成功開發出10微米手撕鋼,可用于航空航天、智能3C、新能源等各個領域。
綠智液驅-全球高端裝備低碳液壓驅動技術引領者
項目負責人:王翔宇
推薦學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指導教師:高峰、權龍、葛磊、張敏翠、郭菲
參賽組別:高教主賽道-研究生創意組
團隊采用高能效高精度控制的液壓驅動技術,破解雙碳背景下高端裝備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問題,創新提出動勢能直接儲用技術、載荷差異均衡技術和補償壓差連續可控技術破解技術痛點,新技術應用于液壓挖掘機,可極大地減少控制閥產生的節留損失,從源頭實現節能減碳。推廣我們的產品,有望解決雙碳背景下工程裝備產業的存續問題。此外,高能效、高性能的液壓系統,也為工程機械產業的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可提升我國主機企業市場競爭力,大幅降低購機用戶的使用成本。
減隔震裝置大流量需求下動態伺服液壓控制
項目負責人:夏連鵬
推薦學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指導教師:高峰、權龍、葛磊、趙二輝、郭菲、張敏翠
參賽組別:產業命題賽道
團隊揭榜該命題,采用高能效、高性能的解決方案,旨在破解高端裝備液壓控制技術面臨的能效低、控制難的共性國際難題。同時以壓剪試驗機為突破點,攻克其承載的兼顧高性能、高能效和高功重比的技術瓶頸,解決制約高端裝備發展的能效低、控制難、減重難的技術痛點。創新提出的泵閥協同極低壓損電液多執行器解決方案,圓滿解決了命題要求的全部要求,獲得命題單位中鋼集團高度評價,新的方案也可拓展應用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等領域,提升我國高端裝備的先進性和核心競爭力。
AI智能掌超設備及輔助診斷系統
項目負責人:李海琴
推薦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指導老師:高峰、李曉春
參賽組別:產業命題賽道
AI掌超影像及分子檢測聯合輔助診斷系統是研究生主導的創業項目,在十多年便攜式分子診斷檢測技術研發的基礎上,提出掌上分子診斷技術與掌超技術聯合建模,破解了小白世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命題“AI智能掌超設備及輔助診斷系統”,解決了掌超在疾病診斷中存在的誤診、漏診率高的問題,真正使醫療資源下沉,賦能基層醫院。項目創始人李海琴是太原理工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項目團隊來自太原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精準檢測與儀器研究所,在所長李曉春教授的帶領下,團隊多年來潛心研發,發表高水學術論文42篇,授權發明專利14件,獲得軟件著作權11項,國內外多家知名媒體對核心技術進行報道。
芯光智能科技??全球領先生物芯片試管嬰兒高端裝備研發與制造商
項目負責人:張玲玲
推薦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指導老師:高峰、李曉春、郭菲、孟雪娟
參賽組別:高教主賽道-師生共創組
本項目由太原理工大學生物醫學精準檢測與儀器研究所張玲玲博士和導師李曉春教授共創。張玲玲自本科起跟隨導師參與核心技術的研發,歷經10年,實現三大技術突破,全球首創全新檢測原理。芯光1代應運而生,兼備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實現試管嬰兒治療中全部生化指標的精準檢測,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顧問團隊為項目發展保駕護航。在未來發展中,芯光智能科技將用愛和科技助力試管嬰兒,創造生命奇跡。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