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jiá ),姓氏,出自春秋時期的鄭國,以地名為氏。據《姓苑》載,鄭國有大夫郟張,因其祖上受封于郟地,故后代遂以封地作為自己的姓。
郟(jiá)源出有三: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地名為氏。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周成王姬誦定鼎于郟蓐,于是他的子孫中有遷往這個地方居住的,于是改為郟姓。原來就居住于這個地方的人,也有的根據這個地名或這個事件來取姓的,也稱為郟姓。 [1]
出自羋姓。羋姓為春秋時期楚國的王族。楚國有楚共王審,他的孫子叫做員,字敖,被立為王。后來敖被他的季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圍殺害。公子圍自立為王,稱作靈王。敖在王位上只呆了四年。他被殺害以后葬在郟,稱為敖郟,他這一支的子孫就以郟作為自己的姓氏。
郟張。據《姓苑》上的記載,出自郟大夫郟張,他的后代就以封邑為姓氏。望族居于武陵郡,就是現在的湖南省溆浦縣南部。郟氏后人尊郟張為郟姓的始祖。
郟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十七位門閥。郟氏家族主要有兩支來源,一支出現在西周初年,一支出現在春秋時代的初期,兩支都是“以地為氏”而得姓的。第一支郟氏,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周成王定鼎于郟,定居在這個地方的人就以郟為姓氏,望族出自滎陽、武陵。郟氏發源地就在河南省開封附,并覆蓋滎陽(即現在的河南省成皋)及湖南廣陵兩地。公元前770年,周王東遷后,該地變成了鄭國所屬的一個邑,稱為郟邑。第二支郟姓,根據《姓苑》上的記載,郟姓出了不少名人,像受學于鄭銓、博學而又多聞,精于經傳的大學者郟元鼎;著名的水利專家,撰有《吳門水利書》,曾于熙寧及元右年間兩度出任農丞的郟?;為王安石所推重,繼承其父業,對水利有所發明的郟僑;清代的畫字郟掄逵等等,都是值得稱道。
今江蘇省的徐州市豐縣、張家港市,山東省的濟寧市、嘉祥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旺角,上海市,內蒙古自治區,海南省的海口市,安徽省的蒙城縣,江西省的玉山縣等地,均有郟氏族人分布。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