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明確指出,要給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開展學習教育留出空間,發揮黨支部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而黨支部主觀能動性發揮如何,關鍵取決于支部書記及各級政工干部。尤其在當前地勘形勢嚴峻,市場下行壓力加大,用工成本飆升等不利情況下,如何在困境中謀求生存,在險境中尋覓機遇,在逆境中創新發展,支部書記及政工部干部作用的發揮,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在推進學習教育中,要把抓好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放在突出位置。
要促其增強使命意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對“兩學一做”是衷心期待還是消極看待,是主動投入還是敷衍應付,既是檢驗其黨性意識強與弱的試金石,也直接影響著其所在支部學習教育的效果。因此,要把增強全體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的使命意識作為學習教育的“第一堂課”,通過上級黨委書記上黨課、組織支部書記相互研討等形式,讓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深入了解開展“兩學一做”的時代背景、重要意義以及具體要求,不斷深化認識,從而以飽滿的熱情、誠摯的態度去迎接學習教育。
要促其增強表率意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兩學一做”,基礎在學、關鍵在做,作為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既要先學一步、學深一點,也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自身沒有一名合格黨員應有的樣子,就會在普通黨員群眾中失去威信,也就無法真正引領學習教育的開展。當然,“金無赤金、人無完人”,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有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拿著鏡子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因此,要引導支部書記及政工干部在學習教育起步之初,就對照系列講話和黨章黨規要求認真檢視自己,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努力樹好形象,從而贏得黨員群眾的信任。
要促其增強創新意識。“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總體要求、重要內容、主要舉措十分明確,但每個黨支部實際情況卻千差萬別,如果都照葫蘆畫瓢,學習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得不償失。這就要引導支部書記增強創新意識、提升謀劃能力,學會從支部黨員的工作崗位、文化層次、狀況等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習載體、搭建切合實際的實踐臺、建立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不斷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做合格共產黨員,必須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按照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的標準去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們除了整天面對工作之外,那就是要面對上級組織及全隊職工家屬的監督,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守的起清貧,穩得住心神,經得起考驗,而外面世界豐富多彩,繁花似錦,呈現出“世人熙熙皆為名來、世人嚷嚷皆為利往”的繁忙景象,于是有些同志不禁產生了疑問:我們整天艱辛的付出,是否失去了人生中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們這樣辛辛苦苦,勤勤懇懇,是否得不償失?
其實,借用現代社會一句充滿辯證法的語言講就是:有得必有失,我們在也許失去了個人更好的發展機會,也許失去了物質更加富足的生活,但同時二四七隊為我們提供的養身立命的場所,也為我們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華的舞臺,讓我們擁有了精神充實和相對穩定的生活。因此,我們應當正確認識和對待得與失,在奉獻中實現二四七人價值。下面,我主要講四點內容。
(一)正確認識得與失辯證關系
得與失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而且兩者是密切相連,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成語,叫做:“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來源于一則古代故事。在古代北方邊境上,住著一個擅長推測吉兇禍福的老人,一天的他家的馬跑到了胡人駐地,周圍鄰居都擔心老人想不開,于是都來安慰他,但老人卻樂觀地說:這不見得是壞事啊!過來幾個月,老人馬帶著胡人的駿馬回家來了,鄰居們又去祝賀,老人卻擔心地說:這也不見得是好事啊!結果他的兒子在騎胡人的駿馬時,不慎摔斷了大腿,成了一個瘸子,熱心的鄰居又來勸慰他,他卻說:這也許會變成一件好事啊!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所有青壯年都被征兵入伍,邊塞附的人戰死沙場的有十分之九,老人的兒子因為腿瘸而免于征戰,結果保住了性命。這則故事充分說明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并且好事可能會變成壞事,失去局部的利益可能會得到完整的人生。縱觀我們身邊的活生生的例子,都驗證了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在幾年的反腐風暴中,多個顯赫一時的高官紛紛落馬。
為了取得更高的職位,得到更多的物質享受,他們有的行賄受賄,跑官要官,終于坐上了高位,大肆貪贓枉法,大搞腐敗,瘋狂攫取錢財,過著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可以說榮譽有了,金錢有了,地位有了,美女也有了,似乎什么都有了,可謂有錢有勢,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也得到了一時的快活。然而他們沒有清醒地意識到:在似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擁有的同時,他們卻失去了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失去了國家公職人員的奉獻精神,忘記了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宗旨。
結果,有的押赴刑場、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有的讓人深陷牢獄,在鐵窗里度過殘年余生。一朝醒來,他們似乎什么都沒有了,不但失去了官位和利益,而且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家庭和親情。所以說,他們過多追求“得”,卻將自己輸得精光,因此我們應該將得失看的開,想得開,拿得起,放的下,珍惜現在擁有的,放棄不該擁有的,追求一種有尊嚴、有光明、有意義的生活。
(二)正確理解得與失的關系
1、有利于加強黨性修養,爭創一流成績。我們全隊的黨員及各級干部要想耐得住寂寞,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好本職工作,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兩學一做活動,必須加強黨性修養,正確認識理解得失關系。明白了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我們就可以認識到崗位工作重要性,就可以感受到我們生活的充實,增強我們履職盡責的信心。因此我們要珍惜崗位,珍惜生活,拼搏奮進,開拓進取,做出一流的成績,回報黨和群眾給我們帶來的“所得”。
2、有利于改善黨員精神面貌,增進黨員干部隊伍的團結。工作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不如意、不滿意,在日常工作時,有些同志可能工作量大一些,有些同志相對清閑一些;有的同志績效工資多了些,有的少了些等等,工作中的這些事情往往影響人們情緒和工作熱情,如果人人拈輕怕重、挑肥揀瘦,那我們的重要工作誰來做?如果仍然還是大鍋飯式的分配,那社會還存在競爭嗎?如果人人大事小事計較利害得失,那我們的隊伍不就成為一盤散沙了嗎?我們二四七怎么發展呢?如果我們對工作中的得失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會消除了不良的攀比,變得寬宏大量,心情舒暢,有利于改善黨員精神面貌,增進黨員干部隊伍的團結。
