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
農業品牌是現代農業發展水的標簽。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優化農產品有效供給,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
全國政協常委陳清華在調研中發現,在農業品牌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觀念滯后現象,尤其是在區域品牌與企業產品品牌共建運行模式上存在誤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強,產業鏈不長,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營銷手段單一,特別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進行品牌擴張的力度明顯不夠;爭創農業品牌的扶持資金,以及標準體系建設、基地建設、市場建設、市場監管等工作沒有形成合力等問題。
陳清華建議,必須以現代裝備和科技把農民和土地“武裝”起來,通過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促進形成一批農業大品牌。要結合“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建立健全國家農業品牌發展政策體系和中長期規劃,加快推動農業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的轉變。要建立和完善有機、綠色、無公害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和生產標準,建立農資電子監管追溯網絡臺,積極引導企業規范標識和推廣條形碼,著力建設一批省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要大力開展以品牌為紐帶的資產重組和生產要素整合,加強農業發展公共服務臺建設,努力形成商標品牌保護合力,推動國家級農業名牌的數量和質量在“十三五”時期邁上新臺階。
2.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新疆應建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
“畜牧業是新疆最具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具備加快發展的現實基礎和資源、地緣、政策環境優勢。”針對新疆農牧業大而不強、急需轉變生產方式的現實,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住疆全國政協委員蔣安建議,新疆應建立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結合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要求,開展畜牧業現代化試點示范建設的規劃。
“目前我國還沒有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希望國家能將新疆和內蒙古一同納入建立首批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在政策支持的同時分批推進。通過提高牧民組織化程度,組建示范區畜牧業集團,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式,讓新疆從農牧業大區向農牧業強區轉變。”蔣安認為,要建成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還需要得到國家農業示范區建設以及支農惠牧等政策的大力支持。還要加大對示范區的建設投入,對示范區公益性和基礎性重大工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對一般經營性項目以社會投入為主,加大政府貸款貼息補貼力度。
3.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加強與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
此次全國兩會,伍躍時準備了關于落實種業研發后補助政策、加強植物新品種保護、進一步加強與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建設等內容的多份提案。
“建立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的提案我去年也提了,今年的建議更詳實精準。”伍躍時說,現在的農業保險多為政策性保險,賠付額低,連生產資料成本都不能保證,更不用說地租成本和收益了。未來應該是政策性保險和商業保險疊加,不僅為種業企業提供保障,更為規模經營主體提供保障。
4.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建議建立全國范圍農業大數據臺
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臺被他視為實現“智慧農業”關鍵。“建立農業大數據臺,有利于解決農業生產信息不對稱問題,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分析道,在大數據時代,不僅可以通過建立綜合的數據臺調控農業生產,還可以記錄分析農業種養過程、流通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通過分析數據,制定一系列調控和管理措施,使農業高效有序發展。
“因此我的建議很明確,首先就是要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農業大數據臺。”劉漢元表示,與此同時,還需依托農業大數據提供服務與信息支持,建立數據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機制。
5.2017年三農問題兩會熱點解讀: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和主要就農業發展的有關問題提出了意見與建議,他認為,目前我國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現代化的農業水不高,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通過建設循環大農業可以實現天清、地靈、人善的好環境。
鄭孝和所理解的生態農業大循環需要具備整體、協調、循環、能再生利用四個特點,這構成了生態農業大循環完整的生態鏈。他認為,循環大農業,要實現產出高效,資源集約利用,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才是循環的功能大農業。通過發展生態循環大農業,可以解決農民生產的成本高的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現代化的農業水不高,推動生態大循環農業勢在必行。
2017兩會臨:“三農”問題引關注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布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方向,農業部、國家糧食局等多部委先后出臺相關操作文件。黑龍江、陜西、吉林、浙江、福建等地相繼召開“三農”工作會議,地方兩會也陸續開始布局2017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甘肅、新疆等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農業是2017年供給側改革的重中之重,農業在雙重利好下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機。
“幾年我國在農業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開了頭、有進展,但需要在發展目標上再聚焦,在工作路數上再理清,在政策舉措上再加力。”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農辦主任唐仁健說,“只有牢牢把握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為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好先鋒、提供支撐,才能開辟出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境界。”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壯大新產業新業態、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六大主題。當前,我國農業主要矛盾已由總量不足轉變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從地方落實情況來看,政策側重結構調整、綠色生態、土地制度改革等。
針對糧食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生態方面,全國糧食產量第一的黑龍江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基地已達7400萬畝,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按照“種得好還要賣得更好”的要求,走產業化發展的道路,從而推動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全面完成的甘肅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面積5267.2萬畝,土地流轉面積1200萬畝、流轉率24.6%。26.7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鎮化率提高1.3個百分點,達到44.49%。2017年將著力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突出抓好調結構、提品質、促融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細化落實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
在福建省“兩會”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加快發展具有八閩的現代農業,在與會代表委員們熱議中形成共識。在福建省人大代表、漳州龍海市東園鎮厚境村支部書記曾福財看來,“只有建立權屬明確、產權清晰的農村產權制度,農民參與流轉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流轉周期才會更長,規模更大,覆蓋面更廣”。他認為,要大力推進包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兩權”抵押貸款、農地“三權分置”在內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在具體改革措施上,河北省出臺的2017年省委一號文件就如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深化農村改革、夯實農業農村基礎等作了具體部署。2017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取得實質性進展,綠色優質農產品(000061,股吧)供給比重明顯提升,農產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高于全國均水。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2017年基本完成確權登記任務。探索建立鼓勵金融機構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有效機制,扎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2017年70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力爭15個貧困縣摘帽出列。
其他省份也結合自身農業特點,提出了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浙江省表示2017年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綠化、農村美化、農民轉化。圍繞“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快打造農業全產業鏈,積極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吉林省則指出,2017年,將整體推進土地確權、全程農機化和信息進村入戶。
民之所望,心之所向。“重農、強農、惠農”的基調,在中國任何時候都不能變。全國糧食總產達12324億斤,在農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農業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的顯著變化和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2017年全國“兩會”,關乎讓農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勝開局,必將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廣袤田野上蓬勃發展。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