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市兩會召開時間議程安排,中山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精神要點解讀
2017年暫無公布,下面是僅供參考!!
1月20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中山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國歌聲中開幕。在為期兩天半的會議中,來自各黨派團體和社會各界的355名市政協委員將圍繞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積極為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建言謀策,切實履行職責。
市政協*丘樹宏,副*劉傳沛、司徒偉湛、馬志剛、周信、吳竹科、王志強、蕭劍忠、郭惠冰等人出席。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薛曉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良賢,以及市領導雷彪、梁麗嫻、王遠明等到會祝賀。會議聽取了政協第十一屆中山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第十一屆中山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受丘樹宏委托,劉傳沛代表政協中山市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報告稱,,市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不斷探索新常態下中山人民政協之路,為中山“五位一體”建設和*民主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報告指出,,市政協在協商成果轉化利用上有新成效,借助政協委員與市長協商座談會、常委會專題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主要協商臺,對孫中山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古鎮燈飾產業轉型升級等議題進行了充分協商,并著力完善協商成果轉化機制,確保出實效;民主監督工作取得新進展,通過完善民主監督機制建設,推進十件民生工程,與省政協積極聯動、合力宣傳中山市社會治理工作提高民主監督質量和實效。
在重大專項工作領域,市政協籌劃了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相關活動,并積極響應省政協征集“千一”史料,征集成果位列全省地級市第一。
報告稱,是政協工作“創新履職年”,未來要扣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新形勢,不斷研究新情況,注重注入新理念,大膽探索新途徑。其中,今年市政協工作要點包括圍繞“十三五”規劃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認真履行職能;發揮愛國統一戰線優勢,隆重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努力為創新驅動發展建言獻策,主動為增進民生福祉發聲出力;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建設;以政協中山地方組織建立60周年為契機,加強履職能力建設,完善基層組織建設,提升政協工作科學化水。據悉,市政協還將探索通過網絡征集提案線索、了解社情民意,推動政協協商民主創新發展。
司徒偉湛向大會作了政協中山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十一屆四次會議以來提案辦理情況的報告。會議透露,去年市政協提案選題廣泛,內容豐富,整體質量較高。截至12月底,提案已全部辦復。據悉,許多意見建議被吸收并落實到相關決策、規劃和工作措施中,為促進中山“五位一體”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大會還頒發了、優秀提案獎,共有30件提案獲評優秀提案,致公黨中山市委會《關于加強區域協作,推進我市傳統產業集群創新升級的建議》等15項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九三學社中山市委會《關于統籌推進河涌水生態修復,加快中山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的建議》等15項提案被評為優秀提案。
大調研:去年中山市政協共組織開展專項調研60多次,提交調研報告20多份,建議和意見上百項,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批示并組織落實。
提案:去年以提案形式共提交書面意見和建議297件,經審查立案250件,轉為建議47件,其中8件提案經*會議審定為重點提案。
聚焦
廣泛聚力籌備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活動
市政協確定為“孫中山文化年”
今年,全市將以“緬懷孫中山,共筑中國夢”為主題,以“發展是最好的紀念,創新是最好的繼承”為指導,籌辦一系列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活動。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透露,市政協將積極參與并在活動中體現人民政協的責任擔當,將的“人文型政協”建設工作主題確定為“孫中山文化年”。
會議強調,要把握兩岸關系和發展主題,加強與臺灣各界人士的交往;要密切與港澳委員和海外華人華僑的聯系,促進大團結、大聯合。要大力支持公共外交協會開展活動,廣泛凝聚力量;要積極爭取孫中山文化上升為國家命題,以研究、宣傳孫中山文化為主題,促進兩岸與海內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山文化走出去,進一步擴大偉人故里的海內外影響;要充分發揮政協文史工作“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作用,體現“孫中山文化年”,突出研究重點,在提高“三親”史料質量上力求有更大突破,加強對中山歷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整合全市資源推進偉人故里建設
