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
對于媒體功能的研究,學術界有很多相關的理論。如哈羅德 拉斯維爾的“三功能說”(環境監視、社會協調、社會文化傳承)、賴特的“四功能說”(環境監視、解釋與規定、社會化功能和提供娛樂)[9]。由于學校突發安全事故地點明確,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測性,媒體在披露曝光時的目標明確,但產生的影響卻不可估。下面我將從正方兩個方面來分析所產生的社會效應:
(一)正面的社會效應
1.揭露部分官方報道對消息的封鎖、遮掩和誤報,讓學校突發安全事故能得到及時妥善的處理,阻止事情惡化
學校突發安全事故被新聞媒體曝光后,有時能夠達到快速傳播、來源準確、反饋及時、處理妥善的效果。不少學校和教育部門由于各種原因在事故發生后,會選擇將消息隱瞞、封鎖,導致不少受傷孩子得不到及時妥善的救治。相反,學校突發安全事故一旦被新聞媒體曝光,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在社會大眾的監督下,使孩子可以得到快速、妥善的救治。如在云南昆明 9 月 26 日發生的踩踏事故中,一經媒體報道,當地教育部在 26 日下午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機制,要求云南省教育部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全力救治受傷學生,此次事故中每位遇難學生可以獲得 80 萬元保險賠償[4]。 2.督促教育部門做出解決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的科學合理決策,增強學校安全預警機制,加強學校安保措施,完善學校安全設施
新聞媒體追求的時效性,讓學校突發的安全事故可以及時被曝光,教育部門在社會大眾的關注下,必須讓事件得到妥善的處理,這就要求教育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能夠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給孩子、給家長、給社會大眾一個滿意的交代。對于已經發生的必須查明事故原因,以此為鑒,更要做到防微杜漸,加強校園安全防范。早在 2001 年,國務院通過了教育部和公安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意見》,2007 年教育部又根據《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及《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制定了《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10],2010 年出臺了校園安全防范國家標準,自上而下鞏固和強化了學校安全預警機制,加大了安保力度。就媒體曝光的學校安全事故來說,各地方教育部及學校事后都積極主動排除校園的安全隱患,整改和完善學校的安全措施。
3.有利于學校及教育部門“問責制”的大力推進,強化領導者、管理者的責任意識,有利于培養“恥感意識”[11],提高道德感
“恥感意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經過幾千年的熏陶,恥感意識已經深入中國人的骨髓,體現在社會各階層的日常行為之中,成為一種以為常的文化現象。對比西方的罪感文化,缺乏道德的絕對標準,因此一個人內心的道德感是他責任意識濃厚與否的關鍵。韓國總理鄭烘 2014 年因為沉船事故救援不力引咎辭職[12],次年總理李完九也因貪腐丑聞向總統樸槿惠提出辭職[13],中國歷年卻鮮有官員引咎辭職。但年隨著新聞媒體曝光頻率的越來越高,在學校突發的幾起安全事故中,有關部門實行“問責制”,對相關責任人作出了嚴肅處理。如在昆明校園踩踏事故中,4 名官員鞠躬向社會大眾致歉,7名相關責任人被停職或免職[4],這是一種道德的進步。
4.有利于提高社會大眾對校園安全的關注,增強校園抗逆能力
媒體在披露報道校園突發安全事故時,會區別于時報道的一般性新聞。由于學校是教育的主要場所,擔負著祖國的未來,媒體會本著教育的目的,對社會大眾給予一定的警戒,希望能夠提高普通公眾對校園安全的關注,增強校園的抗逆能力。新聞媒體通過視頻圖片等直觀的方式報道學校的突發安全事故,給社會大眾如臨現場的感受。對事故細致情節的真實再現,增強了家長和社會大眾的危機意識,有利于整個社會成員積極參與,共同商議解決對策,群眾、、家長、專家、政府的四方互動,能幫助調整校園的自我修復機制,讓學校迅速恢復常態,提高校園整體的抗逆水,今后做到舉一反三,吸取教訓,未雨綢繆,確保以后學校突發安全事故不再發生。
5.有利于新聞媒體披露機制的形成和完善
相對前幾年的報道,年來媒體曝光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比過去有一定的進步:一是更加注重客觀真實性,對學校突發的安全事故能夠做到不迷信權威,不唯上,只唯實。二是更加理性化,不盲目跟風,理智地弄清事故真相后,再對事故進行公正客觀的報道。三是注重報道的長度和深度,對于學校突發的安全事故,媒體更加注重事故的后續追蹤報道,實現從時間到內容的延續和深入。三是更加遵紀守法。四是更加注重與學術界的對接,隨著媒體工作者的學歷越來越高、知識量越來越多、新聞專業性越來越強,許多新聞工作者自覺地加強了事故報道與學術領域的溝通、交流,從專業的角度看待、解決事故,這同時也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案例。
6.有利于形成民主法治社會
我國大力推進民主、法治社會的建設,在這樣大的良好社會氛圍下有助于披露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相反換一種角度,學校突發安全事故頻頻曝光于媒體,也促進了社會法制化、民主化的發展,使得社會大眾能夠在媒體提供的臺下,對學校突發的安全事故進行等、和諧的交流與溝通。
(二)負面的社會效應
1.對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的過度報道會在社會公眾的心中產生“放大鏡”的效應,導致對此類事故的麻木感
同一學校突發的安全事故經不同媒體重復報道,加上同一媒體對不同學校突發安全事故反復報道,會使社會大眾產生錯覺,覺得此類事故經常發生,經常被報道,經常看見,這種經常出現的感覺就是媒體曝光學校突發的安全事故時在社會大眾心中產生的一種“放大鏡”效應。事故一經放大擴散,人們就會對此類事故產生一種麻木感,甚至反感,從而自動忽略此類新聞報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代新聞媒體在大幅度披露學校突發安全事故以提高事故處理實效的同時,新聞傳媒的“麻醉劑”也在不斷推進,降低社會大眾幫助處理學校突發安全事故的參與度。
