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體訓二大隊組織在隊的干部職工,前往新藝影劇院觀看影片《塔克拉瑪干的鼓聲》。該片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各項社會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為時代背景,以自治區正在開展的“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為線索,講述了一個名叫阿依古麗的小女孩在駐村工作隊的支持下實現舞蹈夢想的感人故事。
故事發生在塔克拉瑪干南緣的一個村子里,這里原本是有名的“納格拉鼓鼓鄉”,村民們有著維吾爾族熱情豁達樂觀的天性,大家最擅長的就是打鼓、跳舞。但隨著宗教極端的侵蝕,村子里再也沒有鼓聲,少女們被逼著早早嫁人,婚禮上聽不到歡聲笑語,女性被迫藏起了鮮艷的艾德萊斯綢衣裙,敲了一輩子納格拉鼓的老人不得不把鼓藏到箱子里……宗教極端如黑霧籠罩了鄉村曾經蔚藍的天空。
“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進村后,這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作隊初入村莊時,路邊還有穿長袍、戴黑色面紗的少女;節慶時工作隊召集村民領花頭巾,村民們也穿著黑色、灰色等冷色的服裝,整個村子十分壓抑。接下來的日子里,這些從首府各個機關走進村莊的各族干部,和村民們一起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在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村子里有了第一條柏油路,從此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村民都不再受到泥濘和沙塵的困擾;村里建起了可以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廣場,讓村民們尤其是年輕人有了學習知識休閑娛樂的場所,大大擠壓了宗教極端滲透的空間;工作隊把農業技術人員請到田間地頭,給農民傳授種植紅棗的先進技術,讓村民致富的夢想變成現實;工作隊隊員和村干部走家入戶,送去了柴米油鹽以及黨和政府的貼心關懷;工作隊組建了農民納格拉鼓樂隊,納格拉鼓的鼓聲再次回響在天地間,讓沉寂的村莊不再沉悶。影片的結尾,村民們的得到解放,大家聚集在一起,穿著多彩而華麗的民族服裝,敲起鼓、唱起歌,震憾的鼓聲敲響了向宗教極端宣戰的最強音……影片中,工作隊隊長何建疆堅守崗位,直到傳來母親病逝的噩耗,他握著手機淚流滿面的情景讓人動容。正是眾多的工作隊隊員的敢于擔當和奉獻犧牲,才最終讓南疆的鄉村響起了久違的歌聲!
觀影的干部職工們無一不被故事的內容感動到。觀影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宗教極端鉗制當地民眾追求現代文明生活,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產生了很壞的影響,直接動搖的是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基礎。此刻,我們雖不在駐村,但也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踐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精神,讓宗教極端和民族分裂主義無可趁之機!
4月16日,《塔克拉瑪干的鼓聲》觀摩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電影家協會等電影領域的專家、教授、電影工作者等先集體觀摩影片,隨后對影片的主題、風格、表現內容及藝術性等進行了廣泛研討。與會影視專家一致認為,該影片立意高遠,深邃,藝術感染力強,是一部具有崇高精神內涵的優秀電影,應當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大家將利用各種有效方式,積極向全社會推介這部優秀影片。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說,這部影片將主旋律、文藝片、故事片非常好地結合起來,體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影片讓觀眾感受到維吾爾族人民的勤勞質樸、善良熱情,駐村工作隊的奉獻與辛苦,宗教極端對當地百姓正常的文化、生活的肆意踐踏和破壞,更加凸顯出民族團結對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性,整部影片潤物細無聲。我們中國電影協會愿意盡最大的力量來幫助推廣這部電影。
《中國藝術報》社長向云駒表示,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震撼人心、鼓舞士氣。我們大家都非常關注新疆的發展,影片真實地反映了駐村工作隊與宗教極端斗爭的情況,讓我們看到了新疆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優秀的文化作品對新疆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貢獻不言而喻。總的來說,這部電影讓我們眼前一亮,展現出了民族團結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中國電影出版社社長、《電影藝術》主編宋岱表示,影片藝術感染力好、題材選擇好,如此重大的題材,通過小的切口表達出來,非常了不起。我們要抵制宗教極端,就需要用正能量對沖噪音雜音,創作出更多這樣優秀的藝術作品,成風化人。影片里的音樂也非常好,既有粗獷又有婉約,打動人心。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王一川說,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就四個字“鼓舞人心”。影片盡顯新疆之美,有新疆的自然風光之美、風土人情之美,激發、喚起大家熱愛新疆的美好感情。同時,真實再現了新疆“訪惠聚”駐村工作的成效,值得學習,令人鼓舞。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鐘大豐表示,在這部電影里小孩敲的鼓,和在河邊跳的舞,實際是一個文化象征。片子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這么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打鼓、跳舞怎么就成了文化禁忌?我們怎么能夠喚醒人們,是一個挺有意思的探索,整個影片也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并最終隨著駐村工作隊的努力,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部電影對于民族的性格、民族特征呈現非常到位,很有啟發性,我看到的是一個認認真真做出來的精品。”
在新疆南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最南端,有一個依偎在昆侖山腳下的小山村??努爾魯克村。16歲的少女阿依古麗在河畔憂郁地嘆息著,原來,受宗教極端蒙蔽的父親不允許她跳舞,并且急著讓她嫁人。而村里壓抑多年的生活氛圍,讓納格拉鼓傳人、曾經的村長托乎提大爺再不敢打鼓。
