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黨組織要始終把脫貧攻堅重任扛在肩上,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和承諾踐諾活動,建強村級“駐村幫扶、黨員服務、科技人才、民事代辦”四支脫貧攻堅隊伍,健全完善“1+1”或“1+x”結對幫扶機制,做到扶貧政策、措施、信息“三到戶”,矛盾調解和事項辦理“不出村”,切實推動黨員干部下沉基層一線助力脫貧攻堅。以下是高考知識網小編分享的2017脫貧攻堅個人剖析材料,歡迎閱讀。
一、“十二五”期間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疏附縣作為國家集中連片開發、村級發展互助資金、“雨露計劃”、金融扶貧試點縣,“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4.86億元,貧困人口從2010年11.5萬人(包括東三鄉)減少到5.9萬人,57個整村推進村達到“九通、九有、九能”驗收標準。底,全縣貧困村82個,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68.9%,貧困人口19105戶59439人,占全縣農村總戶數的35.3%、總人口的25.7%。
二、“十二五”期間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經驗和啟示。一是精準識別是確保扶貧資金發揮效應的基本保證。以“六看法”為標準,按照“八步走”流程精確識別貧困戶,結合“訪惠聚”活動,深入走訪,繪制成“民情地圖”,因村施策、因戶定法,變“大水漫灌”扶貧為“精準滴灌”扶貧。二是整合資源實施整村推進是改善基礎設施的有效途徑!笆濉逼陂g,我縣共投入資金11.8億元,落實整村推進項目68個,解決部分貧困村通水、通電、通油路等問題,新建了一批文化室、衛生室、垃圾投放點等村級設施。三是開展技能培訓是提高貧困戶自主脫貧的有力措施。我縣堅持“以培訓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促脫貧”,依托工貿園區大力引進、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通過實施就業扶貧,引導貧困人口有序進城就業,解決了部分貧困戶脫貧無途徑的問題。四是實施金融扶貧是解決貧困戶資金短缺的有效手段。大力推行村級發展互助資金、貼息貸款,為貧困農戶提供產業資金支持。通過捆綁扶貧資金和部門資金作為擔保金,金融機構按照1:5的放貸比例,放貸到村級發展互助資金協會,扶持更多的貧困農戶發展生產。同時,通過政府保費補貼的方式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范圍,有效解決農戶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貧困。五是抓好項目實施是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關鍵環節。規范項目庫建設,強化項目和資金管理,突出項目實施前、中、后各環節的監管,相關行業部門在扶貧資金項目申報、撥付、實施和竣工驗收過程中全程參與、全程監督,確保項目實施發揮最大扶貧效應。
三“十三五”面臨的貧困現狀及扶貧攻堅面臨的困難
一是貧困村產業底子薄,村集體經濟收入普遍不足5萬元,進村入戶項目缺口較大,部分扶貧項目補助資金標準低,在短期內難以改善生產、生活狀況。二是現有貧困人口受教育程度、綜合素質、技術能力普遍較低,自我脫貧難度大,因病因災返貧問題突出,屬于比較難啃的“硬骨頭”。三是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較低,人地矛盾突出,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四是在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的情況下,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四、“十三五”期間扶貧需求和工作思路
目前,全縣貧困村82個,貧困戶1.9萬戶、貧困人口5.9萬人,其中,缺資金致貧8278戶25956人,缺技術致貧4476戶13799人,缺勞力致貧3740戶11300人,因學致貧219戶848人,因病(殘)致貧698戶2111人,缺地缺水致貧1694戶5425人!笆濉逼陂g,貧困村按照“九通九有九能”的指標,貧困戶按照“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四個切實”和“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要求,力爭2018年完成脫貧任務(201x年實現托克扎克鎮摘帽,全縣32個村7394戶23204人脫貧,2017年實現吾庫薩克鎮、鐵日木鄉、蘭干鎮、木什鄉摘帽,全縣29個村7004戶20952人脫貧,2018年實現薩依巴格鄉、布拉克蘇鄉、塔什米里克鄉、烏帕爾鎮、站敏鄉摘帽,全縣21個村4707戶15283人脫貧,2019年、2020年作為鞏固提升期),其中,需通過發展生產和就業扶持脫貧18130戶56467人,異地搬遷安置886戶2553人,生態保護脫貧2143戶7038人,教育扶貧脫貧3787戶5655人,低保政策兜底5788戶17716人。如期完成以上任務,預計共需要扶貧資金763603.2萬元,其中財政資金141351.6萬元、行業部門資金595270.3萬元、援疆資金26981.3萬元。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圍繞“六個精準”,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
