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2017論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論文3000字應該怎樣寫了嗎?針對這一問題小編整理了2017論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論文3000字范文供大家參考!
《關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和挑戰》
摘要: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訪問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期間,首次提出了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即我們所簡稱的“一帶一路”(OBOR)經濟發展之路。
關鍵詞:“一帶一路”;機遇;挑戰
“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就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強調各國之間共同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眾所周知,“絲綢之路”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標志,曾在古代促進了我國與西方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共同的發展,是一條具有深刻的歷史文化底蘊與重要意義的通道。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飛速發展,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及時提出“一帶一路”的建設,寓意重拾古代中國成功的外交策略,也意在把握我國重要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的進程,同時也是基于周邊外交新形勢下的一大戰略,表明我國政府在未來處理新型國際關系中的統籌兼顧與創新發展理念,從而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是一個不斷創新和突破的過程,經濟開發從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一直推進。而“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創造前提條件,在區域合作新格局中尋找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如“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不僅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還涉及眾多產業和巨量的要素調動,這其間便產生了各種不可估量的機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產業創新涉及產業轉型
升級和產業轉移等帶來的紅利。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的一些優質過剩產業將會轉移到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因為市場供求變化,一些過剩的產業,也許在其他國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國內,因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產業、產品失去了價格競爭力,也許在其他國家,較低的要素成本會使這些產業重現生機。在國內,因為產品出口一些發達國家受限而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也許在其他國家就能繞開這些壁壘,等等。此外,由于產業轉移引致的產業轉型升級更是機遇無限,比如技術改造、研發投入、品牌樹立等等都會給投資者帶來無限機遇。
第二,各地域爭取創新進而為本地區贏得商機
“一帶一路”本質上是一個國際性區域經濟的范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將引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區域創新,這包括區域發展模式、區域產業戰略選擇、區域經濟的技術路徑、區域間的合作方式等等,這其間的每個創新都蘊涵著無限的機遇。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有機遇也充滿了挑戰,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風險意識,未雨綢繆。
國內各相關省市為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搶占發展先機,紛紛做規劃、爭地位、要政策,力求得到國家層面的認定與支持,期盼在這一國家戰略布局中爭得一席之地。但目前,“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整體規劃尚未出臺,各省市“自彈自唱”規劃中難免出現區域功能定位趨同、產業結構布局重疊、同質化無序競爭的弊病。
再者,自1999年以來,中國政府就一直鼓勵企業“走出去”。最初的投資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貧窮國家的資源開采項目上。年來,隨著國內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對外投資首次超過了外資流入,對外投資也被引導到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中的更為引人矚目的項目上。五六年前,中國“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圍繞著大宗商品,現在開始在一些實行競標機制的國家承建基礎設施項目。我們知道沿“帶”沿“路”的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是比較愿意接受我們的投資,但由于其中一些國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穩定,不同黨派之間的理念差別很大,一旦一個黨派下臺,就會改變過去的對外政策,這必將給我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帶來巨大風險。因此,我們在具體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時必須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環境等進行仔細研究,在投資之前做好風險應對的預案,將投資的風險降到最低。
“一帶一路”戰略是個綜合性的超級戰略,是一種全新的各國合作、發展、建立增進友誼的中國式的解決方案和游戲規則。這也是完全由中國主導的游戲規則,這個規則的建立與實施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重要一環。曾經駝鈴聲聲、舟楫絡繹的絲綢之路,正在重現活力、大放光彩,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要做的就是肩負使命并使命必達。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