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日(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于2001年4月26日設立,并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y),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新動向
如果以《商標法》的實施視為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開始,那么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實施至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當發達國家將知識產權保護上升到治理國家的國策時,我國還處在知識產權保護的ABC狀態。當然,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的知識產權意識也逐步覺醒,在建設*的同時,逐步建立了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制。縱觀年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進展,主要呈現以下趨勢和特點。
1、知識產權立法起點高,直接與國際水準接軌。中國的知識產權立法從一開始就站在國際水準上,現行的知識產權的主要規范已開始與多數國家采納并實踐的國際標準接軌。如在商標保護方面,中國的法律既保護商品商標,又保護服務商標和馳名商標。這與關貿總協定達成的知識產權協議相一致。在專利保護方面,中國從 1993年1月1日起,擴大了專利的保護范圍,專利授予所有技術領域的發明,把藥品和化學物質產品以及食品、飲料和調味品都納入了專利保護范圍,發明專利保護期由自申請日起15年延長至20年。在著作權方面,中國著作權法不僅保護傳統形式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而且把計算機軟件納入版權保護范圍,對外國的計算機軟件作品,按國際公約要求保護50年,不要求履行登記手續。
2、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活動。在建立和完善國內知識產權立法體系的同時,我國也積極參加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組織,廣泛開展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承擔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義務。1980年3月3日加入了《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并成為該組織的成員國。此后,相繼加入了《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商標國際注冊的馬德里協定》及其議定書、《世界版權公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的伯爾尼公約》、《保護唱片和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其作品被非法復制的日內瓦公約》、《專利合作條約》等知識產權國際公約。我國還參與了締結《關于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活動,并成為第一批在條約上簽字的國家。1999年3月23 日,我國向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遞交了《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成為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第39個成員國。
3、知識產權保護以司法審判為基礎,以行政管理為補充。多年來,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途徑一直是兩條腿走路,即在知識產權執法機制方面,采取了由人民法院和行政執法機關分別實行司法保護、行政保護的機制。任何人認為自己的知識產權受到侵犯,均可訴求法院司法保護。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版權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海關、國家科學技術部等知識產權執法機構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相關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用行政手段保護知識產權是中國知識產權執法的一個重要。由于行政程序在打擊侵權方面速度快,費用較低,受到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歡迎。目前,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機制相互補充并通暢、有效運作,積極、有效地保護了知識產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公眾的普遍贊譽。
4、開辟了知識產權的海關邊境保護途徑。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有效保護及實施知識產權的行動計劃》首次明確了海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地位,禁止侵犯受中國法律和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進出口。1995年7月5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及隨后的《中國海關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辦法》進一步確立了中國知識產權的海關備案、申請和處理制度。這一具有的知識產權海關邊境保護制度的建立,為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保護提供了又一強有力的保障途徑。
5、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審判庭。為了使知識產權得到切實有效的司法保障,發揮知識產權保護智力勞動、促進科技進步的作用,針對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特點,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成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江蘇、廣東、福建、海南等省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一部分中級人民法院也成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北京市海淀區、上海市浦東區法院等基層法院也成立了知識產權審判庭。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在有關的審判庭里設立了專門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合議庭。對于侵犯知識產權、構成犯罪的案件,由各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受理。設立知識產權審判庭,可以使知識產權案件集中審理,提高了審判效率,保證了司法公正。另外,我國實行的是侵權地上訴制度,如果一項知識產權發生侵權,權利人可能同時要到多個地方進行上訴,管理不便,為此,已有學者呼吁成立知識產權法院,實現知識產權案件的統一歸口管理,以切實保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權益。
6、調整了國家資助項目的知識產權的歸屬問題。2002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并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科技部和財政部《關于國家科研計劃項目研究成果知識產權管理的若干規定》,提出由國有企事業單位申請獲得的專利,屬該單位所有。改變了過去由該單位“持有”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明確了承擔單位對國家科研計劃項目成果的知識產權自主性。
7、成立知識產權聯盟。國外向我國進行知識產權權利訴求越來越趨向于集團化,我國也從慘痛的教訓中得到啟示,決定組成聯盟,共同抗擊。因此年來,我國的一些行業或地區相繼成立了知識產權聯盟或協會。2000年11月中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知識產權聯盟成立“中國3G知識產權聯盟”,旨在集中國內各大單位的技術力量,促進中國3G項目的研發開展,在知識產權方面確保3G項目順利,實施和成果共享,并對外維護國家和各聯盟成員利益。為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聯手打擊侵權行為,2003年11月21日由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等16個城市結成的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宣告成立。2004年3月,由通信巨頭華為、中興,鋼鐵巨頭廣鋼、韶鋼,化工巨頭茂名石化、廣州石化,家電巨頭 TCL、創維、康佳、美的等一批企業聯手在廣東成立了我國第一家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同年汕頭市成立專利保護協會。
8、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高。 通過20年的努力,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原則,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得以普遍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得以糾正、制裁,知識產權環境得以改善。我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又有了較大幅度增長。2003年,受理的三種專利申請總量為308496件,增長 22.1%,其中:發明105322件,同比增長31.3%;實用新型107600件,增長17.2%;外觀設計94055件,增長18.7%。三種專利授權總量為182199件,比2002年增長37.6%,其中:發明專利37126件,增長72.9%;實用新型68907件,增長19.9%;外觀設計 76166件,增長42.5%;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申請量為193件,發證204件。總之,隨著知識產權法律的不斷完善和逐步普及,知識產權概念開始深入人心,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明顯提高,人們開始關注知識產權并用知識產權的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知識產權保護事業在中國開始成長起來。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在重慶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05:01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