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姓,第一個淵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禽滑厘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的禽滑厘是墨子的弟子,他的字為慎子,其后代以他的字作為姓氏,形成慎氏。 第二個淵源: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白公勝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春秋時期的楚國太子白公勝的后裔中有的被封在慎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作為姓氏,稱為慎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楚國有個地方叫慎縣,是白公之邑,其后人以地為氏,望出天水。 根據歷史文獻資料考證,楚國時期的慎邑在今安徽省潁上縣西北。
源于姬姓,出自戰國時期法家創始人禽滑厘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尚友錄》上記載:“禽滑厘,字慎子,以字為姓。”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白公勝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楚國有慎縣,白公之邑,其后人以地為氏,望出天水。”
源于肅慎族,出自夏、商時期東北地區古老部族肅慎,屬于以民族稱謂為氏。肅慎族起源于氏族社會晚期以鳥圖騰為標志的氏族部落,即史書上記載的“玄夷”。漢朝以后,不同朝代的史書上所記載的邑婁(東漢、三國時期)、勿吉(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女真(遼、金、宋、元、明時期)等,大都是肅慎族的后裔,至少也是與肅慎族人有密切淵源關聯的民族群體,也是今天滿族同胞的先民之一。
慎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四十位門閥。依《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楚國有個地方叫慎縣,是白公之邑,其后人以地為氏,望出天水。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考證,楚時的慎邑,在今安徽潁上縣西北。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肅通渭)。
慎姓人數不多,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河北、甘肅、江蘇、浙江等省。
慎姓改真姓:南宋大臣慎德秀為避孝宗趙?名諱,由慎氏改為真氏。據《宋史》載,至南宋時,宋孝宗諱?,大臣慎德秀為避孝宗趙?(“慎”的古字)名諱,改慎氏改為真氏,其后代遂相傳姓真。
宋天圣年間(1023-1030),曾做過開封知府的慎從吉的孫子慎修隨商船渡海至高麗,因有學識,且精醫術,被高麗國王封為守司徒左仆射參知政事。其后子孫繁衍,至今34代,7000多戶,3.5萬余人(朝鮮約2萬人)。 后有部分慎修后代遷到東北定居,成為慎姓中國朝鮮族。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襄(今甘肅通渭),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東漢永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其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地。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敦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原始字輩
元吉大中天
文有全枝連
金殿錫寶玉
英杰占奎先
安徽潁上
繼樹廣全
孔懷孝永
宜世恒同
河南新密
自玉永清明
國家福興成
同慶廣宗德
文治保太
湖北宜昌
慎點乃其世俗方,
克承先志運永昌
江山萬古玉宗祖
繼續相傳子有光
江蘇徐州
克云景泰
培永興邦
榮玉孝福
年樂延長
河南杞縣
建茂德廷
學玉仕保
學玉仕保
錦文永曉
其他地區資料有待補充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