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戴長林出席發布會介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主要內容,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王玲主持。
新聞發布會現場
王玲: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這也是新春佳節后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今天的發布會是向大家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個《實施意見》包括改革的內容,我們此前宣傳了很多,大家可能也略知一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改革的意見》。為研究落實中央改革意見的要求,進一步貫徹證據裁判原則、提高人權司法保障水,充分發揮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和公正裁判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更加符合司法規律的刑事訴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結合法院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也就是一個實施辦法。今天向社會公開,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個《意見》的內容以及出臺的背景、意義,我們請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戴長林同志出席今天的發布會,為大家解讀相關意見的情況,下面首先有請戴長林同志介紹情況。
戴長林:
各位記者,大家上午好!今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發布。現將《實施意見》的制定背景、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說明如下:
一、《實施意見》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這是中央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司法改革部署,事關依法懲罰犯罪、切實保障人權,是保證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舉措,對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創新具有基礎支撐作用。6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5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意見》(簡稱《改革意見》)。
為全面貫徹中央改革精神,特別是嚴格落實中央《改革意見》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實施意見》。具體有以下考慮: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司法體制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的《改革意見》共21條,內容提綱挈領,對證據規則和偵查、起訴、辯護、審判等制度提出了系統明確的改革要求,體現了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精髓和要義,有助于解決長期以來影響和制約司法公正的體制機制性問題。中央《改革意見》既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方針和政策依據,也為改革提供了制度藍圖和路徑指引,能否實現預期目標,關鍵在于落實。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的改革精神和要求,最高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規律和審判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實施意見》,注重配套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將中央改革文件的各項舉措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二是全面深入推進刑事司法理念創新和制度創新。新時期推進司法改革,離不開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的創新。不創新理念和制度,改革就會停滯不前或者陷于空談。最高人民法院在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過程中,始終堅持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既強調摒棄傳統的“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重口供、輕證據”“重書面審查、輕法庭調查”等落后的司法觀念,樹立科學的司法理念,又注重推動制度創新,健全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實施意見》通過推進理念創新和制度創新,形成實實在在、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扎實有力地推進改革。
三是指導全國法院持續深入推進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中央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伊始,最高人民法院就指導各地法院積極推進改革,上海、浙江溫州、四川成都、吉林松原等地法院先行先試,針對庭前會議、證人出庭、非法證據排除、律師辯護等問題率先進行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央出臺《改革意見》后,最高人民法院全面總結前期改革成果,認真研究制定《實施意見》,繼續指導各地法院總結提煉符合中央要求并且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持續深入推進改革。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時期,中央審時度勢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并專門出臺《改革意見》,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意義和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實施意見》,有助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確保改革取得預期效果。
