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防控金融風險,治理金融亂象,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違章行為,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合規管理,扎嚴“制度籠子”,穩健規范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決定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下面是高考知識網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歡迎閱讀參考!~
為進一步防控金融風險,治理金融亂象,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違章行為,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合規管理,扎嚴“制度籠子”,穩健規范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決定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以下簡稱“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明確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
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和“牛欄關貓”現象,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等問題屢查屢犯、屢罰屢犯,必須進行全面治理。通過開展“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促使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深化合規文化建設,筑牢依法依規依章經營的制度基礎和機制保障,消除風險管控盲區,切實做到令行禁止,著力打造“鐵的信用、鐵的制度、鐵的紀律”,確保“不越監管底線、不踩規章紅線、不碰違法違規高壓線”。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各級監管機構要充分認識開展“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按照要求做好治理工作。一是認真落實治理工作的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正視問題和風險隱患、敢于揭蓋子,要舉一反三,以小見大,注重查錯糾弊,嚴厲整改問責。二是深刻認識違規可能帶來的慘痛代價,樹立依法經營、合規經營、安全經營創造效益的理念,使金融法律、監管規則、內部規章都成為帶電的高壓線。三是緊盯關鍵制度、關鍵崗位、關鍵人員,重點關注二級及以下分支機構及其負責人,加強薄弱環節、案件多發領域風險排查,對合規管理抓早抓小,真正發揮內部規章制度“第一道閘門”作用。四是將監管規則內植于經營管理,嵌入整個運行體系,查缺補漏,筑好“籬笆”,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糾查必嚴、違規必懲。對存在問題的機構和員工,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五是繼續弘揚“鐵賬本、鐵算盤、鐵規章”的“三鐵”傳統,“管好自己的員工,做好自己的業務,看好自己的資金”。各級監管機構要增強同風險賽跑的意識,履行好守護人的職責。
二、加理組織領導,扎實有序推進
(一)總體安排。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本系統各級機構自查;銀監會各機構監管部門負責組織推動所監管機構的自查、“上對下”抽查,并進行督導;銀監會現場檢查局負責組織推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監管檢查工作;各銀監局負責組織推 加載中...內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加載全文 動轄內機構的自查工作,并組織實施對轄內機構的監管檢查。機構自查和監管檢查的業務范圍均為末有余額的各類業務,必要時可以上溯或下延。
(二)機構自查。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開展全系統自查及上對下抽查,全面覆蓋體制、機制、系統、流程、人員及業務,結合自身特點細化自查方案,自主確定自查和“上查下”的機構數量和業務比例。自查和“上查下”要有組織、有安排、有實施、有記錄,自查發現案件線索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對機構應查未查、應發現未發現、應處未處和處理不到位的問題,監管機構一經發現,從嚴從重處理。
(三)監管檢查。銀監會各機構監管部門根據日常監管掌握情況,結合以往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隱患開展督導工作。各銀監局要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職責,可根據轄內風險狀況自行確定檢查機構的數量和業務比例,結合被查機構經營特點細化檢查方案。監管檢查原則上采取“雙隨機”方式進行,應實現轄內機構類別全覆蓋,并注重對法人機構的檢查。同時,各銀監局在2017年實施的所有檢查項目中,都應全面落實“三違反”專項治理工作的檢查要點。
三、落實報告要求,確保治理實效
(一)機構自查報告
