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兩會將于3月3日、3月5日分別于北京開幕。那么2017年全國兩會教育方面將會有哪些熱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政協委員高度關注“校園欺凌”
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且逐漸呈現出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務院、教育部等相繼出臺辦法,各地方也出臺文件予以防范,但問題仍然堪憂。兩會將至,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表示,青少年時代是一個人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校園欺凌會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亟須高度關注。
最高檢數說“校園欺凌”
12月28日,最高檢新聞發布會通報了1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辦理中小學生校園欺凌和暴力情況: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件,批準逮捕1114件,不批準逮捕759件,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697件,起訴2337件,不起訴50件。
據最高檢未檢辦副主任史衛忠介紹,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違法與犯罪交織,情況較為復雜。從檢察機關辦理的案件情況來看,類似事件存在著3個特點。第一,涉案罪名相對集中。如廣東檢察機關2013年至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校園暴力案件共510件,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搶劫、聚眾斗毆四類案件分別占總數的37.68%、7.25%、38.41%、5.80%。第二,在涉案主體方面,中學生在涉罪未成年人中占比較高。仍以廣東為例,案件涉罪未成年人915人,男性占99%,被告人14至15周歲占21%,16至18周歲占49%。其中,以男性為主,女性中學生涉及聚眾暴力傷害犯罪成為新的增長點,需引起重視。第三,作案手法上,作案動機的簡單性和突發性明顯,拉幫結派、恃強凌弱現象較為突出。以陜西西安臨潼區檢察院所辦案件為例,因碰撞、口角、玩笑,甚至眼神、微小日常摩擦事件引起的糾紛占48.6%,經濟、感情糾紛占37.5%。
實際上,更多校園欺凌事件并未進入司法程序,這類現象遠比“數據”顯示的嚴重,亟須關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均有對18周歲以下犯罪的人從輕處罰的類似條文。這一初衷是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但在實踐中,已滿14、不滿16周歲的中學生實施輕傷害等犯罪時有發生,不滿14周歲的兒童故意殺人事件也有發生,由此導致,對不滿14周歲的故意殺人、已滿14不滿16周歲的青少年輕傷害的行為難以追究刑事責任,甚至不能進行治安拘留處罰,相當一部分校園暴力事件只能由教育機構內部處理。
針對此,我希望對8種嚴重犯罪的??“殺人、爆炸、搶劫、綁架、強奸、傷害、縱火、投毒”,可以考慮將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降低到12-14歲,并且對于從輕、減輕或免除情節要嚴格限制,以真正樹立起此年齡段人員對“法律”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同時,父母沒有盡到監護職責的,應給予法律追究。如父母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之外,還可以考慮對父母實行“罰金”等刑事處罰,以警示父母的監護教育責任。
對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該考慮一律送專門學校或工讀學校予以教育矯治,不能放任自流。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但何謂“必要時”,以及家長應如何管教,則并不明確。同時,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對于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將其送專門學校(即工讀學校)接受矯治和教育。由于該措施非法定強制性措施,而是由監護人或原所在學校提出申請,加之當前工讀學校的數量正逐步減少,因此,實際走進工讀學校的“問題少年”有限。目前迫切需要落實和完善刑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法中規定的收容教養、工讀教育等制度,明確實施細則,加大對相關矯治場所的資金、人員投入,用足用好我國已有的制度資源。
此外,還應修訂《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相關條款,增加“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等內容,適度降低校園欺凌或者校園暴力事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年齡起點,使中小學生明確并承擔欺凌與暴力的相應法律責任。針對校方,則建議采用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嚴格規定免責事由,讓學校承擔更多的責任,這樣就能督促學校把安全問題放心上,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我想,對校園暴力犯罪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強化社會管理,推動家庭、學校、社會的資源整合,形成合力,破解校園暴力高發難題。
學校應當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包括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構建,除了學習成績,還應將日常表現、道德素養等綜合因素納入考評體系。按照教育部《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的要求,積極開展法治課堂評比等校園活動,配置專門的法治課堂,并聘請專職或兼職的師資力量保障教育效果,推進法治教育的規范化、系統化。教育主管部門應完善對學校的考評機制,嚴格考察法治教育效果,對法治教育不到位導致學生產生違法行為的,在績效考核中應當實行一票否決制。
司法機關應加大對老師性侵學生犯罪懲處力度,同時,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從教育、監管、考核等方面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要經常組織教師開展常態化的法制教育和師德教育,制定教師行為規范,并將其納入教師工作考核,將道德品質存有問題的教師及時清除出教師隊伍。
相關職能部門應開展綠色網絡一體化建設,通過技術手段屏蔽或刪除含有暴力色情文化相關內容的信息,有效控制中小學生的網絡使用狀態。同時,鼓勵技術部門開發適合中小學生的趣味性高、吸引力強的綠色網絡產品。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