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兩會一帶一路解讀,全國兩對會一帶一路的相關新聞解讀
“一帶一路”戰略與國際合作
中國將于今年5月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首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戰略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門話題。根據商務部數據,,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6.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0.6%。中國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未來,“一帶一路”的巨大潛力將會進一步釋放,國際產能合作、貿易往來及投資合作等方面的深入發展值得期待。
周慧北京報道
編者按
自*在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以來,逐漸形成廣泛國際共識,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漸入佳境,而大量商機的浮現,也加快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6次提及“一帶一路”,再次體現了高層對推進這一國家戰略的信心和決心。在“一帶一路”已進入全面落實階段,對內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對外與沿線地區合作共贏,走出去風險防范等等領域,具體的政策和路線圖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這些內容正是本期兩會專題將要探討的話題。(吳紅纓)
3月8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召開的記者會。
就各界關注的“一帶一路”建設,王毅表示,*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三年多來,合作不斷開花結果,影響迅速席卷全球,成為迄今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國際合作臺。
5月北京將迎來高級別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王毅介紹,論壇將梳理重點領域合作,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投資、金融支持和人文交往等,確定一批重大的合作項目。
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該論壇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關鍵節點和重要溝通臺,會議所達成的項目清單,將為眾多企業帶來新機遇。
對接各國發展戰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國首次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舉辦的最高規格的國際論壇,也是2017年我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
目前統計已有20多位國家元首和首腦、50多位國際組織負責人、100多位部長級代表以及總共12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國和各個地區的嘉賓確認參會。
王毅介紹,活動除了出席的圓桌峰會以外,還會有一個更大范圍的高級別會議,以及圍繞“五通”,也就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要行召開6場主題會議。
王毅說,“一帶一路”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在于它響應了沿線各國加強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同時也是因為它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這些開放包容的理念。尤其是在當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的情況下,“一帶一路”是各國擼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業。
作為年度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王毅說希望論壇能夠實現三方面的成果,首先是總結匯聚各方共識,對接各國發展戰略,明確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的大方向。二是梳理重點領域合作,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投資、金融支持和人文交往等,確定一批重大的合作項目。三是提出中長期合作舉措,探討共建“一帶一路”的長效合作機制,構建更加緊密務實的伙伴關系網絡。
“一帶一路”國際項目與基礎設施融資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李福勝分析,“一帶一路”的合作共識已經基本達成,一批具體項目也取得了成效,這次論壇更多的是對重點領域梳理出輕重緩急,應該會達成項目清單,這份清單對企業來說是一次機會。
“重點領域,除了基礎設施,應該還會有很多醫療教育和人文交流等方面的項目列出來。”李福勝說。
外交與國際關系智庫察哈爾學會副秘書長王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次峰會是“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的一次“總路演”,一方面梳理以前做了什么,另外商量后續的一些合作項目和治理框架。
王沖透露,這次會議將會很務實,目前很多具體的項目都已經在鑼密鼓的敲定中。他預計中國到中亞和東南亞都有很多項目機會。
發掘新興市場潛力
商務部2月份發布的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在2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建設56個合作區,占在建合作區總數的72.72%,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10.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7.7萬個。
“一帶一路”地區占了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口,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以印度市場為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是紅海,而印度智能手機滲透率不到中國一半,到印度去已經成為諸多中國手機企業追逐的方向。據CounterpointResearch公布的數據,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已經高達46%,而這一數據在一年前僅為14%。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工商聯獲悉的一份提案顯示,年來,圍繞這一國家戰略,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力度不斷加大,但也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有些問題依靠企業自身還難以完全解決。這包括民營企業在財稅、金融、法律、風險、文化、勞工等方面以及涉及到在投資國當地如何跟政府官員、當地民眾協調等方面的信息獲取、掌握不足。
同時,“抱團出海”缺少臺支撐。企業投資項目點多面廣,但多數處于“單打獨斗”的境地,在與當地政府、社會、本土企業協調處理關系上力不從心。
王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一帶一路”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新機遇,目前國內企業走出去市場意識都很強,從政府層面來說,2017年“一帶一路”戰略的繼往開來,將起到穩定劑的作用,有利于國家之間達成更多的項目和合作,對企業來說是利好。
李福勝建議,2017年“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還應將軟環境改善提上日程,如投資貿易的便利措施,簽證通關等,這些很具體的有關軟環境的問題,將直接便利中國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