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區域協調發展
【報告摘要】
李克強*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完善區域發展政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把各地比較優勢和潛力充分發揮出來。
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加強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改革發展的支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出臺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西部大開發新的指導意見,落實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舉措,繼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壯大海洋經濟,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角度解讀】
[歷史脈絡]
由于自然、地理和社會歷史等多重原因,我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長期存在較大差別。我們的區域發展戰略也是逐步完善的。
1999年以來,逐步形成了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進一步豐富發展了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提出并實施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新的戰略構想和重大舉措,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尤其是2017年提出建設雄安新區,今年也是雄安新區、自由貿易港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由此可見國家對區域發展的一個歷史脈絡。
[原因]
區域發展不衡一直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區域差距不可避免,但差距過大就會影響全面小康。盡管年來我國在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了諸多成效,但距離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與要求依然差距明顯。一方面,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的居民收入水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差距顯著。特別是,我國還存在部分區域的區域性整體貧困與大量貧困人口。另一方面,我國長期發展中的一些區域性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區域無序和不良競爭所導致的地區封鎖、市場分割、惡性競爭仍然比較嚴重;一些老工業基地與資源枯竭型地區的產業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水也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區域過度開發,超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帶來的“區域病”、“城市病”等也有待改善。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系上。如果說在經濟發展水落后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
協調發展因應發展失衡和不可持續而生,是發展實際倒逼而來,也是因時而動、應勢而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自覺選擇。“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從區域差距到城鄉差距,再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不同步,等等,這暴露出發展面臨的瓶頸制約,更催生著發展理念與方式的深刻轉變。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協調發展意味著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并從中拓寬發展空間、尋求發展后勁,實現全方位的均衡協調發展,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參考對策]
第一,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性作用,促進要素有序自由流動。進一步消除行政壁壘,積極推進區域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和土地要素市場建設,促進經濟要素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更廣空間順暢流動與合理配置,使城市群、經濟帶、重點經濟區功能清晰、分工合理、協調聯動等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破除限制要素自由流動的各種體制障礙,打破地區封鎖和壟斷,促進生產要素流向生產效率高、價值創造能力強的區域。要促進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積極探索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有效模式,把吸納產業轉移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與適應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要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落實中央確定的使1億左右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的目標,使他們等地享受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務。
第二,完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強化政府的規劃引導和宏觀指導要同步跟進。要解決當前部分區域存在的無序和不良競爭、同質化發展,未來全國性的空間規劃、區域性的空間規劃、市縣層面的空間規劃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接。在這個上下一體、相互銜接的的空間規劃體系中,既要準確把握國家戰略方向,又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與積極性,提高區域政策的精準性。
第三,政府應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進一步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區約束有效、國土空間開發有序的新格局。積極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提高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加快優勢產業發展,盡快改善集中連片困難地區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公共資源配置向欠發達地區傾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快建立全國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有利于人口跨區域流動,也有利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