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族譜,也就是陳姓大家族里的子孫人等的資料匯總,也是陳姓大家族著名人士的仕履生涯的簡括提要,同時也是陳姓大家族著名人生的翔實可靠而又豐富多彩的第一手史料。如同國人各大家族一樣,陳姓大家族固然也是講求等級觀念的,所以,家譜中往往會對對于那些曾任高官顯宦、封妻蔭子、榮宗耀祖者,往往會濃墨重彩。以往,陳姓視耕讀為正業,對其他職業采取鄙視態度,如對經商者,即使擁資巨萬者,族譜上也只錄其姓名而已。
陳(Chén)姓出自舜帝后裔陳胡公,《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后來舜帝部分子孫繼承媯姓,為虞舜之后裔。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后,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后人媯滿,并封媯滿為諸侯,還把大女兒大姬嫁給他,封國于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境內),謚號為胡公,又稱胡公滿。舜帝的后裔胡公滿的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史稱姚、虞、陳、胡、田為"媯?五姓"。"媯?",古水名,又作"溈?"。陳姓在當今中國姓氏排行上第五位,在中國南方是第一大姓,中國人口超過7000多萬 ,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5.1%。全世界人口總規模超過9000萬。
陳姓家譜書陳姓家譜介紹陳姓族譜等級觀念森嚴。對于那些曾任高官顯宦,封妻蔭子,榮宗耀祖者,往往大書特書,惟恐不詳盡,而對一般的陳姓子弟,僅寫上姓名,沒有其他介紹。
陳姓視耕讀為正業,對其他職業采取鄙視態度,如對經商者,即使擁資巨萬,經營有方,族譜上也是錄其姓名,不提成就,更無贊譽之辭。同是死亡,因身份不同,稱呼也就不同,有官者稱“卒”,其他人不能享受這一殊榮,只能稱“死”或“不祿”。重男輕女為陳姓族譜乃至所有族譜的共同點,男子的結發妻子叫“元配”,繼娶者如系未婚女子稱“繼配”,所娶如系改嫁之婦,則稱“繼娶”,不能有一點混淆。夫亡不嫁者予以旌表,再嫁者受歧視。陳氏家譜修譜“譜以傳信,猶史也” (宣統元年己酉二修長沙高田《陳氏族譜》凡例)。族譜,作為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的修撰往往被視為一件十分神圣的事,因為它將記載這個家族的淵源、繁衍、榮衰升沉。一般來說,三十年左右即要修譜一次,從開始到結束,整個家族都洋溢著一派莊嚴與喜悅之情,祭祀場面的隆重,各房各支無論貴賤的慷慨捐資,成立各種機構的熱鬧繁忙,都體現了這個家族的成員對于有關自己在內的生命史的高度關注,或者說是一種生命“尋根”意識的強化。每修一次譜,都有一種緬懷列祖列宗的深刻內涵,對家族生命史作一種全面的肯定和階段性的總結,舉凡子孫的繁盛,顯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員的生與死的記錄,都無不進入這部史冊,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重視的大事。同時,修譜還有一種純正本家族血緣的重要作用,確立嫡傳,清錄支派,可以說是一絲不茍。在倫常教化上,則嚴格地表現為明長幼,定尊卑,體現出儒家中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原則,使代代子孫恪守不悖.這種修譜的神圣性,還表現在對“真實”的刻意追求。修譜機構??譜局成立以后,即向各房發出書面通知,要求限日上交本房世系和今系的詳細草稿,就連死去的人的墳塋位置也必須準確標明,“凡葬所注明左右東西者,俱以登山坐勢論” (長沙高田《陳氏族譜》凡例)。譜局的初稿寫出后,通知各房房長來親自校對,以免出現漏誤。在族譜正式印刊后,所有的老譜一律繳收,除存二冊歸公外,其余盡皆焚毀,防止有不肖子孫私售與人,貽為后患。各房發新譜一冊,由房長妥善收藏。不得讓外族人觀看,不得在空白處私自填寫,并規定三年一核對,在祀祖的日子里,各房攜譜人祠,看是否有損壞和損失,違者將受到嚴厲的處罰。