一是推動確立審判在刑事訴訟中的中心地位和決定性作用。確立“訴訟以審判為中心”,“審判以庭審為中心”,是審判權作為最終的判斷權和裁決權的性質所決定的。審判是刑事訴訟中決定被告人罪責刑問題的決定性環節,是防范冤假錯案的關鍵性防線。*指出:“充分發揮審判特別是庭審的作用,是確保案件處理質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環節。”《實施意見》立足審判實際,全面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使偵查、審查起訴按照審判的標準進行,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刑事訴訟制度,積極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格局。
二是推動解決影響和制約刑事司法公正的體制機制性問題。改革要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宗旨。*指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辦案人員對法庭審判重視不夠,常常出現一些關鍵證據沒有收集或者沒有依法收集,進入庭審的案件沒有達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法定要求,使審判無法順利進行。”偵查、審查起訴階段沒有發現和解決的事實證據問題,最終要在審判階段兜底解決,人民法院一旦受理達不到法定證明標準的案件,就往往陷入“定放兩難”的境地:如果勉強下判,既違反法律規定,也極有可能導致冤假錯案;如果依法放人,又難以承受放縱罪犯的質疑等巨大壓力。這些問題導致疑罪從無原則難以落實,超期羈押難以禁絕,冤假錯案難以防范。《實施意見》致力于解決制約公正審判的制度難題,有助于推動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抓源頭、重制約、守底線,從根本上解決司法實踐中起點錯、跟著錯、錯到底的問題。
三是推動建立健全冤假錯案的有效防范和及時糾正機制。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底線標準就是要切實防范冤假錯案。*指出:“這項改革有利于促使辦案人員增強責任意識,通過法庭審判的程序公正實現案件裁判的實體公正,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產生。”反思目前發現和糾正的冤假錯案,除了有罪推定等錯誤司法觀念尚未根除外,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一些關鍵性的訴訟制度未能落到實處。《實施意見》通過有針對性地完善證據制度和審判程序,有助于健全落實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完善公檢法各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體制機制,夯實防范冤假錯案的制度基礎,筑牢防范冤假錯案的程序防線。
二、《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以“確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為宗旨,遵循刑事訴訟基本規律,聚焦公正審判制度難題,統籌兼顧多元訴訟價值,既是落實中央改革精神和要求的配套性措施,也是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指導刑事審判制度改革和刑事審判實踐的關鍵性文件。《實施意見》分為五個部分,共計33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堅持嚴格司法原則,樹立依法裁判理念
原則和理念是制度的基礎。嚴格司法是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的重要原則,是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指導方針。《實施意見》第一部分強調“堅持嚴格司法原則,樹立依法裁判理念”,要求人民法院堅持嚴格司法的各項要求,堅守依法裁判的司法理念,推動建立符合司法規律的刑事審判制度。
一是堅持證據裁判原則。證據裁判是刑事訴訟的基石性原則,是對偵查、起訴、審判各環節統一適用的要求。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按照裁判的要求和標準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認定證據,依法作出裁判。要堅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訴訟原則,重視實物證據的收集和運用,實現辦案模式從“由供到證”向“由證到供”的根本轉變。人民法院認定案件事實,必須以證據為根據,不能直接將起訴指控的事實認定為案件事實,也不能忽視案件事實證據存在的問題勉強作出裁判。
二是堅持非法證據排除原則。實踐表明,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是導致冤假錯案的重要原因。人民法院對案件審判要更加重視審查取證活動的合法性,更加嚴格落實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的要求。在審判過程中,要以更高的標準依法認定、堅決排除各類非法證據;要嚴格規范證據合法性的審查、調查程序,建立健全程序性裁判規則,依法處理證據合法性爭議。
三是堅持疑罪從無原則。為有效防范冤假錯案,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要切實改變只強調懲治犯罪而忽視保障人權的觀念和做法,嚴格執行法定證明標準,堅決做到有罪則判,無罪放人。對于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案件,應當按照疑罪從無原則,依法作出無罪判決。人民法院要堅持依法獨立公正審判,對于審判活動受到不當干擾等情形,應當依照中央有關規定作出嚴肅處理,不得因輿論炒作、上訪鬧訪等壓力作出違反法律的裁判。