(三)正確認識我們的人生價值
恩格斯說:人是生活,動物則是生存。他告訴我們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于人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和思維,人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人活著總要有精神追求,總要對家庭、對周圍的人、對社會有用處,就是我們時所說的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種“用處”也就是人生價值的體現。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沒有良性用處、只有破壞力的人,比如那些貪污腐化分子、危害一方的黑惡勢力,會成為千夫所指、遭受人民群眾唾棄的對象,其人生與動物無異,人生也不會有價值。
(四)如何正確對待得與失,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
1、樹立“正當取得”意識,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正當途徑謀取利益、職位和榮譽。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得”之道并不是不擇手段的謀取,不是巧取豪奪,更不是營私舞弊、欺騙群眾,而是通過合情合理合法的正當途徑去的取得。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用非法經濟手段謀取更大的利益和好處,使人們面臨越來越多的誘惑。反觀那些落馬的高官和失職瀆職人員,有些人也曾勤勤懇懇工作,為社會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是在面對金錢財色的誘惑時,沒有堅持“正當取得”的原則,結果向誘惑投降,陷入了不法分子設計好的圈套,最終不能自拔,與犯罪分子同流合污,淪為人民的罪人。
無數事實和案例雄辯地證明,凡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錢財和職位,最終不能維持長久,甚至會陷入犯罪的深淵。這正應驗了一句俗語: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更應當遵紀守法,模范地執行黨的方針、路線、政策,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做群眾的示范榜樣,以合理的途徑取得榮譽。同時,還要注意珍惜現在得到的崗位、職位、榮譽等,做到愛崗敬業以無限的熱情和高度責任感對待工作。反之,如果不珍惜現在擁有的,馬馬虎虎,得過且過,甚至出現失職瀆職現象,那么現有擁有的也會失去。
2、樹立“坦然失去”的意識,從容地應對挫折成敗與個人得失。如果不能坦然地面對失去,不能正視現實中的挫折成敗,往往會導致心理失衡,甚至會改變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我們會碰到無數的挫折失敗,也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失去”,比如失去晉升的機會,失去工資晉級的機會、失去轉崗的機會等,我們都應當坦然面對,從容應付,以良好的心態泰然處之。當我們身處逆境,要想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古訓,把艱難困苦看作成功成才的必經磨難;當我們遭遇失敗時,要思考“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名言,把失敗看作積累經驗的過程;當我們失去一些機會時,仍然要保持和的心態,樹立“坦然面對失去”的意識,以勝不驕敗不餒的樂觀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作風,投入到具體的工作。
3、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淡化個人得失,維護大局利益和長遠利益。集體主義能夠讓我們淡化個人的利害得失,看重集體和國家的大局利益和長遠利益;能夠使我們超然物外,灑脫行事,引領我們提高覺悟,少計較個人得失,少盲目攀比,多考慮整體利益。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作為職工我們就是毛,二四七隊就是皮,我們只有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堅持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維護大局利益和長遠利益,才能促進二四七隊的蓬勃發展。個人可能要做出一些犧牲,但是二四七隊發展壯大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就會改善,我們也將會收獲更多。
4、樹立無私奉獻觀念,看輕成敗得失。兩千多年前的孟子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在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舍去和失去的應該是非法的利益和腐朽的物欲,選擇和追求的應該是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精神生活。作為用先進武裝的共產黨員,我們不但要科學理解得與失的辯證關系和意義,還要正確對待個人生活工作中的得與失,堅持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正當途徑謀取利益、職位和榮譽,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從容地應對挫折成敗,更重要的是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超然物外的高姿態,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奉獻意識,淡化、看輕個人得失,維護大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在奉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的重要舉措,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黨委(黨組)要從戰略高度認識“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切實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盡好責、抓到位、見實效。
促進黨員錘煉黨性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根本措施
自覺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為做人做事、從政為官的底線,嚴格日常管理監督,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強化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確保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潔從政、從嚴治家,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這必將激發全黨源源不斷的正能量,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有效鏟除“蒼蠅式”腐敗滋生的病灶,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黨員是黨的細胞,是黨組織聯系群眾的紐帶,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骨干力量,也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者。黨員的黨性修養強不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得好不好,既關系到黨的建設,直接決定著黨的威信、影響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也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實現。當前,大多數黨員都能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時時以黨的紀律約束自己,注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但與此同時,在一些黨員中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如理想信念模糊動搖,對共產主義缺乏信仰,對*缺乏信心;黨的意識淡化,看齊意識不強,不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宗旨觀念淡薄,利己主義嚴重;精神不振,工作消極懈怠;道德行為不端,貪圖享受、奢侈浪費等。這些問題影響著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影響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必須切實加以解決。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全體黨員認真學習黨章黨規,*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按照黨員標準約束言行,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始終做到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這是對黨員黨性修養的有效錘煉,是對黨員理想信念的一次再教育,必將有助于解決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效途徑