湖南長沙《潁川陳氏續修支譜》中指出,上次修譜為光緒乙亥年(1875年),此次續修是宣統二年(1910年),時隔30余年。修譜經費是眾人湊集的,挑選可靠之人專門經營。凡來修譜辦事者,遠道的可住一宿,處的只管一頓飯,任何人不得借機耗費眾人經費。凡要求入譜的陳氏子孫,各房須寫明入譜人生卒娶葬時間,纂修者憑來稿注載,不妄加添改,倘出現失誤,由送交草稿者負責。修譜費用,不分貧富,按丁攤收,經手人不得貪污中飽私囊。長沙陳氏自明太祖朱元璋時遷入,到修譜時已達五百余年。譜中人物須以帝王甲子核對祖先年齡,雖從六世祖開始分支,但支譜須上溯始祖,以找出淵源所自。族譜強調陳氏子孫在外遵守國紀王法,在內要知孝悌。修譜時照例是長房在前,其余按順序排列,以考始終而序昭穆。找名人為族譜寫序,是修譜者的常見做法,目的是為了提高該姓氏的知名度。族譜序的文字要求盡量優美,敘述內容絕對真實。序文可長可短,主要概述該姓的歷史淵源和繁衍生息。的經過,一般在言簡意賅的同時,還要對該姓做出適當贊揚,以使其后人感到榮耀。 如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就曾為陳姓族譜做過序,其中云:“陳氏先出媯姓侯國,自帝舜之后,傳于有虞,虞幕裔孫閼父為周武王陶正,能利器用,周王賴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滿,而封于陳,使奉虞帝祀。”短短幾句話便說明了陳姓的淵源所 自。在敘述陳姓歷史名人時又說:“千流萬派,總歸一源,葉茂枝繁,不離一本。其名最著者,莫如太邱先生宴(即東漢陳宴),其子元芳、季芳,世稱‘二雄’,鳳毛麟角,豈虛語哉1元芳子群,美才懿行,歷仕魏帝,清節馳聲。傳霸先梁祚下移,生靈涂炭,相機觀變,應天順人,非擇而取之也。”這一段話把陳宴及其子元芳、季芳、孫子陳群、南朝陳國的創立者陳霸先,一一作了贊揚。這些贊揚都接真實而不離譜,既使陳姓后裔看了 受到鼓舞,又使外姓人看了覺得可信。明代人稱陽明先生的理學家王守仁,在為陳氏族譜寫的序中說,陳姓子孫“雖有親有疏,有遠有,有富有貴,有貧有賤,有智有愚,有賢有不肖,自祖視之,則皆子孫也,何有親疏、遠、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之分?”陳氏家譜的祖訓家訓與家規集錦明明我祖,漢史流芳,訓子及孫,悉本義方。仰繹斯旨,更加推祥,曰諸裔孫,聽我訓章。讀書為重,次即農桑,取之有道,工賈何妨。克勤克儉,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禮義廉恥,四維畢張,處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倘背祖訓,暴棄疏狂,輕違禮法,乖舛倫常。貽羞祖宗,得罪彼蒼,神則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類相戕,不念同氣,偏論異鄉。手足干戈,我心憂傷。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脈,泯厥界疆,汝歸和睦,神亦安康。引而親之,歲歲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錄自《廈門殿前陳氏族譜》)陳氏家訓事親必孝,待長必敬。兄友弟恭,夫義婦順。冠婚喪祭,秉禮必慎。學文必功,武必勤。治國必忠,治家必嚴。居功毋驕,見恩必謝。士農工商,擇術必正。毋聽婦言,而傷同氣。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毋以眾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貧。毋以賭博而蕩產業,毋以謠辟而墜家聲。制行唯嚴以律已,處世當寬以繩人。茍能行之于久久,當必報之以冥冥。茲訓詞實系廢興,誦之再三,爾其敬聽。陳氏家規二十條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訟。 尚節儉以惜財用。解仇忿以重身命。訓子弟以禁非為。躬稼薔以知艱難。忍恥辱以保家業。讀詩書以明理義。祭祖宗以展孝思。親師友以成德行。慎交游以免損累。嚴乘祧以息訟端。禁煙賭以杜下流。置義田以贍貧乏。互守望以防盜賊。主忠信以植根本。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