民革中山市委會提議,以今年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為契機,整合全市文化資源,推進孫中山故鄉的城市風貌建設。民革中山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梁慧群介紹,當前中山市在孫中山文化弘揚和利用上存在不足。民革中山市委員會大量調研后建議:以加強孫中山文化資源挖掘為基礎,提煉特有的文化元素,展示文化名城魅力;以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為契機,整合全市文化資源,推進孫中山故鄉的城市風貌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文化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山市綜合的文化競爭力排到了全國第31位。坐擁歷史名人等文化富礦而利用不足,在歷史遺跡的保護開發、孫中山文化城市名片的打造、城市規劃建設的文化品位、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
上述問題不僅為中山文化界所關注,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中山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8%”的目標任務。
梁慧群認為,孫中山文化將強力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今年適逢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又是“十三五”規劃開端之年,中山應秉承孫中山先生開拓創新的精神,探索城市發展的新思路、新道路,促使中山社會經濟再次騰飛。
“我們城市文化中孫中山元素不凸顯。現有的城市規劃建設對于孫中山文化精神元素的體現較為欠缺,一些原有的遺跡、遺存也在日益湮滅。”梁慧群說,民革中山市委在大量的調研中發現,中山市民對中山文化和孫中山精神缺乏了解,以“孫中山史跡”為例,投資約100萬元,建成6年多,但很多人并不熟悉。
建議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
針對上述問題,民革中山市委員會建議,對有關中山文化的歷史遺跡和文物進行摸底調查和梳理匯總,并針對性地制定保護性開發措施。“我們可以利用紫馬嶺公園里面舊的房屋改造‘中山城市文化展覽館’或‘中國現代史展覽館’。”梁慧群說,在中國代發展史上,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中山人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這一點在中山沒有得到很好的呈現,有必要建立代史展館。
建議提出,充分利用相關產業,整體打包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力爭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日與翠亨村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同時進行掛牌。“借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申報‘國家級文化示范區’,能輻射帶動全市文化產業和事業的發展。”梁慧群認為,在執行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全域中山”的理念,將各鎮區最好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和挖掘、再利用。但要做好,需要舉全市之力,需要各部門、各鎮區精誠合作。
民革中山市委員會還建議將南朗醫院更名為“中山紀念醫院”;恢復民國期間海內外鄉親捐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圖書館原貌和功能,完善與孫中山相關的元素建設,使之與孫中山紀念堂公園形成一個整體。翠亨新區和岐江新城核心區域規劃選址建設“共和廣場”、“復興廣場”或者主題公園,紀念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香山杰出人士。
記者從中山市政協、中山市文廣新局獲悉,今年中山市將組織策劃系列紀念活動。例如,出版一批相關方面的專著和史料圖冊、舉辦孫中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興建孫中山書法碑林等。
委員連線
今年“兩會”他們都關注哪些熱點?
市政協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市委黨校、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客座教授全觀友:
我今年最關注的話題,仍是弱勢群體是否能夠得到政策上的傾向性服務。而其中,獨居老人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是我關注的重點。解決獨居老人問題,全部交由政府并不現實,因為負擔太重。社會公益服務應該建立在責任與義務對等的原則上。建立社會公益服務儲蓄機制,能夠長久有效地解決一系列社會問題。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如果多出力為社會服務,那么年老以后也應該享受相應的服務。我希望以后能發展這么一種新型的社會服務模式,能夠形成“有需求,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的良性互動,也幫助促進社會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
市政協委員、中山市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士倫:
中山當前的跨國企業或是跨國品牌不夠多,在全球價值鏈構建當中尚處于起步階段,如何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構建,是我比較關注的一個動向。雖然幾年來中山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投資,但走出去的企業中,規模較大的企業偏少,且更多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中山應該加強產業鏈、行業整合和產業集群建設,通過抱團促使某些領域、行業產品在全球價值鏈的構建當中贏得更多話語權,也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夠在這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
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山市委會委員韓延星:
我對孵化體系的話題比較關注。當前,中山市在引導孵化器建設方面,更多是強調孵化產品,對孵化企業組織形態重視不夠。現在的企業跟以前相比,業態上有很多不同。企業管理也面臨著新的發展趨勢。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嘗試通過孵化器孵化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企業組織形式。
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