1.報告路徑。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匯總分支機構自查情況基礎上,于2017年6月12日前將自查報告(文字及附表)報送監管部門。其中,銀監會直接監管的法人機構將自查報告報送至銀監會對應的機構監管部門,并抄送現場檢查局;地方法人機構將自查報告報送至屬地銀監局(分局),并抄送銀監會對應機構監管部門和現場檢查局;銀行業金融機構各級分支機構應將本級自查情況報送至屬地銀監局(分局)。對自查發現的重大違規問題,應及時專題報送。
2017年11月30日前,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全面完成自查、上查下以及監管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和問責工作,并形成報告(文字及附表)報送監管部門,報告路徑同上。
2.報告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自查報告將作為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的重要參考依據,須由主要負責人簽發。自查報告的內容應包括:一是自查工作組織實施情況;二是內部規章與合規機制基本情況及總體評價;三是自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四是問題存在的原因;五是整改和問責工作的具體情況,包括整改和問責進度安排、已(擬)采取的整改和問責措施、責任部門及責任人、對未整改的問責問題的說明等,并附整改問責臺賬;六是對監管工作的建議;七是下一步工作措施等。
(二)監管檢查報告
1.報告路徑。各銀監局的監管檢查應形成“1+N”份檢查報告,即1份匯總轄內檢查工作情況的總報告,N份按行別或機構類別匯總的分報告。其中,銀監會直接監管機構的分支機構,以及城市商業銀行、農信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分別匯總,非銀行金融機構按信托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類別分別匯總。
各銀監局于2017年6月12日前報送檢查報告、附表及典型案例。6月底前報送現場檢查意見書。7月底前報送“三違反”專項治理最終處理處罰結果(文字及附表)。上述材料報送銀監會現場檢查局的同時,抄送對應機構監管部門。
2017年6月30日前,銀監會各機構監管部門匯總、上報所監管條線機構自查、監管督導及監管檢查情況。現場檢查局匯總、上報銀監會“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檢查情況。
2.報告內容。各銀監局的檢查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監管檢查的組織實施情況;二是機構內部規章及合規管理機制建設和執行的總體情況;三是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和風險隱患;四是問題的原因分析;五是采取的審慎監管措施,以及已(擬)處理處罰措施;六是相關政策建議等。
各銀監局在監管檢查中要注意收集整理2-3個典型案例,對分支機構因總行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而發生的問題,應在檢查報告中予以體現。同時,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風險問題,應及時專題報送銀監會。
(三)監管措施
銀監會各機構監管部門和各銀監局應結合機構自查、監管督導、監管檢查和日常監管掌握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監管意見,一行一策,督促機構嚴格整改問責。并視情況采取責令暫停業務、停止批準開辦新業務、停止批準增設分支機構、責令調整董事及高管等審慎監管措施。
四、嚴肅整改問責,依法廉潔監管
對“三違反”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落實風險管控的主體責任,切實整改,嚴肅問責。對一時難以整改問責到位的問題,要建立臺賬,明確時限,責任到人。各級監管機構要強化監管處罰,真正落實“三鐵三見”要求。一是對自查工作不落實、屢查屢犯不收手、整改問責不到位、監管檢查不配合的機構,要依法從嚴采取監管措施。二是切實做到應處必處,應罰盡罰,特別是對于重大經營管理信息的隱瞞不報、花樣翻新的利益輸送等問題,要從嚴從重處罰。對高管人員違規參與非法融資活動的,堅決依法取消任職資格。對檢查發現的案件線索,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三是依法建立處罰機制。既要沒收非法所得,也有處以罰款;要對違規機構和相關責任人員實施“雙罰”。要將處罰結果與市場準入、履職評價、監管評級等掛鉤;要進行通報和曝光,強化震懾效應。
各級監管機構要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整治“四風”要求,依法廉潔開展治理工作,嚴格執行銀監會現場檢查紀律,嚴格遵守保密規定,對于違反各項紀律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并嚴肅處理。
為統籌推進“三違反”行為專項治理工作,請各銀監局確定一名局級領導牽頭負責,并確定一名處級干部擔任聯絡人,于3月底前將相關人員名單及聯系電話發送銀監會現場檢查局。
《關于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全面開展“違反金融法律、違反監管規則、違反內部規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
3月29日,《關于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的通知》,劍指銀行業同業業務、投資業務、理財業務等跨市場、跨行業交叉性金融業務中存在的杠桿高、嵌套多、鏈條長、套利多等問題;
