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園暴力的基本概念
校園暴力問題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國家會有一些不同的特點,但是人們對暴力事件的一些關鍵構成要件在認識上還是一致的。通常我們所說的廣義上的校園暴力主要包括校園暴力犯罪和校園欺凌。我們時所說的校園暴力多是狹義上的校園暴力即校園欺凌。校園欺凌不一定在校園內發生,放學后同學間的欺負行為也算在內。主要表現是欺負弱小的人,令受害者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欺凌者。
二、校園暴力的基本分類
“校園暴力”主要包括師生之間的暴力事件,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暴力事件,校外社會人與師生的暴力事件這樣三種類型。在中學較為突出的通常是后兩種,在小學較為突出的通常是第一種,比如被拎耳朵、敲腦門、踢屁股等等吧,甚至有扇耳光的現象,但現在孩子營養充足身體發育良好,一般情況下到了初中就能和老師形成力量抗衡了,所以老師一般不會再象對待小學生一樣去做,而這個階段的孩子生理發育到一定程度本身具有了攻擊性,也非常容易成為施暴者,同時更多的接觸社會面也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攻擊。
三、校園暴力的當前現狀
2012年日本曾經對4至9月的半年時間內全國的中小學中已發現的校園暴力事件進行了統計,竟然多達14萬件,是2011年一年的兩倍多,這種發展趨勢是非常可怕的。再看看我們國家,幾年來發生的典型案例。浙江省慶元初中幾名學生將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關在黑屋子里暴力毆打,并用香煙頭燙傷小孩;云南一女生被6名女子毆打并強行拍裸照上傳;江西省永新縣多名初中生模樣的女孩對著另一名跪著的女孩連扇耳光,不時用腳踹其身體,毆打時間長達5分鐘;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一名女孩遭3名女初中生扒光羞辱;邯鄲26中女學生吳華被同校七八個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進醫院;廣東開的一位初二女生因為得罪了校園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擄到一家賓館。七姐妹找來四個未成年少男輪奸了這個女生,對她肆意毆打、凌辱,并將施虐過程錄像,上傳網絡取樂。
四、社會對校園暴力的反響
最網上有一篇文章,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這篇文章的名字就叫《校園暴力事件背后的社會反思我國法律在縱容“小霸王”嗎?》。在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位校長的無奈。一個中學生在校園里打了人,而且是打了老師。在如何處理這個學生的過程中,他是這樣講的“那段時間,我幾乎翻遍了所有的法律條文,沒有辦法處理他。”如果學校開除這名學生,就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學校只能追究他監護人的責任。被打老師沒有達到輕傷標準,不要說刑事案件,連普通的治安案件都算不上。
說到這里,我們有必要強化一下法律概念。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據我所知在我們這里這種被送收容教養的很少)。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及死緩。于是現實生活中真就出現了這些有恃無恐的“小霸王”,為了滿足自己不正當需求而追求刺激,或和他人發生矛盾時不是用理智、法律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甚至大放厥詞“我犯法也是白犯”我不到14歲不用負法律責任,“我殺人也不用償命”,我不到18歲。正是這些扭曲的、變形的心理,錯誤的價值觀,導致了一部分嚴重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五、容易被忽視的校園冷暴力
前面我講到的是危害較大的類型,但大家都普遍忽視了一點那就是還有一種提法叫“校園冷暴力”。人們往往震驚于校園內的暴力行為,卻總是忽視了冷暴力。其實,校園冷暴力的現實與危害,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得多。校園冷暴力這種看似無形的傷害,往往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嚴重的甚至影響一生。也許,在校園時,你我都曾經被起過自己不想要的外號;也許因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尷尬小事,被人嘲笑;單親家庭、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是身體有殘疾、面部有缺陷、身材矮小等,也許曾經因為這些原因,我們被孤立……這些不想回憶的經歷,它就存在于你的記憶深處,一旦從時間的箱子里將它翻出,它的尖叫和獰笑,依然會讓你不寒而栗。
六、校園暴力的發展趨勢
施暴者和受害者年齡均呈現趨小化。以往發生在高中生、初中生階段的恐嚇、威迫、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等現象,正在向更小的年齡層次漫延。
女生對男生的暴力、女生對女生的暴力,漸趨增長。在女生對女生的暴力中,羞辱性的、夾雜著性侵害的、扒衣攝像以丑化其人格的、或者女生與男生聯合起來對被害人施暴的那種惡性暴力所造成的危害更嚴重。
暴力活動呈規模化、組織化。過去學生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暴力摩擦通常是個體性的行為,但哥們義氣、拉幫結派使得參與者數量向十幾人、甚至數十人的規模發展。
暴力活動向犯罪化趨勢發展。許多的校園暴力行為已經超出了小打小鬧的拳腳功夫范疇,刀、棍、棒等冷兵器已經成為了一些施暴者的必備,同時也成為了不想被施暴群體的常備。搶劫、強奸、重傷、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也接踵而至,造成的后果也越來越嚴重。
七、學會向校園暴力說不
不做校園暴力的始作涌者。“人之初、性本善”,我們要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的理性意識、道德觀念、法制思維,在學會怎么不被別人傷害的前提首先是自己不去傷害別人,要知道持強凌弱不是真英雄。
培養不委曲求全的意識。日常生活中一些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欺負,或者選擇委曲求全,對此,學校應開設類似課程或講座,教會孩子如何認識欺凌行為,避免更大傷害。
不要漠視校園暴力的存在。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除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長期欺負別人,會很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等等,“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等等問題
要和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無論自己家的是特殊孩子、個性孩子還是普通孩子,學生和家長之間都應隨時保持密切溝通,相互取得信任,讓孩子明白,父母才是最能保護他們的人,這樣一旦受到欺凌,他們可以盡快告知家長。
老師學校值得你信賴依靠。通常我們發生的校園暴力,大多是在較內和學校的周圍,而對你實施暴力的又往往是你身邊的同學、校友或與之有關的群體,老師和學校是離你最的救濟渠道,你要相信老師和學校會給予你所需要的幫助。
要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雖然一些孩子比較具有獨立性,希望自己解決事情,但如果情節嚴重,孩子自己不能處理時,就需要找家長及時站出來,聯合學校甚至公安機關解決。因為一旦縱容,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要遠離不良群體和嗜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朱者赤墨者黑,我想大家都祥熟于耳。有專家分析預測未來學校所要面對的三大問題,就是毒品、校園幫派欺凌以及少女早孕。這正警示著我們必須要遠離現在充斥著眼球的網絡暴力與情色小說的渲染,遠離那些有不良嗜好和鐘情于暴力、沖動解決問題的另類人群。遠離不是膽小逃避現實,只是合理的規避風險。
要樹立依法維權的底線思維。加速推進法制進程,依法治國、依法治校、依法強化社會綜合治理是徹底根除校園暴力的根本途徑,社會、學校、家庭齊抓共管,學法、守法、用法三位一體,缺一不可,貫穿于我們成長的每一天。讓合法利益得到保護,讓違法都得到應有的懲戒,公和正義才會時刻守候在我們身邊。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