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伯。關于郎姓的姓源,據《姓纂》上面記載:“魯懿公孫費伯城郎,因居之,子孫氏焉。”第一個以郎為姓的人,是大約3000年以前的魯懿公的孫子費伯,他原來姓費,遷到郎城(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居住之后,子孫才以邑為氏,紛紛改姓了郎。從這段記載,更可以看出“費、郎一家”的一段淵源,因為,郎姓的始祖是費伯,后來他的子孫有的以郎為氏,有的卻仍然沿用原來的費姓,3000年前他們本是一家人。故郎氏后人奉費伯為郎姓的得姓始祖。
郎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33位。郎是滿族最早使用的漢字姓。郎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
郎不但是一個道道地地的中國姓氏,而且其始祖是出自具有光輝歷史的春秋魯國,是曾經“制禮作樂”,對中華傳統文化有貢獻的周公后裔,當然,更毫無疑問是組成中華民族的黃帝子孫之一。關于郎姓的姓源,據《姓纂》上面記載:“魯懿公孫費伯城郎,因居之,子孫氏焉。”郎姓起源于姬姓。周朝時,魯國國君魯懿公的孫子費伯,曾率部駐扎在郎(今山東省魚臺東北),后來駐扎時間久了,費伯的族人就有許多留在了郎地,并且以“郎”為姓。因此郎姓是魯國國君的后裔。由于魯國國君是周朝王室后裔,因此,郎姓起源于姬姓。歷史上少數民族南匈奴也有人改姓為“郎”。這一個傳自3000年前周公旦的姓氏,跟其他姬姓后裔比較起來,后來繁衍不算很廣,所以歷來的郎姓人士也并不十分多見。我國江西的磁器,為古今中外所聞名,其中以康熙年間的郎窯,最為珍貴。而郎窯是由當時的江西巡撫郎廷佐所造。郎姓望出中山郡(漢高祖置郡。相當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縣一帶)、魏郡(漢高祖時置郡。相當于現在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①戰國時期原為中山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為魏國所滅,復國后遷靈壽(今河北山),周赧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于巨鹿郡。②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為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后燕以為都城;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國置郡。③宋朝時期以定州為中山府,治所為安喜(今河北定縣)。④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民國政府將其改為中山縣,今為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魏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亦稱魏國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中山堂:以望立堂。
魏國堂:以望立堂,亦稱魏郡堂、臨漳堂。
松竹堂
四言
源自魚臺;望出中山:全聯典指郎氏的源流和郡望。
西昌逸士;新樂名賢: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郎詠,隱居在西昌,以打柴為生。擔柴入市,遇到買主,便說:“夢是西昌逸士(隱逸之士),酒中人。我獻給您所缺的,你當給我所無的。”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中山新樂人郎馀令,博學有文才,工畫山水,尤其畫歷史故事為精妙。進士出身,歷官霍王府參軍、幽州錄事、著作佐郎。其叔父郎知年也是霍王好友,霍王曾稱他二人為“郎家二賢。”
魚臺世澤;經學家聲: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魯懿公之孫費伯遷居郎邑(今山東魚臺),子孫以為氏。下聯典指漢朝時期的郎宗為經學博士。
定州才子;安吉詩人:上聯典出唐朝詩人郎士元,定州人,天寶進士,官至郢州刺史。“大歷十才子”之一。下聯典出清朝書法家、詩人郎葆辰,浙江安吉人。官至御史。
書成百卷;畫列五絕:上聯典出隋朝尚書左丞郎茂,工政理,嘗與人同撰州郡圖經一百卷。下聯典出唐朝畫家郎余令,博學有才名。工山水,并善人物。嘗繪古帝王圖,案據史傳,想像風采,時稱精妙,被列為“五絕”之一。
五言
為官不圖名;去職常見思:全聯典指清朝時期的漕運總督郎廷極,字紫衡,號北軒。為官所至不為赫赫名,去后常見思。人以比之何武。有《北軒集》等。
六言