四是堅持程序公正原則。堅守法律程序,是司法公正的內在要求,也是防范冤假錯案的根本保障。人民法院要秉持客觀公正,確保審判階段控辯等對抗,依法保障被告人在審判階段的各項訴訟權利。為維護庭審的終局性、權威性,要切實改變“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和做法,自覺遵守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審判案件。要完善庭前準備和法庭審理程序,充分發揮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的決定性作用,確保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控辯意見發表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
(二)規范庭前準備程序,確保法庭集中審理
充分的庭前準備,是確保庭審公正高效進行的基礎。控辯雙方通過庭前會議可以展示證據、溝通意見,減少不必要的爭議,為庭審做好準備。法庭通過庭前會議可以了解情況、聽取意見,確定控辯雙方的爭議焦點,明確法庭調查重點,確定庭審的思路和方案。《實施意見》第二部分強調“規范庭前準備程序,確保法庭集中審理”,要求人民法院進一步完善庭前準備程序,保證法庭集中、高效審理。
一是完善庭前會議程序。法律對庭前準備程序的規定較為原則,為強化庭審準備工作,提高庭審的質量和效率,有必要細化完善庭前會議程序。《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庭前會議的基本規程,對庭前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效力等問題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有助于充分發揮庭前會議的預期功能。需要強調的是,庭前會議是庭審準備程序,通常不公開進行,具體方式較為靈活,主要以保障法庭集中高效審理為宗旨,并不解決罪行有無、量刑輕重等實質性問題,因此,盡管強調完善庭前會議程序,但不能弱化法庭審理,更不能以庭前會議替代法庭審理。
二是完善庭前會議與庭審的銜接機制。庭前會議是審判活動的重要準備環節,但由于不公開進行,為確保當事人和社會公眾了解庭前會議的基本情況,法庭應當在庭審開始時,首先說明庭前會議的準備情況。《實施意見》要求,在法庭調查開始前,法庭應當宣布庭前會議的主要內容,實現庭前會議與庭審的順利銜接。
三是規范撤回起訴程序。為將審判程序防范冤假錯案的關口前移,避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輕易進入審判程序,對不符合開庭審判要求的案件,有必要進行相應的分流處理。《實施意見》規定,人民法院在庭前會議中聽取控辯雙方對案件事實證據的意見后,對明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撤回起訴。為確保法庭審理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對人民法院在庭前會議中建議撤回起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不同意的,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后,沒有新的事實和理由,一般不準許撤回起訴。
(三)規范普通審理程序,確保依法公正審判
強調訴訟以審判為中心,一審庭審是核心,庭審規程是關鍵。按照案件繁簡分流分類審理的原則,對被告人不認罪的案件和重大疑難案件,要嚴格按照普通程序進行審理,使庭審真正成為確認和解決被告人罪責刑問題的決定性環節。《實施意見》第三部分強調“規范普通審理程序,確保依法公正審判”,要求人民法院積極推進庭審實質化,通過公正規范的庭審切實發揮應有的把關、制約作用,促使公檢法三機關依法規范偵查、起訴和審判活動,共同維護司法公正。
一是規范證據調查程序。證據是認定案件事實、解決控辯爭議的基礎。法庭審判應當緊緊圍繞證據進行,靠證據“說話”,以事實“服人”。要嚴格落實舉證、質證程序的要求,證明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罪重的證據,都應當在法庭上出示,依法保障控辯雙方的質證權利。要嚴格規范證據質證方式,對影響定罪量刑的關鍵證據和控辯雙方存在爭議的證據,一般應當單獨質證。對被告人認罪、適用簡化程序審理的案件,可以采用相對簡化的質證方式。要嚴格落實未經質證不得認證規則,法庭應當依照法定程序審查、核實、認定證據;證據未經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中央《改革意見》要求,完善技術偵查證據的移送、審查、法庭調查和使用規則以及庭外核實程序。根據法律原則,技術偵查證據應當隨案移送并接受法庭質證,但考慮到此類證據具有一定特殊性,《實施意見》規定,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收集的證據,當庭質證可能危及有關人員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產生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采取不暴露有關人員身份、不公開技術偵查措施和方法等保護措施。同時,法庭決定在庭外對技術偵查證據進行核實的,可以召集公訴人、偵查人員和辯護律師到場。在場人員應當履行保密義務。
二是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是核實證據的關鍵環節,有助于維護被告人的質證權,確保法庭準確審查證人證言、鑒定意見的可靠性。《實施意見》將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作為改革重點,完善證人、鑒定人出庭保障機制,努力提高出庭作證率。要積極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推進改革,探索通過遠程視頻作證等方式解決證人出庭作證難題。
三是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為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確保控辯雙方等對抗,《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切實提高律師辯護率,為深入推進庭審實質化創造必要條件。要依法履行指定辯護和通知辯護職責,確保被告人依法獲得法律援助。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逐步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健全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為派駐人民法院的值班律師提供辦公場所及必要的工作條件。要探索擴展值班律師的法律職能,依法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減少不必要的法律爭議。