根深才能葉茂,固本才能培元。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有強大戰斗力。只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使基層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才能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把黨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與之前提出的從嚴治黨的“基層邏輯”一脈相承。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切實激活基層活力,發揮基層黨組織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著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堅持和落實行之有效的制度;要求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改革創新精神補齊制度短板,真正使黨的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嚴密黨的組織體系、嚴肅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教育管理、嚴明黨建工作責任制,必將激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事創業的進取精神,讓基層黨組織更加堅強有力,也讓黨的根基更加堅實牢固,從而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營造全黨上下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重要抓手
政治生態是一個地方、一個部門政治生活現狀以及政治發展環境的集中反映,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政治生態的狀況,直接決定著從政環境的好壞,關系著黨的形象和人心向背。當前,黨內政治生態的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不良政治生態未得到根本扭轉,黨員干部“四風”問題仍然存在,“蒼蠅式”腐敗易發多發。相對于遠在天邊的“老虎”,群眾對在眼前、嗡嗡亂叫的“蒼蠅”感受更為真切。這些“蒼蠅式”腐敗,不僅損害了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敗壞了社會風氣,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而且透支了黨的信用,侵蝕了黨的執政根基。因此,當前迫切需要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清除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蒼蠅式”腐敗。
政治建設是政治清明的根本途徑,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助于在全黨上下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清除“蒼蠅式”腐敗滋生的環境。“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學習教育上先行一步、學深一層、爭當表率,將《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付諸做人實踐、工作實踐、生活實踐,自覺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作為做人做事、從政為官的底線,嚴格日常管理監督,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強化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確保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潔從政、從嚴治家,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這必將激發全黨源源不斷的正能量,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有效鏟除“蒼蠅式”腐敗滋生的病灶,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得到貫徹落實,干部是決定因素。領導干部沒有良好的素質,就不會得到群眾的信任,就會影響黨的事業的發展。德和才是支撐領導干部素質的兩大基石。德和才相比,德更重要。和一般群眾相比,領導干部在德上應當有更高的標準、更嚴格的要求。領導干部對黨要忠心耿耿,任何時候都要為黨的事業奮斗不息,對人民無限忠誠、無限熱愛;領導干部應心胸豁達,理想遠大,不計較個人恩怨,時時處處顧全大局;領導干部須樹立正確的得失觀、政績觀、苦樂觀、名利觀和權力觀,在關鍵時刻有犧牲奉獻精神;領導干部還要有良好的民主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意見,滿足群眾意愿,摒棄當官老爺、擺官架子等不良作風。
領導干部的品德對政風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領導干部的德首先關系我們干事業做工作為什么人的問題。如果干部品德不好,我們干事業做工作就會失去或偏離方向,不是為大多數人服務,而是為少數人服務。其次關系我們干事業做工作依靠什么人的問題。是依靠集體還是依靠個人,是依靠多數人還是依靠少數人,這既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問題,又是一個堅持不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問題。如果領導干部的品德不好,就會丟掉、背離黨的群眾路線。再次關系我們干事業做工作的作風、姿態問題。品德決定品質,品質決定慣和性格。領導干部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才會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才會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黨的事業奮斗。另外,還關系我們干事業做工作培養什么樣人的問題。有什么樣品德的領導就喜歡用什么樣的干部。有良好品德的領導干部,胸懷寬廣、眼界開闊,往往能從黨和人民事業的大局出發培養人、選拔人。
在當前黨的建設中,加強領導干部的品德修養是一項既緊迫又現實的任務。一是各級領導干部要身體力行,從自己做起,當標桿、做模范。好的風氣,往往是領導干部帶出來的。這就要求領導干部一方面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另一方面堅持原則,保持公正,選好人、用好人,嚴格把好領導干部進口關和使用關。二是建立有效的規章制度,一手抓教育,一手抓規范。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如果沒有規章制度的監督、強制,教育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只有制定良好的規章制度,才能鏟除滋生不良作風的土壤,才能促使領導干部自覺養成良好的品德。三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不良作風、不良品德沒有滋生蔓延的條件。當前,有的領導干部品德滑坡,與組織內部一些同志當和事佬,不愿批評、不敢斗爭、不能堅持原則有很大關系。使黨內風氣正起來,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能缺。四是樹立典型,宣揚先進,使良好品德蔚然成風。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黨始終朝氣蓬勃,永遠保持青春活力。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