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切實落實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保障社會發展與保護土地資源的關系,支持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加快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規范建設用地標準,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及《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3〕46號),結合我省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實際,特制定本試行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規劃建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晶體硅式電池組件)項目用地。薄膜電池光伏發電項目可參照執行。
第三條 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應符合國家供地政策和土地開發利用規劃要求,使用荒山、荒灘、荒漠及未利用地,盡量不毀壞原有林草植被,盡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不得占用基本農田。鼓勵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利用現有屋頂、設施農業頂棚、煤礦采空區、荒灘荒草地,以及具有壓覆礦產備采區等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第四條 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需轉為建設用地的部分,依法辦理用地手續,涉及林地的,依法辦理林地審核審批手續。不改變原有利用類型、不影響原有林草植被的非建設用地部分,由用地單位與土地權利人協商補償,或以多種方式有償使用。
第五條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按照規劃裝機容量核定場區用地總面積。其中永久性設施用地面積在用地標準范圍內按照實際需要確定。施工期間的臨時用地,依法按規定辦理臨時用地審批手續,臨時建設用地標準可參照相關建設用地定額執行。
第六條 太陽能光伏發電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充分利用原有的場地和設施,以減少征收、征用土地。施工期施工道路盡可能利用已有道路,或與運行期檢修道路相結合。
第七條 太陽能光伏發電(晶體硅式電池組件)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由生產區用地、生活區用地和電場外永久性道路用地三部分組成。生產區用地面積包括升壓站、配電室、控制室等生產用地和場區內的永久性道路用地; 生活區用地面積包括辦公、住宿、食堂、活動場所、庫房等附屬設施用地。
第八條太陽能光伏發電(晶體硅式電池組件)項目用地的標準按10MWp計算:
附表: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用地標準(hm2)按10MWp計算
場區用地 總面積 | 建設用地 面積 | 其中 | ||
生產區用地 | 生活區用地 | 電場外永久性 道路用地 | ||
24.9-26.9 | 4-6.4 | 2.5 | 1.5 | <2.4 |
場區用地總面積僅作為確定項目建設用地面積審核的依據。當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規劃裝機容量大于或小于10MWp時,其用地面積按照實際需要測算并從嚴確定。
第九條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進場道路寬度不得大于6.0米,檢修道路寬度不得大于4.5米,用地面積按實際需要核定。
第十條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用地,按照《劃撥用地目錄》(國土資源部令第9號),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根據企業要求也可以采取協議出讓方式供地。
第十一條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核準后,必須在半年內辦理建設用地報批手續;建設用地依法批準后,必須在1年內動工建設,否則按閑置土地的相關規定依法處置;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已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也按閑置土地依法處置。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8月7日起施行,2017年8月7日廢止
【相關新聞】
陜西銅川“光伏+”多種模式推進光伏扶貧
銅川市地處陜北黃土高原與關中盆地交接地帶,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時間達2000小時以上,非常適合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利用農戶庭院、屋頂,農村荒山荒坡建設分布式、集中式光伏電站,增加農戶、農村收入,既符合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又是我市目前產業扶貧的新路徑。
一、確定扶貧對象
目前,全市共有貧困村208個,貧困戶17018戶。以此為基礎,確定納入光伏扶貧的貧困村、貧困戶數量并建檔立卡,作為實施光伏扶貧工程、明確光伏扶貧對象、分配光伏扶貧收益的重要依據。
二、光伏扶貧的模式
根據貧困村(戶)自然條件(荒山荒坡面積、農戶住宅情況),因地制宜選擇光伏扶貧建設模式和建設場址,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一是農戶分布式電站。每位扶貧對象的對應項目規模為3至5千瓦左右。貧困戶戶用光伏電站選址原則上在貧困戶屋頂或庭院建設。二是村級適度規模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對應規模為25千瓦左右。貧困村村級光伏電站選址要盡量選擇荒山、荒坡、空閑地建設。三是農光互補項目。通過建設農業大棚,在棚頂安裝太陽能光伏組件用以發電,棚下發展種植養殖,空中和地面相結合,發電和種養兩不誤,實現光能和土地的集約化、立體化綜合利用,不僅能解決新能源產業的用地問題,而且有助于推動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的發展。四是建設大型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通過捐資或捐贈設備等方式,積極參與光伏扶貧行動,協力解決光伏扶貧的資金難題。
三、項目建設資金問題
按照“政府引導,社會支持”的原則,多渠道籌措光伏扶貧項目資金。針對貧困戶分布式項目,投入方面可考慮國家(省)專項資金+市、縣(區)政府自籌資金+光伏企業捐助資金+扶貧包抓部門扶貧資金模式。集中式光伏電站可由國家(省)專項資金+村組土地流轉取得部分資金+光伏企業捐助資金+國家政策性優惠貸款。省財政廳、扶貧局度安排光伏扶貧資金2000萬元并確定全省10個試點區域,其中我市為宜君縣。
四、建立項目運營管理體系
由市政府確定專業能源發展服務公司為光伏扶貧電站的運營維護及技術服務企業,委托運維企業對全市范圍內村級光伏電站(含分布式)的工程設計、施工建設進行統一管理。
五、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11月20日,我市首家地面集中式50兆瓦光伏電站???中廣核天辰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合閘并網。我市發展光伏發電自然條件優越,應加強與大企業、機構的合作,出臺適當優惠政策,鼓勵吸引電力能源央企和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我市光伏項目的投資和建設,優先支持參與光伏扶貧的企業開展規模化光伏發電建設,保障參與企業的經濟利益,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六、項目收益測算
常規情況下,光伏電站運行年限為25年。以5千瓦分布式項目為例,需面積80方米,投資為5萬元左右,冬季每天發電4小時(20度電),夏季每天發電8小時(40度電),年發電量按7000度計算,入網電價為0.98元/度,年收益為6860元。貧困戶建設3~5千瓦的光伏發電系統,保守年均增收3000~5000元左右。此部分收入可作為貧困人口的長期固定收入。以貧困村建設25千瓦的分布式小型光伏電站為例,需資金25萬元,村集體年均增收5萬元左右。以10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發電站為例,需占地3300畝,年上網電量達到1.3億度,總投資8億元,建設期限5個月,投資回收期為8至9年,年銷售收入(產值)可達到1.2億元,實現利稅1千萬元以上。
七、建立光伏扶貧協調機制
編制全市光伏扶貧統一規劃,重點是區域劃定和并網接入,把光伏扶貧列為全市產業扶貧的重要方式。成立相應協調機構,主要領導牽頭,統籌解決光伏扶貧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目前光伏扶貧先進典型為河北曲陽、安徽金寨。其中安徽金寨目前建設光伏發電32萬千瓦,218個符合條件的行政村建成集體光伏發電站,均每年給村集體帶來6萬多元收入,幫扶安裝光伏發電的山區貧困農戶達7808戶,農戶并網發電均年收入3000余元。一個位于大別山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短短一兩年內,摸索出一條產業扶貧新路子,被安徽省政府列為光伏下鄉扶貧工程試點,國家能源局還在此召開了全國光伏扶貧現場交流會。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