1、認真落實扶持對象精準。把建檔立卡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基礎和必備條件,按照精準識別“八步走”,切實找準扶貧對象,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根據“六看”評估體系,圍繞家庭成員構成、家庭收支、家庭基礎設施、家庭社會保障、享受惠農政策等情況,摸清貧困情況、致貧原因和幫扶需求。
2、認真落實項目安排精準。結合建檔立卡工作,按照“貧困戶申請,村兩委及工作組把關、鄉鎮申報、縣級審批,鄉村及駐村工作組實施、鄉鎮初檢、縣級驗收、鄉級報賬”的原則,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和實施程序,推動縣域經濟、產業扶貧和到村到戶三者有機統一、高度融合。
3、認真落實資金使用精準。嚴格按照資金監管“七流程”和“十步驟”建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全運行機制,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度。加大金融支持,推行“政銀企農”合作模式,推進小額信用貸款和村級發展互助資金工作,積極引導財政扶貧資金撬動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扶貧開發。
4、認真落實措施到村到戶精準。堅持扶貧措施與建檔立卡掛鉤,按照“四個切實”“六個精準”和“五個一批”的要求,以村為單位制定脫貧規劃,結合“訪惠聚”工作,明確派住村扶貧工作隊幫扶,堅持“七到村、七到戶、七到人”原則,落實“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集中各方面力量合力攻堅,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
5、認真落實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在配強村兩委班子的同時,選派好第一書記,最大限度的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引導貧困人口樹立主動脫貧意愿,注重精神層面扶貧,在群眾觀念轉變、富民產業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破解發展難題等方面做貢獻。以“訪惠聚”為臺,發揮“三支隊伍”作用,按照“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隊,一戶一脫貧致富責任人”的要求,落實領導干部住村、部門包聯責任制,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
6、認真落實脫貧成效精準。建立完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標責任考核辦法,把“減少貧困人口,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貧困戶生產生活水”作為考核黨政部門、領導干部的重要指標,增加脫貧攻堅工作考核權重。同時,脫貧任務落實到具體人員,采取黨政干部“一幫一或一幫多”(縣級領導3戶、科級黨政主要領導2戶、科級領導、干部和教師各1戶)的模式壓實干部責任,并加強日常督促檢查,落實目標考核和責任倒查制度,發現存在問題,及時督辦整改,確保精準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
【圍繞“四個切實”,健全扶貧保障機制】
1、全面落實各級扶貧攻堅責任。強化縣委領導責任,建立縣領導聯系貧困村制度,實行分片包干,常態化督查和協調落實,傳導扶貧工作的壓力和責任。強化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責任,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分別作為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實行限期脫貧責任制。強化單位幫扶責任,堅持扶貧幫扶與“訪惠聚”活動相結合,全面建立“單位包村、干部包戶”定點幫扶制度,實行“一把手”負總責責任制,確保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2、充分發揮“四位一體”扶貧攻堅的合力作用。在專項扶貧上,注重工作到村、扶貧到戶,一村一策、一戶一法,加大基礎設施項目資金爭取力度,確保貧困村面貌有根本性改變,貧困戶能穩定脫貧。在行業扶貧上,注重發揮部門優勢,著力改善區域發展環境和條件。在社會扶貧上,注重社會協同,開展形式多樣的結對幫扶活動,充分發揮“扶貧日”作用,形成扶貧工作人人皆愿為、皆能為、皆可為的良好氛圍。在援疆扶貧上,注重項目向貧困村和貧困戶傾斜,同時,積極爭取對口扶貧,由廣州各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對口幫扶疏附鄉鎮、村、貧困戶。
3、完善基層組織運行機制。建立“鄉村黨組織統領”、“住村工作組協助”、“三支隊伍參與”的扶貧工作模式,把素質高、能力強、作風實、敢擔當的干部配備到精準扶貧主戰場,給他們壓擔子、分任務。發揮住村工作組優勢,做到“四幫四促”,即幫助建檔立卡、申請項目,促進精準扶貧和基礎設施改善,幫助出計出力、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選好脫貧路線,促進民生改善,幫助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解決好“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三支隊伍要主動作為,通過結對幫扶等形式,承擔扶貧任務,切實把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工作做實做細。