四是完善法庭審理規程。為維護庭審的終局性、權威性,要進一步完善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程序,確保控辯雙方實質性地參與庭審,通過法庭審判的程序公正實現案件裁判的實體公正。要堅持不偏不倚,依法保障控辯雙方在庭審中的發問、質證、辯論等訴訟權利。對控辯雙方當庭提出的申請或者異議,法庭應當依法作出處理。作為庭審的主導者,法庭可以在審理過程中歸納控辯雙方的爭議焦點,引導控辯雙方針對影響定罪量刑的實質性問題進行辯論。要完善法庭辯論規則,積極引導控辯雙方理性辯論,促使庭審規范有序進行,對控辯雙方的發言與案件無關、重復或者擾亂法庭秩序等情形,法庭應當予以提醒、制止。要進一步完善量刑程序,法庭應當充分聽取控辯雙方的量刑建議和意見,根據查明的事實、情節,參照量刑指導意見規范量刑,保證量刑公正。要加強裁判說理,通過裁判文書展現法庭審理過程。對控辯雙方的意見和爭議,應當說明采納與否的理由。對證據采信、事實認定、定罪量刑等實質性問題,應當闡釋裁判的理由和依據,提高裁判結果的社會認可度。
(四)規范證據認定規則,切實防范冤假錯案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關鍵是在刑事訴訟全過程、各環節嚴格貫徹證據裁判原則的要求。為便于偵查機關、人民檢察院按照裁判的要求和標準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有必要規范證據的認定規則。《實施意見》第四部分“規范證據認定規則,切實防范冤假錯案”,要求人民法院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完善非法證據排除程序,細化有關證據采信規則,嚴格落實法律規定的證明標準。
一是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對遏制刑訊逼供、非法取證具有積極作用。《實施意見》要求,對采取刑訊逼供、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詞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偵查機關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
二是完善證據合法性調查程序。隨著被告人權利意識逐步增強,證據合法性爭議已經成為庭審中最常見的爭議問題。為妥善處理證據合法性爭議,《實施意見》規范庭審階段證據合法性調查程序,確立審查和排除非法證據的規則指引,明確證據合法性爭議的裁判方式。根據中央《改革意見》的要求,《實施意見》著力推動落實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將核查制度與庭審階段證據合法性調查制度有機結合,有助于配合檢察機關依法落實核查制度,充分發揮核查制度在減少和解決證據合法性爭議方面的積極功能。
三是細化有關證據采信規則。立足審判實踐中常見的證據問題,《實施意見》進一步細化有關證據的采信規則,包括訴訟證據的關聯性規則、瑕疵證據的排除規則和傳聞證據的排除規則。這些證據規則能夠為偵查取證提供必要的指引,避免忽視或者遺漏關鍵證據,減少證據瑕疵。
四是明確證明標準的具體要求。法律規定的證明標準,是準確懲治犯罪、防范冤假錯案的底線要求。人民法院裁判案件,應當綜合全案證據排除合理懷疑;對于依法認定的疑罪案件,要嚴格落實疑罪從無原則,不得違心下判;對于量刑證據存疑的,應當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認定;對案件中一般的細枝末節問題和不影響定罪事實的疑點,不得輕率適用疑罪從無原則。
(五)完善繁簡分流機制,優化司法資源配置
強調訴訟以審判為中心、審判以庭審為中心,并非要求所有案件一律適用標準化的普通程序審理。《實施意見》第五部分“完善繁簡分流機制,優化司法資源配置”,要求以提高庭審質效為著眼點,嚴格落實繁簡分流原則,實現“疑案精審”、“簡案快審”,將更多司法資源用于重大復雜疑難案件,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一是推進速裁程序改革。速裁程序是一項重大的司法制度改革和訴訟程序創新。前期試點證明,速裁程序符合司法實踐需求,很有必要,成效明顯,對節約司法資源、優化訴訟程序發揮了積極作用。人民法院要進一步推進速裁程序改革,逐步擴大速裁程序適用范圍,完善速裁程序運行機制,探索實行快速審理和簡便裁判機制。
二是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人民法院要積極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探索構建速裁程序、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有序銜接、繁簡分流的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對適用簡化審理程序的被告人認罪案件,法庭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依法審查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和真實性,確認被告人了解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后果。對于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同意適用簡化審理程序的案件,應當落實從寬處罰的法律制度。
三是完善當庭宣判制度。為落實集中審理原則,法庭應當盡可能當庭作出裁判,避免案件的審理和裁決久拖不決。《實施意見》要求,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判;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一般應當當庭宣判;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要逐步提高當庭宣判率。要從案件實際出發,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當庭宣判率而不加區分地對所有案件一律當庭宣判。要進一步規范定期宣判制度,避免因人為因素影響案件及時審結。
有關《實施意見》的制定背景、重要意義和主要內容,我要向大家通報的情況就這些。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