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糧息訟,營生業言。士農工商,各執其業。慎喪祭言,慎終追遠。宜盡誠敬,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擇。嚴內外言,治內治外。不可易位,敦孝悌言。事事親敬,敦宗睦族。篤教學言,養不廢教,作養人才。厚風俗言。吉兇慶恤,孤寡有體。敦和睦言,捍忠御災,協力同心,嚴雜禁言,奸盜賭博,占欺謀吞。
繼承祖德
清河張氏,廣居丁旺,黃帝賜姓,源遠流和。緬懷先輩,精忠善良,圣賢眾多。功高德望。勸我族人,繼承發揚,效郡報國,雍澤民心。孝敬父母,弟恭兄讓,族和鄰睦,遵綱守常。禮信仁義,嫉仇豪強,慎婚傳嗣,家教有方。讀書文,勤為農桑,禁戒非為,武自強。
忠效國家
國家與民,關系互相。民忠國盛,國富民康。國澤黎民,民增國光。天經地義,效國理當。勸我族人,以此為尚。奉事國家,蹈火赴湯。為國穩安,戎馬扛槍,為國振興,農工學商。清政廉潔,不圖恩償。和衷共濟,不怨下上。執行政令,遵紀守綱。踴躍赴公,早完稅糧。
勤為職業
現代職業,百千萬行,擇業從事,各有理想。腦力體力,士農工商。貴在勤勉,富在自強。勸我族人,切莫閑浪。必從謀業,或專或廣。荻耿果實,老奉幼養,欲成大業,地于少壯。從頭做起,不惰不曠。勤操苦干,必有報償,精專計謀,物豐財旺。永不息止,家富業旺。
孝敬父母
身為人子,必有爹娘。生子不易,養更非常。竭盡全力,操碎心腸。恩重如山,情深似洋。勸我族人,必為報償。父母在世,孝順敬讓。不可凌辱,不可欺誆。遇有要事,應與商量。父母老耄,服待奉養。問寒問曖,關心痛癢。父母歸仙,節禮安葬。
雍和兄弟
兄弟之情,非同尋常。只因緣份,方逢世上。如身手足,根脈一綱。榮辱聯結,禍福關相。勸我族人,兄弟莫忘。珍視情義,互尊互諒。雍愛和睦,兄恭弟讓。莫記恩怨,免為參搡。福祿共享,苦難同當。遇事多商,親朋禮往。妻室各教,父母共養。團結一致,共拒豪強。
友睦族鄰
人之祖先,原本同綱。繁衍生計,遷徒各方。者是鄰,遠者為鄉。百姓如是,況且族黨。勸我族人,友睦鄉黨。以和為貴,仁厚謙讓。緩急通義,慶吊禮往。藝業相扶,困難相幫。鄰里之間,互為守望。哀矜孤寡,顧照幼長。不弄是非,多忍多讓。莫欺貧弱,勿恃豪強。
慎結婚姻
男婚女嫁,大事一樁。立家之言,門楣之光。夫妻恩愛,歡樂無疆。美滿婚姻,地久天長。勸我族人,慎結儷伉。擇女選?,切莫輕肓。德才為先,不偏長相。慕愛淑賢,求取忠良。勤儉能干,品行端莊。性溫體健,善有兒?。情深意篤,莫重財妝。依照法律,鸞鳳成雙。
訓教子女
生育子女,重在教養。啟其愚頑,提高智商。德才體能,全面向上。立志成才,以仕棟梁。勸我族人,教子莫忘。從幼抓起,不可疏曠。打罵凍餓,繼然不當,溺愛放任,非屬良方。家教要嚴,更需師長。鍛煉意志,教導,禮知義,循規遵章。膽識才略,詩書文章。
崇尚節儉
持家之道,勤儉二方。勤則生財,儉為備荒。懶惰之人,好景不長。勸我族人,節儉為尚。居不貪高,房堅宅亮。食不求珍,腹飽口糧。衣不華貴,齊整大方。器質而潔,不圖排場。紅白好事,不宜鋪張,F時富足,當思久長。量入為出,有儲有藏。
禁戒非為
為人處世,需求名芳。忌人說短,怕指脊梁。品端行正,受人敬仰。胡作非為,定遭禍殃。勸我族人,正大明光。非理之事,不為不想。不義之財,莫貪莫枉。酗酒吸煙,宜戒不倡。偷搶訛詐,賭博嫖娼。聚眾歐斗,誣告誹謗。此事作為,觸犯律章。禁之止之,免訟公堂。
張(Zhāng)姓出自黃帝之后代揮,得姓始祖:張揮。黃帝少昊青陽氏第五子,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他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啟發,發明了弓。于是黃帝封揮為專門制造弓的官叫“弓正”,張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位的大姓。有人口億,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零八。
起源主要有五:
1、出自黃帝之后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揮也成為張姓得姓始祖。
2、出自黃帝姬姓后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如云南南蠻酋長龍佑那,被諸葛亮賜姓張。元朝末年蒙古將領伯顏帖木兒歸附明朝后,明成祖朱棣賜張姓。韃靼人哈剌爾敦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名隆善。另一個韃靼人奴兒為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賜姓張,名友。女真族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明成祖朱棣賜姓張,名志義。
4、其他姓氏改姓。如秦末韓國貴族姬良,謀刺秦始皇未成,改姓為張名良。三國時魏國名將張遼,本姓聶,后改為張氏。元代馬札爾臺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其后人伯爾格,乾隆年間定居任岫巖,子孫都改姓張氏。赫舍里氏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扎庫塔氏、扎拉哩氏、愛義氏等清代全部改為張氏。藏、回、瑤、壯、侗、朝鮮、彝、苗、高山、阿昌、納西、僳傈等少數民族也都有張姓。
5、元太祖成吉思汗后人,有因戰亂避難于西南而改姓張者,始祖名張攀桂。其后代現多居住在彭水高谷一帶。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