4、建立精準扶貧的考核機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將幫扶責任與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相掛鉤,由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對單位和個人“一幫一”或“一幫多”的幫扶效果進行半年和年度考核,對幫扶措施效果不明顯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約談和培訓,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鄉村、幫扶單位黨政班子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切實做到有考核、有約束、有獎懲。
5、完善感恩教育與精準扶貧“雙到”機制。在做好物質扶貧的同時,注重精神扶貧,堅持精準扶貧到戶與感恩教育到戶相結合,將感恩教育充分融入到精準扶貧過程中,做到扶貧與扶心同步。緊緊抓住貧困人口這個特殊群體,通過貧困人群自身享受到的政策和變化,促其自覺樹立感恩意識,使脫貧致富過程成為感恩黨、感恩政府的過程,實現脫貧一戶人,凝聚一片心。
脫貧攻堅工作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各級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推動此項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日前,裕安區人大常委會組織調研組深入該區19個鄉鎮的25個貧困村,對當前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調研情況看,面對艱巨而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全區上下迎難而上,務實創新,圍繞精準脫貧工作的目標任務,采取超常舉措,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以下幾方面困難和問題:
一是脫貧資金仍需優化整合。由于歷史原因,村級債務、基礎設施欠賬較大,貧困戶急需靈活的項目支持,急需發展生產的啟動資金,更需因病因災因學產生的債務償還資金。雖然整合了較大量的項目和資金,但大多數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費,與貧困村及貧困戶的發展生產、消除債務、增加收入的直接需求和期望值相差較大,現階段難以精準地滿足所有需求。
二是項目實施進度滯后。由于項目下達時間遲、項目選址困難、施工進度滯后等諸多原因,脫貧項目工程進度與脫貧時限要求不銜接。特別是全區25個出列村的村級及戶用光伏電站除五個村剛剛建成已投入使用外,其余20個村均剛開工建設,至少要到11月才能完工。難以實現村級年收入5萬元的脫貧驗收指標,急需解決。部分脫貧出列村的人飲工程暫未全部到位,少數村存在著與民營企業對接方面的矛盾,急需落實或銜接到位。
三是少數政策難以落實。部分產業扶貧政策門檻較高,與多數貧困戶自身條件及發展能力不相適宜。如種養殖業均規定了較高的政策補貼起步標準,危房改造項目的補貼金額與當前建房成本相差較大。金融扶貧政策推進緩慢,目前只有極少數貧困戶兌現了扶貧貼息貸款,此項工作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健康扶貧任務較重,因病致貧比例達55.84%,僅靠新農合無法達到脫貧效果,完善健康扶貧政策勢在必行。
四是攻堅合力有待加強。在項目推進工作中,急需統一協調、處理跨部門行業的種種問題。民政部門核定的低保戶指標與政策兜底脫貧戶戶數不相匹配,急需將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指標和數據進行整合,統一口徑和標準,迅速與出列村對接,使政策兜底脫貧落到實處!鞍倨髱桶俅濉惫ぷ魑茨苋嬗行鋵崳贁灯髽I目前自身面臨困境,更無力完成幫扶工作。包保責任仍需進一步壓實,極少數包保單位領導及駐村工作人員,仍然存在重視不到位、執行制度不到位、自身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情況,缺少更加嚴格的督查檢查和階段性考評。脫貧攻堅專業隊伍急需加強,專業扶貧干部力量缺乏,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系統研究及業務指導不夠精準,區扶貧辦的工作職能無法完全到位。
五是主體意識急需引導。輿論引導上宣傳政策的較多,引導群眾自主脫貧的較少。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靠自身努力奮斗實現脫貧的典型事例,挖掘不夠,宣傳氛圍不濃。致使部分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自信心缺失,“等”“靠”“要”的嚴重。
六是脫貧成果難以鞏固。目前尚無成熟的脫貧攻堅工作中長期規劃,容易造成脫貧攻堅工作的前后脫節,項目實施盲目無序的狀況,更容易造成脫貧村與脫貧戶再次返貧。非貧困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脫貧工作目前也無規劃。如何持續鞏固并擴大脫貧工作成效,問題不容忽視。
為此建議:
一要創新工作機制,形成攻堅合力。要創立脫貧攻堅聯席會議臺。針對當前在項目整合、項目推進,資金撥付與管理、數據對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議建立脫貧攻堅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由區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牽頭,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開協調會,聯動處理單一部門無法解決的問題,并限期辦結。同時,配強配優扶貧專業隊伍,保證扶貧干部隊伍精干穩定,履行職責到位。