2.惡意言論可能造成社會恐慌,病態心理傳染,學校秩序紊亂
南校園血案發生后,一位作家在微博上寫道:“不要說殺人者精神有問題,個人的精神問題大都傳染自國家的精神問題。是什么使得同樣一只手從救人到殺人?”[5]這種指向體制的邏輯看似深刻,實則隱藏著一種對國家制度的仇恨因子,將責任推卸給國家,這樣的觀點某種程度會引起部分人的共鳴,誤導輿論,加劇那些喪失理性者內心的不衡,為犯罪者尋找開罪的借口,從而導致病態心理的傳染,造成社會恐慌。同時媒體每天的追蹤報道,影響學校師生的正常出行,破壞學校的課堂秩序。
3.犯罪可以傳染,部分公眾不惜以身試險
在接連幾起學校惡性砍人事件發生后,犯罪專家認為犯罪是有傳染性的,如同疾病傳染一樣,一種犯罪發生后,這種犯罪有可能被仿效而形成復制效應[14]。這也是社會心理學上關于社會學習理論的一個具體表現,稱為效仿現象。不斷被曝光的事故給不少觀眾讀者開放的臺,部分輿論為罪犯尋找開脫的借口,加之“榜樣”的作用,讓他們的行為得到病態般的傳染,不斷以身試險。
4.可能導致媒體出現信譽危機,滋生媒體人的貪污腐敗
報道媒體自身的新聞道德低下,誤報、濫報學校的突發安全事故是導致媒體信譽危機的主要原因。不少媒體從業者從自身的政治和經濟性目的出發,與發生事故的學校或當地政府達成對自身有益的一致意見,違背基本的新聞道德對事故作出不實甚至錯誤報道,把媒體臺當成謀取個人利益的場所。 雖然在學校突發安全事故報道這一塊,還未揭露這一現象,但防微杜漸方能還校園一個清凈。
2篇
為組織開展好全校“安全生產月”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強化學校安全管理,消除學校安全隱患,嚴防校園安全事故發生,根據區教體局的統一部署,結合我校實際,現制定“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主題
生命至上、安全發展。
二、活動時間
6月1日至6月30日。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孔慶宏
副組長:杜永明 于環
成 員:梁自由 王海艷 曲志遠
夏吉華 劉凡橋
四、主要活動內容
(一)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學校安全防范。一是進一步加強學校保衛人員和區配保安的管理,加強學校大門管理,校門必須隨時落鎖,對外來人員必須嚴格實行登記審查制度。上下學期間保安、保衛人員必須持械上崗,以達到保護學生、震懾犯罪分子的作用。二是加強學校、幼兒園“技防”、“物防”措施,對損壞的技防、物防設施,必須及時修復、補充。同時,要協調鎮派出所,切實做到學生上下學期間,在學校周邊“有警察、有警車、有警燈”,并使之長期化和制度化。
(二)加強學校內部管理,切實擔負起內部安全保衛責任。一是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充實內部安保力量,繼續聘任派出所曲志強指導員擔任法制副校長,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指導。二是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強化日常安全管理,全面做好校舍、消防、交通、外出活動等方面的安全工作。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要重點抓好防溺水教育和飲食安全,進一步規范好食品索證、留樣、消毒等制度。
(三)繼續深入排查隱患,加大整改力度。繼續開展學校內部安全大檢查,排查要全面、嚴密、細致,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不僅要排查校園在防范外來人員侵害方面存在的安全漏洞,還要排查校園內存在的各種隱患;不僅要檢查校園安全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各項制度是否落實到位、落實到人,還要檢查教室、宿舍、食堂、圍墻、廁所、大型體育器材等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檢查校園的衛生、飲食、消防等方面是否安全。特別是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重點時段,要進行反復排查、動態排查和連續排查,做到任何可能引起安全問題的疑點都不放過,任何安全隱患都不放過。對安全工作,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和麻痹。
(四)組織開展學校安全教育活動,營造“安全生產月”活動的良好氛圍。通過黑板報、宣傳欄、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安全課等途徑,積極開展學生喜聞樂見、貼學校安全主題、貼教育教學、貼學生生活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加強對活動意義、內容和各類安全知識的宣講,普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常識,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和素質,為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氛圍。
(五)認真開展有針對性的學校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在開展應急疏散演練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針對當前學校安全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應急預案和演練計劃,真正提高師生和學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在6月10日前,要開展一次校車突發事件應急逃生演練活動。要求學生安全乘車,文明乘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乘車慣,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可以從容應對,推動校車安全演練常態化。
五、活動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活動領導小組,精心謀劃部署,科學組織實施,確保“安全生產月”的各項活動順利開展。
(二)通過“安全生產月”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齊心協力,促進各項防范措施和安全責任的落實。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