這一切,令到村里開展駐村工作的自治區“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組的干部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在以工作組副組長阿里木江為代表的駐村干部們的幫助和鼓舞下,托乎提老人勇敢地重拾鼓棒,帶領村民們一起打響了久未響起的納格拉鼓;而阿依古麗不僅重返校園,更登上了夢寐以求的達人秀舞臺。
通過工作組一年的駐村工作,一度灰暗的小山村終于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村民們不僅尋覓到了致富的途徑,更獲得了久違的生活幸福感,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動人的笑容……
電影《塔克拉瑪干的鼓聲》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振奮人心的故事。
緊挨著熾熱沙漠的,是一條蜿蜒的河流
由天山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電影《塔克拉瑪干的鼓聲》 4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映。影片開始放映前,天山電影制片廠廠長高黃剛的內心十分忐忑,他不清楚那些缺乏新疆生活經驗的觀眾們,能否體味到影片所要傳達的感情與理念。當片尾字幕徐徐滑落到銀幕最下方,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后,他才如釋重負地舒了一口氣。看到觀眾們從內心迸發出的笑容與淚水,高黃剛知道,自己和影片主創團隊一年半以來付出的艱辛努力,并沒有白費。
幾年來,隨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0萬干部先后深入全疆一萬多個農村、社區,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天山南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工作隊與各民族群眾手牽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早在10月, 《塔克拉瑪干的鼓聲》便啟動了劇本創作。“天山廠組織了最精干的編劇團隊,深入多個具有代表性的‘訪惠聚’工作點,通過體驗生活、采訪采風的方式,搜集到大量一手資料和感人素材,完成了初稿劇本的創作。 ”高黃剛表示。之后,天山廠又舉辦了多次專家研討會,充分論證了劇本的性、藝術性與觀賞性,幾易其稿,終于完成了劇本終稿。
前期準備就緒后,由編劇李牧時、高黃剛,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演員鄭曉寧、安柏伊、阿依帕麗?烏古力、巴哈提亞爾?艾則孜等組成的主創團隊,便深入到了瀚海沙漠、綠洲戈壁之中,他們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克服氣候多變、沙塵飛雪、路途遙遠等諸多困難,執著而真誠地創作完成了影片。
“‘訪惠聚’駐村工作涉及的層面之廣、人物之多,都是我們以往創作中從未遇見的。 ”高黃剛表示, 《塔克拉瑪干的鼓聲》在以人物命運為主線講述故事的同時,還對主旋律影片進行了全新的探索和嘗試。“我們試圖通過真實、細膩的電影語言,營造出屬于新疆這塊土地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氛圍,以唯美和深沉的影像基調,既內斂又奔放地講述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高黃剛說,這正如影片中緊挨著熾熱沙漠的,是一條蜿蜒纏綿的河流。
“托乎提老人帶領村民們打響了沉寂多年的納格拉鼓的那一刻,整個努爾魯克村的人們,都是最幸福的人。 ”高黃剛表示,如今全世界范圍內宗教極端所引發的恐怖主義事件頻發,面對這一嚴峻現實,天山廠有責任弘揚“民族團結,熱愛偉大祖國;不忘初心,建設美好家園”的主旋律正能量,踏踏實實地講好中國夢的新疆故事,堅決與宗教極端展開文化對沖。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左中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成員、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副*古麗夏提?阿不都卡德爾,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影片首映式。
對維吾爾民族文化的重新認同與再度發掘
在日由《電影藝術》編輯部主辦的電影《塔克拉瑪干的鼓聲》觀摩研討會上,張宏、向云駒、饒曙光、宋岱、王一川、鐘大豐、陸紹陽、皇甫宜川、李倩、左衡、譚政等相關單位負責人與專家對這部充滿正能量的影片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認為, 《塔克拉瑪干的鼓聲》不僅在藝術審美層面展示了新疆陶醉人心的美麗風光,更具有較強的觀賞性與性。“電影中沒有高高在上的灌輸與教化,而是通過真實的細節和人物打動觀眾。 ”王一川表示,影片緊緊圍繞一個女孩的舞蹈夢和一位老人的納格拉鼓夢展開故事,巧妙地牽動著觀眾的思緒,跳出了很多主旋律電影“不好看”的窠臼。在影片中,駐村干部們創造出一種貼普通村民的交流溝通方式,成功地化解了很多誤解甚至敵意,他們通過春風化雨般的工作方式,贏得了基層老百姓的支持與信任,在為觀眾帶來意味深長的感動的同時,也充分展示出影片所蘊含的深度。
在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鐘大豐看來, 《塔克拉瑪干的鼓聲》通過鼓與舞的故事,達到了鼓舞信心、振奮人心的藝術效果。“跳舞和打鼓,本是維吾爾族的民族文化符號。然而在影片中的小山村里,跳舞和打鼓竟在宗教極端的影響下成為村民的禁忌。 ”鐘大豐認為,任何破壞都無法改變一個民族的基本性格,“在駐村工作組的努力下,村民們恢復了對鼓和舞的原始熱愛,這事實上是對維吾爾民族自身文化的重新認同與再度發掘。而工作組帶來的新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也讓維吾爾民族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鐘大豐表示。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中國藝術報社社長向云駒則高度評價了天山電影制片廠年來的豐碩創作成果。“天山廠是一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單位,是一個多民族構成的創作集體,更是我國西部少數民族電影創作生產的重要基地和一流水的電影制片廠。 ”向云駒表示,天山廠立足地域和民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通過《塔克拉瑪干的鼓聲》這樣的優秀影片,歌頌民族團結進步,彰顯中國氣派,弘揚中國精神,讓全國觀眾看到了新疆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充滿了鼓舞的力量,更給人以堅定的信心。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