二要主攻工作重點,抓緊項目實施。進一步加快脫貧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特別是光伏項目建設進度,逐一解剖,逐一解決,倒排工期,限期完工。以此為例,再次細化、壓實所有項目建設工作的各個環節責任,確保按期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要進一步探索脫貧攻堅所需專項資金的整合籌集模式。強化財政預算意識,確定政府資金和項目的投入。制定政策,鼓勵引導,吸引社會力量、社會資金予以充實補充。強化對政府投入的項目資金的后續管理工作。對于各級財政投入的扶貧項目及資金,建立資產臺賬,明確產權歸屬。在全部實現脫貧后,該資產應交由所在鄉鎮或村委會委托管理,既防止資產流失,又給村集體經濟注入新鮮血液。強化金融扶貧工作的機制創新,探索“龍頭企業+貧困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戶”等金融服務模式,破解難題,實現金融扶貧精準對接,迅速改變金融扶貧工作長期停滯于評級授信階段,工作無法推動的現狀。
要充分考慮貧困戶家庭的實際發展能力和需求。對于有意向通過發展家庭養殖業脫貧,但由于特困而難以在現階段達到政策規定標準規模的,建議適當降低財政補貼門檻,以提高群眾自我脫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加強調度,對“百企幫百村”工作中行動快、力度大、效果好的企業,在項目扶持、扶貧貼息等政策上給予傾斜,形成貧困戶增收、企業增效、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對有能力不行動的企業,采取各種行政措施予以調度督促,對目前生產經營確已面臨困境的企業要及時進行調整。
要強化調研,針對靠政策兜底脫貧以及因病致貧的群體脫貧問題,要盡快整合各部門、單位掌握的政策、資源、項目、資金,快速明確具體意見以便基層抓緊落實,消除此類群體的疑慮,增加群眾的滿意度。
要制定脫貧攻堅專項宣傳工作方案,讓黨的精準扶貧政策進入千家萬戶,家喻戶曉,更要挖掘和培養通過自我努力主動脫貧的典型,明確“扶貧不是扶懶”“扶貧要精準,扶貧更要扶精神”的導向,用典型引路,注重引導激發廣大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要強化督查檢查,壓實工作責任。要完善并強化執行對各鄉鎮村和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包保單位、工作隊的監督和考核。將脫貧攻堅工作完成實績與干部的提拔使用,進退留轉相掛鉤。對執行制度不嚴,完成任務不力的堅決予以責任追究。建立定期與不定期督查、考核相結合的制度。借鑒第三方評估的辦法和經驗,及時組織開展至少兩次以上的全區業務自查,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四要健全長效措施,鞏固脫貧成果。為解決脫貧攻堅工作的可持續及科學扶貧問題,要盡快完成脫貧攻堅工作的規劃編制工作。要高度重視并強化措施,做好全區及各鄉鎮村脫貧攻堅工作的中長期控制性規劃。對接全市“一谷一帶”“一心一廊”建設規劃,配套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各類產業扶貧專項規劃。對于貧困村出列后、貧困戶脫貧后下一步如何持續鞏固提升,非貧困村如何同步抓住機遇奔小康等問題,也要及時制定出較為科學合理的中長期規劃。以規劃引領,確保如期脫貧后不發生反彈。
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作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脫貧攻堅的綱要性文件,決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許多實舉措、硬政策,其中六大看點尤為引人關注。
看點一:貧困縣“摘帽不摘政策”
決定:抓緊制定嚴格、規范、透明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退出標準、程序、核查辦法。重點縣退出,由縣提出申請,市(地)初審,省級審定,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備案。重點縣退出后,在攻堅期內國家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抓緊制定攻堅期后國家幫扶政策。
解讀:長期以來,由于“貧困縣”的帽子可以帶來政策上的諸多“好處”,導致很多貧困縣不愿“摘帽”,甚至存在“戴帽炫富”“爭戴貧困帽”現象。重點縣退出后,在攻堅期內國家原有扶貧政策保持不變,可以說是“扶上馬,送一程”,充分考慮到了貧困縣的實際情況,有助于貧困地區穩步脫貧、避免返貧。
看點二:建檔立卡貧困戶孩子上高中、中職免學雜費
決定: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讓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加強有專業并適應市場需求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
解讀: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對于貧困家庭來說,培養出一個孩子,就可能給全家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高中、中職免除學雜費,有助于緩解他們的上學負擔,掌握一技之長,從而帶動整個家庭脫貧致富。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