4月6日,《關于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規范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信托業務;
4月7日,《關于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提出24項措施,督促銀行業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
4月7日,《關于集中開展銀行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全國銀行業集中整治市場亂象。
4月10日,《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加強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切實處置一批重點風險點,消除一批風險隱患,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4月12日,《關于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這是對監管機構的要求,從強化監管制度建設、強化風險源頭遏制、強化非現場和現場監管、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強化監管處罰和責任追究6個方面,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規范經營。
1、 郭樹清上任不到兩個月,有關中國銀行業務監管要求的7大系統性文件密集出臺,其涉及的問題之全面,找點之準確,力度之強大,在中國銀行業監管歷史上難得一見。這顯然體現了郭樹清本人的行事作風越發硬朗、越發迅疾。說也難怪,郭樹清任職于體制改革、中央銀行、商業銀行、證券監管、地方政府可謂非常全面,金融系統的那點事休想瞞他,亦可謂爛熟于心,這恐怕就是他到任銀監會后可以迅速出手的關鍵所在。
2、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僅亂象本身的治理需要耐心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治理過程中必須細心呵護實體經濟的實際感受,千萬不要“好心辦好事,但因節奏過快而導致‘金融塌陷’,從而更深地傷害到實體經濟”。畢竟,治理金融亂象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鞭撻金融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而絕不只是“為金融而治理金融”。我認為,“為金融而治理金融”的作為同樣屬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屬于“金融監管空轉”。所以,一切政府工作首先應當是“目標導向”,然后才是“問題導向”。
3、 金融畢竟是經濟的血液,血壞了會死人,但因去除壞血而導致血液過少,同樣也會死人。所以,在治理中國金融亂象的過程中,銀監會必須主動向貨幣當局提出要求,必須獲得中央銀行的密切配合,當金融杠杠的壞血被清除的同時,必須有干凈、有效、優質的血液??長期資本予以補充。否則,“經濟肌體壞死的責任”必將指向中國銀監會。
4、 美國就是很好的例證。在去除金融杠桿的過程中,美聯儲大規模量化寬松,向市場注入基礎貨幣??所謂“擴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不到1萬億美元,被擴大至4.5萬億美元。同時,美聯儲實施“扭曲操作”向金融市場注入長期流動性,并借此促使金融市場大規模生成資本,從而推高美國股市,讓股權融資有效地減低實體經濟的債務率,從而實現實體經濟去杠桿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連續7年這樣的作為,使得美國經濟進入良性循環狀態。
5、 現在,美聯儲號稱“準備縮表”,但我的觀點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可以從4.5萬億美元縮至3萬億美元,但絕不可能重回1萬億美元。原因是,美國正在擴張實體經濟規模,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情愿重歸“金融短期化、貨幣化、投機化”?美國情愿放棄長期資本的形成,而推動金融和實體經濟債務率??杠桿大幅回升?我看,不可能。這不符合特朗普以及美國公眾對美國經濟未來的預期。
6、 由此可見,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去除各色金融亂象,恐怕不允許銀監會單兵突進,那樣一定會給中國經濟付出過大的代價。畢竟已經過了許多年,中國經濟依靠短期金融支撐的“四梁八柱”已經成型,在找不到新支撐點的情況下就砍掉舊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銀監會不僅要砍舊的,同時還要建立新的,在此前提下,郭樹清*一定得“悠著點”,要有全局觀和實業觀。
7、 過去,中國的金融部門問題很大,而最大的問題就是“思維只在金融圈圈里面打轉轉”,無視經濟全局的需求,更無視實體經濟的需求。這就好比醫生只顧清除血液里的惡疾,而不顧肝臟的造血功能與其他臟器是否能夠承受。我堅信這樣的醫生治不好病,反而會導致疾病惡變,甚至威脅生命。
8、 現在,郭樹清來了,中國所有關心金融、看清過去弊端人對你充滿期待。從事一切管理工作,最重要、最關鍵的不只是“方向判斷”,同時也在于“尺度拿捏”。對郭*而言,所謂“方向判斷”就是:把建立真正能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市場,當成清除金融惡疾的根本目標;所謂“尺度拿捏”就是:“立新”和“除舊”必須同時進行,找到最佳衡點。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