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砥礪改革創新服務五大發展
打造規范統一、共享共用的公共資源交易臺,推動交易活動“陽光”化運行,是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建設現代市場體系的重大舉措。2006年,合肥市啟動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十年來,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共享資源、統一制度規則、打造規范標準、加強集中監管、拓展業務領域、推進信息手段、統一區域市場,推動了公共資源交易法制化、規范化、透明化,極大提高了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截至11月,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年度交易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關口,10年來累計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項目47575個,實現成交金額8630.93億元,資金節約和增值3405.87億元。
銳意改革揚帆起航正當時
2006年,為適應合肥市跨越式發展需要,合肥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建立合肥招標投標統一市場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招標投標管理工作的意見》,成立制定全市招投標工作方針政策和協調重大事項機構,即市招管委,設立負責市招管委日常工作的機構,即市招管辦,建立集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出讓等功能于一體的統一招投標臺,即合肥招標投標中心,初步形成了“一委一辦一中心”的招投標綜合管理組織架構,標志著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的“破冰之旅”正式起航。
2007年3月,市政府頒布《合肥市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辦法》(126號令),進一步明確了招投標管理的職責分工、操作流程,以及“依法應當實行公開招標的建設工程項目實行有效最低價中標,出讓項目和租賃類項目實行有效最高價中標”的剛性交易規則。
2011年3月,為進一步深化招投標體制機制改革,“市招管辦”更名為“市招管局”,進一步強化了“統一臺、統一進場、統一規則、統一監管”的工作機制,明確將全市涉及招投標業務的執法權集中委托市招管局統一實施,至此,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管理的“合肥模式”基本形成。
2013年5月1日,經安徽省人大批準頒布實施了全國首部公共資源交易地方法規??《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條例》。通過地方法規鞏固改革成果,規范監管行為,引領各項改革工作進一步規范發展。
2013年12月,為進一步順應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趨勢,“市招管局”更名為“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合肥招標投標中心”更名為“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立了全國首支公共資源交易專業執法隊伍??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執法監察支隊,進一步強化了對全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運作、監管和服務職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實現了由單一招投標向公共資源交易的成功“轉型”。
10月,在充分肯定合肥市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省級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的戰略部署。取消省本級各類交易臺,依托合肥、省市共建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省級項目按屬地化原則進場交易。此舉開創了全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的新局面。
11月,整合組建安徽公共資源交易集團有限公司,劃轉國資委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服務、操作三分離的體系架構。
邁入,踏上“十三五”新征程,合肥在不斷完善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機制上繼續闊步前行。
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多措并舉創新機制譜新篇
十年來,合肥市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開展了積極有效的改革和探索,合肥公共資源交易工作以“公開、公、公正”為宗旨,以“高點定位、系統發展”為目標,以“制度、規則、規范、科技、監管”的“五大體系”建設構建形成了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發展的“制高點”。
凸顯制度引領,構建制度體系建設“制高點”。2013年5月1日,全國首部公共資源交易地方性立法??《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條例》正式頒布出臺。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以“全國首部地方性立法”,以“市級政策+部門文件+內部規章”為配套,以“知識問答+手冊讀本”為載體,構建了較為完備的公共資源交易的制度體系。通過地方立法,明確了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四個統一”的管理體系、剛性的業務程序和交易規則。
著力優化提升,形成交易規則體系建設“制高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拓寬定點庫使用、創新完善評標方式、優化評標辦法,建立統一完善的省市縣三級一體化交易規則體系。以“資源共享、臺共建、服務共管、效益共贏”的原則,探索建立信息發布、咨詢服務、評標專家庫、信用評價、投訴受理、監督管理等“六統一”的規則運行機制,推進了省市縣三級一體臺聯建機制建設。
立足強基固本,形成規范體系建設“制高點”。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申報國家級標準化服務試點單位為契機,系統總結招投標改革以來的實踐經驗,探索建立了“項目操作、運行模式、服務規范、質量評價、考核監督、電子政務、形象標識、日常管理”等八個方面的標準化體系。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負責人指出,合肥的標準化建設為國內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加速科技支撐,構建信息化體系應用“制高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以信息科技的系統應用強力支撐事業發展。積極推進信息交易系統改造升級,加大以大數據和桌面云支撐的信息化系統應用,使信息化水居于全國同行業領先水,有效支撐了網上全流程招投標、遠程異地評標、產權交易電子競價等“互聯網+”交易功能。
強化立體防控,構建監督體系建設“制高點”。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構建了“標前+標中+標后”全程化和“體內+體外+社會”立體式的監管體系,建立了從項目立項到實施乃至驗收全過程嚴格管理的工作模式,各階段均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又形成了成果銜接、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
先試先行打造交易陽光市場
公共資源交易是社會關注度極高的領域,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的關鍵就是能否實現有效的監督管理。改革十年來,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依法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有力地維護了公共資源交易臺的公信力,讓公共資源交易在陽光下進行。
為統一監管標準,保障項目交易服務,合肥市在市場主體行為監管、不良行為曝光、項目履約等方面不斷健全規章制度。建立了重大問題處罰集體決策制度,定期召開決策專題會議,經“集中會審”處理的涉及違法違規問題的案件,無一例被行政復議和引起行政訴訟;舉行了行政處罰案件群眾公議活動,將執法中的部分案件讓群眾公議員來“把關”,有效規范執法機關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確保權力行使陽光透明、廉潔。
合肥公共資源交易構建了“標前+標中+標后”全程化和“體內+體外+社會”立體式的監管體系,實現監管立體化。嚴格標前審查、強化標中監管、加強標后跟蹤。實施全面的業績公示制度,對入庫會員企業、項目經理,招標代理機構和從業人員業績實行網上公示,并將結果納入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規范公共資源市場秩序。此外,建立省內十六地市、南方十城市、西北五省市等區域合作組織的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公共資源交易誠信體系建設在區域間的合作和聯建力度,推動建立“一地受罰,處處受制”的失信懲戒機制。
科技是監管效應最大化的助推劑,合肥市公管局推行電子化招投標,實行網上報名和招標資料下載;以網上交易、電子競價、智能評標等信息化技術應用,實現內部操作的全記錄、交易信息的全公開、交易監管的全透明,屏蔽了人為干預的風險。此外,還對所有違法違規企業的不良行為記入信用檔案,在市公管局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市級信用臺、市政府門戶網站同步發布失信“黑名單”,有效震懾市場主體。
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不斷創新模式,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對所有違法違規企業的不良行為記入信用檔案,在市公管局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市級信用臺、市政府門戶網站同步發布失信“黑名單”,有效震懾市場主體。同時,廣泛使用信用記錄,將誠信狀況納入投標人資格評審內容,落實到預選承包商信用考核中,在“商務+技術+信用”三階段評標體系,將信用評價結果設置為評審指標。同時,廣泛使用信用記錄,對法院、檢察院、工商、稅務、財政五大系統產生的失信人均進行了中標限制。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