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國培心得體會精選:
培訓分為兩部分,一周的專題報告,在北京進行;一周的跟崗實踐,分在寶雞組。期間邊學邊思,邊學邊悟,可謂收獲多多。
一、深刻的記憶
培訓結束已經整整兩周,仍然記憶猶新的,當是對自己產生深刻影響的地方了。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張力主任做的《基礎教育改革的形勢與任務》開班報告,讓參訓者明確了基礎教育改革的四大任務: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全面創新育人模式;以促進公為重點,多方位縮小教育差距;以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為龍頭,優化教育體系和成才通道;以管辦評分離為重點,改革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
“校長領導力提升”,是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黨委王建宗書記的報告主題,這也是一個得到大家廣泛認可的報告。王教授歷任五所學校校長,每所學校都辦出了獨有的,都有一個幸福的回望。王教授提醒我們苦思做教育的原理與刻意篤行,養成“未經反思警醒的我不用”的慣,講求未經理性審視的生活不值得一過的文化觀。他介紹了“一個有效的實踐模式”:緊扣基本問題,把“常思教育目的、目標:培養什么人的問題”作為橫坐標,從問題梳理、原理依據、策略方法和實踐反思四個方面研究;把“重在要務實踐:怎樣培養人的問題”作為縱坐標,從學習、教學、課程、學校業務、學校行政和社會事業六個方面研究。
由于堵車遲到,清華附小湯衛紅副校長的“1+X課程整合”報告只講了一個半小時,許多地方一帶而過,是個無法彌補的遺憾。但湯校長講述的“圓周率小子”、“戲劇達人”和“球星小梅西”的故事,仍然再次沖擊我的觀念。學校必須“讓兒童站在正中央”,必須為兒童個性發展提供舞臺,必須走向“核心素養”。清華附小、北京十一學校和其它名校,在為國家的教育發展探索方向。他們的做法我們難以借鑒,但我們應該透過他們了解教育發展大勢,心中有所向往。
其它四場報告,分別從“學校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核心素養與教師專業發展”、“學校與文化建設”、“學校品牌建設與發展”方面給人以啟迪。
第二周到寶雞跟崗實踐,寶雞市教育提出的口號是“德潤寶雞,書香陳倉”,逐年深入,逐年拓展,取得巨大成就。參觀了高新一小、高新二小兩個學校,都是建校不足10年,但發展迅速,成就斐然。給人印象深刻的有三點。
高新一小以“大愛永恒”為教育宗旨,以“奠基生命,潤澤心田”為辦學理念,以“善良、豐富、高雅”為育人目標,以“涵養一個高品位的書香校園”為有效舉措,為師生的共同成長搭建大臺,構筑寬底座。學校的校園環境、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德育工作、教學工作等等,都圍繞大愛教育展開,成為當地的一所優質學校。顧明遠為該校題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學校的課堂教學,和我們高度相似。整個寶雞市的課堂教學也以“高效”為目標,參觀的兩所學校都在探索高效課堂。他們也有教學流程,高新一小以“活動單導學”模式為載體,構建新課堂,落實新理念。這一活動作為學校重點工作,從2010年開始,連續研究了六年。
在培訓中,也和翁旗王校長談了課堂教學。王校長認為寶雞現在的課堂教學改革,正是翁旗多年前所做。翁旗后來由于質量問題,課改工作一蹶不振,至今對于課堂教學沒有流程、沒有標準、沒有方向,教師和校長都很茫然。
高新一小的德育工作也頗有。該校圍繞“大愛永恒”理念,采取“德潤童心•書香童年”大愛德育十大行動??“夢想明德”放飛理想、“環境化德”品行自雅、“書香養德”讀書勵志、“藝術惠德”陶冶情操、“真情潤德”感恩回報、“儀式育德”體驗莊重、“行動立德”志愿服務、“慣美德”生命自覺、“課堂蘊德”固魂醒智、“攜手弘德”家校共育。立體化、全方位引導激勵學生成為“善良、豐富、高雅”的未來社會人才。
高新一小和高新二小的發展思路,還是有所不同的。高新一小郭冬梅校長在主政一小前就是經驗豐富的名校長,所以對一小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形成了一個系統化、立體化發展思路。高新二小的劉輝校長之前是教育專干,加之二小建校較晚,所以他領導教師從點上突破。二者思路不同,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
二、膚淺的思考