功封一等侍衛;名傳七事郎中:上聯典出清朝時期的議政大臣郎坦,滿州正白旗人。清康熙間俄羅斯久踞雅克薩城,郎坦進師薄雅克薩,俄未戰而降。乃與俄議界后還。積功授一等侍衛,累遷領侍衛內大臣。下聯典出東漢時期的學者郎凱,字雅光。善風角星算,兼明經典。順帝時災異數見,公車征凱,拜章言其故。陳便宜七事,詔拜郎中,辭不受。
十言及以上
易闡京房,學繼青箱之業;詩齊沈宋,名標赤幟之壇: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安丘人郎宗、郎?父子。郎宗,字仲綏,學京氏《易》,以占卜為生。漢安帝征召他為吳縣令,又讓他任博士時,他辭官而隱居。郎?,字雅光,郎宗的兒子,能繼承父業,又通經典。漢順帝曾下詔召他,他上書陳七件事,任他為郎中時,辭而不去。“青箱”,謂世代相傳的家學。下聯典指唐朝詩人郎士元,字君胄,中山定州人,天寶年間進士,歷官渭南尉、右拾遺、郢州刺史。大歷年間與錢起齊名,當時人稱“前有沈(?期)宋(之問),后有錢郎。”詩風清麗閑雅,以五律見長。有《郎士元詩集》一卷。赤幟,比喻領袖人物或領袖地位。
政布慈祥,巴陵懷去令思慕;才兼文武,海西借固守安寧:上聯典出明朝名官郎孜。下聯典出北齊時期的名將郎基,字世業,中山人。為海西鎮將,梁兵攻城,基固守百余日,終解圍,拜侍御史。[1]
全國郎氏圖譜不分卷,(清)圖爾泰創修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清)郎大全、衣隆阿制,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大連市圖書館。注:封面作《鈕古魯長白山始祖所生譜傳》。
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壬寅年(公元1902年)手寫本一冊。注:封面提署《牛胡魯哈拉家譜》兩冊,實際上全都是漢軍旗的漢族人,此非滿族人家譜!
河北郎氏世譜,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浙江蕭山郎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清)郎師夔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29年)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蕭山郎氏宗譜八卷,(清)郎兆森等重修,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象山湯岙郎氏宗譜一卷,(民國)郎經邦重修,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兩卷,(民國)郎壽祥纂,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鄉午塘邊村。
浙江蘭溪中山郎氏宗譜九卷,著者待考,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文物管理局。
浙江蘭溪竹塘郎氏宗譜六卷,(民國)葉晉桐重纂,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蘭溪縣水亭鄉塘上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三卷,(清)郎大奎、王吉人纂,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城里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城里村。
浙江臨海桃渚郎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僅存兩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臨海縣桃渚鄉城里村。
郎氏宗譜五卷,(清)郎錦騏重修,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世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吉林大學圖書館。
黎城郎氏族譜,(現代)黎城郎氏合修,1992年油印本。現被收藏在山西省長治市太山小馬書屋。
山東萊州郎氏字輩:“益豐咸需濟孚兌壯家頤震巽翠觀鼎豫泰晉履隋”。
山東壽光、濰坊郎氏字輩:“樹郡會益豐咸需濟孚兌壯家夷震巽萃觀鼎豫泰晉離隨”。注:循環使用。
山東新泰郎氏字輩:“益豐咸需濟孚兌壯家順震巽萃觀鼎豫泰晉履隨”。
山東昌維郎氏字輩:“樞郡會益豐咸需濟孚兌壯家頤震巽萃觀鼎豫泰晉覆隨”。
遼寧岫巖滿族郎氏字輩:“盛玉振廷坤永慶福德春萬世英雄俊常吉國后恩”。
浙江建德郎氏字輩:“行振興進榮華富貴福壽康寧恭寬信敏賢良逸軫敦詩說禮蘭貴騰芳”。
云南郎氏一支字輩:“文世洪昌官正朝廷仲化成建富榮明堂”。
郎氏一支字輩:“元亨和貞毓慶國家立本仁及”。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