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打牢精準扶貧基礎,通過建檔立卡,摸清貧困人口底數,做實做細,實現動態調整。以下是有高考知識網收集整理的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在分組討論休息期間,本來在聊天的兩位委員發生了“爭執”,聲音越來越大,幾米遠外都聽到他們在談“扶貧”。會上談扶貧,會下聊扶貧,記者從諸多細節中感受到代表委員們熾熱的“扶貧情懷”。
從事教育的委員談教育扶貧,從事衛生的委員談醫療扶貧,在鄉村工作的委員談扶貧政策,企業家委員談產業扶貧,文藝工作者委員談文化扶貧……扶貧成為今年兩會的重點話題之一,激蕩著代表委員們滾燙的心。
脫貧攻堅沒有局外人,代表委員們根據各自調研的情況和感受找“窮根”,從各自的思考中開“良方”:培植產業,激活“造血”細胞;創新幫扶模式,疏通“活血”脈絡;強化政策扶持和項目支撐,“輸血”助力扶貧;激發內生動力,改變精神“貧血”……一條條建議和意見,凝聚著集體的智慧,匯集了各方面的心血。
脫貧攻堅沒有停頓號,各行各業已經行動起來,給貧困群眾帶來福祉。,我省有103萬貧困人口脫貧,1077個貧困村出列,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這一漂亮成績的背后是我省建立了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全面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產業脫貧、就業脫貧、扶貧搬遷、智力扶貧、健康脫貧等戰役,取得了成效。
2017年,全省要完成脫貧90萬人以上、貧困村出列1000個以上,力爭2個縣脫貧摘帽。目標源于信心,信心出自奮斗。讓我們聆聽扶貧強音,踏準扶貧節奏,把兩會上扶貧的好聲音變成脫貧攻堅的好行動。
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特別是中西部一些省區的貧困人口規模依然較大,貧困程度較深,減貧成本更高,脫貧難度更大。要實現到2020年讓7000多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必須高度重視并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為此,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摸清貧困底數是基礎。要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明確貧困線的標準。在自己申報的基礎上,逐人逐戶把經濟賬算仔細、算明白、算精準,把確實貧困的人口納入進來,不符合條件的人口剔除出去。按照家庭貧困的原因進行分類建檔造冊,建好信息管理臺,為對癥下藥精準扶貧做好基礎數據保障工作。
創新扶貧方式是關鍵。對于整鄉、整村貧困人口,要從當地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出發,因地制宜,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貧困戶家庭人口結構特點,把精準扶貧與農村創業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加大對貧困群體的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從業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對那些地處偏遠、自然環境惡劣、群眾遷出意愿強烈的村鎮,實行整體遷移。同時,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低保。
動員社會力量是助力。鼓勵和引導有優勢的農戶牽頭,組織貧困家庭積極參與合作組織。在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鄉鎮,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小微企業,發揮其經營協作的牽動作用,使之成為連接農戶與市場的橋梁和紐帶。相對其他社會組織,企業扶貧的視角更廣、方式更多、靈活性更大,應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引導鼓勵企業參與扶貧開發事業。繼續選派優秀干部、科技專業人員到村工作、進戶直幫。送先進理念、實用技術進村入戶,強化科技在扶貧中的支撐作用。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應發揮優勢,團結帶領農村廣大青年、婦女,積極投入扶貧攻堅中來。
加強組織領導是保障。制定規劃實施細則,落實目標責任制,本著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精準驗收的扶貧方式,強化目標考核,并實施扶貧工作全程監督,跟蹤問效和追責。政府動員有關部門,積極參與脫貧攻堅任務,領導帶頭,合理布局,精準施策,全力投入。并廣泛凝聚全社會力量投入扶貧開發事業,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提高工作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日前,湖北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撰文,公開談了很多扶貧干部“早就想講卻不敢講”的問題??有少數貧困戶帶著“我是窮人我怕誰”的心態,被國家的好政策養得“渾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陳書記的感慨,想必不少扶貧干部都有共鳴。作為基層精準扶貧工作者,筆者也是感觸頗深、難于言表。就此,談談筆者在扶貧工作中的膚淺看法:
一、精準扶貧重在授人以“智”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后沖刺的五年。全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的最大“短板”和薄弱環節,扶貧工作進入“啃硬骨頭”攻堅階段。鎮沅恩樂鎮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6戶720人。面對720“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個“硬骨頭”,當務之急,正是先要除掉“頭腦貧困”這個障礙。如果說上級政策是牽引力,外部幫扶是推動力,那么,貧困群眾自身的脫貧之智,正是不可或缺的內生動力,正如授之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真是政府欠他們的”、“這家人真懶,一點志向都沒有”、“好政策養懶人”,在扶貧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扶貧干部的“牢騷”話。大部分貧困群眾中,一味存在著“等靠要”的觀望心態、依賴心理,政府給他買了種豬,年底卻被當作肥豬宰殺,政府給他建種菜大棚,他還等著政府買種子買肥料。貧窮不可怕,怕的正是這種觀念和思路的貧困。我們只有徹底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和觀念,堅定信心、積極進取,激發出貧困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化短處為長處,變劣勢為優勢,讓“至貧”能致富,才能解決他們的長遠之路,最終才能實現小康。
二、精準扶貧重在授人以“漁”
群眾是脫貧致富的主體,精準扶貧必須解決“精準脫貧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給錢、給糧、給豬,要使貧困農戶真正得到“漁”,就必須創新扶貧模式,變“輸血”為“造血”,讓貧困戶“張口想要扶貧款”變“依靠政策我要干”。
精準扶貧,應做到扶貧方式、扶貧效果考核上的精準,要看貧困戶究竟是得到了“魚”,還是得到了“漁”。對于貧困戶來說,要在解決其溫飽的同時,關健在于幫助他們提高生產經營和老老實實過日子的能力,保證讓他們的糧倉更加殷實、錢袋更加鼓帳。如何解決“漁”的問題,筆者認為關健要在“產業支撐”“致富技能”上下功夫,即變“輸血”為“造血”。
鎮沅恩樂鎮是一個集山區、半山區的貧困鄉鎮,隨著“五網”建設的深入推進,恩樂鎮區位優勢日趨明顯,產業扶貧緊緊圍繞“一河兩岸”、“一山一林”資源優勢,整合打包貧困戶產業扶持資金及各項目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參與股份合作、保本分紅,在保證貧困農戶正常收入的同時不斷提高貧困農戶的農民專業組織及產業化發展水。目前,恩樂鎮玻烈村委會引進 “沃柑”種植7000余畝,銷售所得按年度進行分配,玻烈村委會及土地入股農戶占20%,初步估計農戶分紅收益每年每畝可達5400元以上,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100個以上,解決了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101人、低保人口77人的產業問題。恩樂鎮文舊村打包建檔立卡戶產業扶持資金等120余萬元入股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建設1500頭商品豬育肥場,前8年按照貧困戶4000元/年、村兩委9.2萬元/年進行分紅,解決了該貧困村92戶貧困建檔立卡戶240人的產業增收及村兩委集體經濟增收問題。
隨著貧困農戶產業開發試點的成功建設,各村結合實際創新產業開發思路,整合貧困農戶產業扶持資金入股茶廠、入股沙廠、成立務工協會等,讓貧困農戶真正參與到產業的開發、管理、經營上來,讓貧困農戶在經營管理上不斷提升產業致富素質,徹底改變產業扶貧給錢、給豬的扶貧模式,真正使貧困農戶有“魚”還有“漁”。
三、精準扶貧重在授人以“志”
扶貧工作中,我們常常聽到農戶提問:“你們能給我們要來多少項目?這次修房子你能給我們多少錢?”。在有些貧困戶的眼里,“扶貧”就是等國家給自己發票子、修路、修房子。文舊村是鎮沅恩樂鎮34個貧困村之一,在實施該村脫貧試點小組基礎設施建設中,徹底改變了以往工程全盤包干的工程建設模式,僅招標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及招租設備,由村兩委牽頭、小組群眾出工出力備料組織實施,真正讓群眾參與到項目建設和管理上來,既節約了項目資金又調動了群眾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組與組互爭,戶與戶互比,部分村民小組道路硬化政府僅僅給予水泥支持,群眾也能干得熱火朝天。“政府搭臺,群眾唱戲”,扶貧工作中要切實引導貧困戶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等靠要”到“內生動力”的轉換,通過多種途徑把群眾引導到參與項目實施、家園建設上來,發揮貧困戶主觀能動性,激發脫貧志氣、確立致富志向,立志自主脫貧。
“人有志氣,就有人幫”,“扶貧重在扶志”。群眾是脫貧的主心骨,要脫貧,必須讓貧困群眾轉變觀念,立下脫貧之志,樹立我貧困我羞恥的觀念。要主動把加強貧困戶的主動脫貧意識和教育問題擺在脫貧首位,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學會感恩,學會理解,而不是把“扶貧”當作“理直氣壯”訛詐的機會。
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推進,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徐徐展開,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圍繞解決群眾住房、飲水、出行、就醫、上學、增收等問題的一大批民生項目,在恩樂鎮遍地開花,村村有致富產業、戶戶有致富門路、人人有致富能力的脫貧致富奔小康格局正在形成。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