林東二小作為左旗小學歷史名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取得了若干輝煌的業績,探索出許多成功經驗,引領過本地區的課程改革,為其它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干部和教師,有良好的辦學基礎。從這一點看,應該多繼承少創新。
幾年的均衡發展、規范辦學中,林東二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是師資配備,從“優先選擇”到“最后選擇”;二是生源的變化。從招收大量的擇校生到限定本區域內規范招生,生源質量明顯下降;三是城鎮化發展方向。林東鎮向西部發展新城區,旗委政府及各委辦局、一中和醫院搬遷,加上新城區環境好,導致素質較高“上班族”、“有錢人”家庭向新城區搬遷。留在老城區的往往是“經商族”和“新市民”;四是新建校的沖擊。新建校有小班化優勢,教育質量更容易提高。新建校擇優抽調教師,二小又是抽調教師的“重災區”,大有此消彼長之勢。在如此嚴峻形勢下,怎么辦:
首先應該堅定理想信念,振奮教師的精神。如湯衛紅校長所言,不能輸在精神上。引導老師們思考教育的意義,教師的價值所在。讓老師們心中有“神圣的殿堂”、“心懷蒼生”。讓老師們明確自己是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夢的筑夢人。讓老師們理順和學生、家長的關系,知道自己因學生而存在,提高服務意識。
其次是認同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讓墻壁上的目標成為老師們心中的目標。引導老師結合黨的教育方針、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個人的幸福生活、核心素養、家長的迫切訴求等,制定辦學目標和培養目標,然后“讓兒童站在學校的正中央”,一切工作為實現培養目標展開。
再次是圍繞培養目標開展德育工作。一是學科滲透。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育的主陣地。各個學科都要從學科教學走向學科教育,潛移默化、熏陶漸染、春風化雨般滲透德育。二是抓好德育常規工作,培養學生良好行為慣、美好道德品質。三是開展“讓學生終生難忘的活動”。每一個德育活動的開展,都要有明確的目標,達成明顯的效果,浸潤孩子的心靈。
四是圍繞培養目標開發課程。課程是學生全面發展的營養品。國家課程重在依法開全開足,對于部分內容進行校本化、生本化開發。校本課程分兩個層次,校級課程重在創辦學校,滿足更多的“圓周率小子”、“戲劇達人”和“球星小梅西”個性發展需求,努力走向精品化。班級課程教師申報,學校審批,教師實施,重在面向全體。為更好的開發校本課程,為更多的孩子提供適合的教育,考慮拓展師資資源,聘請家長、社會人士承擔校本課。
五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結合我旗、寶雞的成功經驗以及翁旗的教訓來看,必須保證課程改革中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地位,必須保證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與學方式轉變主標志地位。對于我校以及我旗來說,教師素質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況,部分教師素質甚至很不如人意。在這個現狀下,還是要有教學流程,給課改理念一個落地載體,給多數教師一個抓手。
任何事情總是有贊成,有反對。反對課堂教學流程的人認為限制了教師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總是強調“教無定法”。這個聲音對部分優秀的教師是正確的,但對整體來說不適合。“教無定法”前還有“教學有法”,之后還有“貴在得法”。對于多數教師,沒有了載體,課改理念可能落空;沒有了流程這個“定法”,有的教師課堂教學就會“無法”、“不得法”。
六是圍繞培養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公,國家和地區有宏觀政策,學校能做什么?堅持各年級均衡配備教師、各行班均衡配備教師;要求教師教學均衡公,有教無類,將仁愛之心公的灑向每一個孩子,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合法權益,保證每一個弱勢個體都得到關注。這些只是基本要求,是低水的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優質教育,才是更大的公。教師隊伍建設初步考慮進行“供給側改革”,實施“分類分層,按需自主發展”。對全體教師提出共性的要求,留給教師自主選擇的空間,學校滿足教師自主發展需求,為之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