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放學太早,家里沒人接怎么辦?今后西安市小學生家長有望向學校申請“延遲放學”。2月20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探索實行小學彈性放學制度”。短短一句話,透露出政府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大決心。在本次兩會上,這一新制度也引起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
各方看法
家長:“彈性放學”解決了后顧之憂
今年春季開學,南京市內所有小學試行“彈性離校”制度,即學生在放學時間仍可在校內逗留,學校將安排值班教師提供“托管”服務。孩子們從原先下午3點多放學,到現在可以延遲到下午5點多放學,甚至有的學校可以隨到隨接。這一制度,讓不少西安的爸爸媽媽們羨慕不已。
“下班時間永遠趕不上孩子的放學時間。”昨日,在南郊一所小學上五年級的小雨的媽媽龍女士,聽到這個消息喜笑顏開。因為小雨每天下午5點左右放學,而她每天下班時間是下午6點,就差一個小時,造成孩子沒人管,只能把孩子放在托管班,一個月花費1980元。龍女士說,“托管班給孩子吃飯和輔導作業都是馬馬虎虎,經常回家后還得吃一頓,作業也要自己再輔導一遍”。要是可以實行“彈性放學”,龍女士覺得自己輕松許多。
家住長安區的田女士,孩子今年剛在一所私立小學上一年級,對于“彈性放學”,她豎起大拇指由衷地點贊,“如果真能實行就太好了!”田女士說:“老人在家看孩子,不太管得住。要是孩子們放了學在學校托管,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寫作業,還能參加其他興趣班,不但作業保質保量,還給家長解決了后顧之憂”。
老師:“彈性放學”壓力大
這個“彈性放學”操作起來太有難度了。昨日,紡織城一所小學的四年級班主任王老師抱怨,“我帶語文課,又是班主任,一天下來幾乎是連軸轉,事情多得忙不完”。“每天早上7點提前到校,下午學生4點10分開始放學,我們要等到下午5點20分才能下班。”王老師說,“在這一小時內,我們老師要承擔政治學習、業務學習、大家訪、改作業等一系列的任務,如果實行彈性放學,老師豈不是連改作業的時間都沒了?”
“彈性放學為家長們解決了后顧之憂,卻把擔子全都壓到老師身上了。”新城區一所小學的郭老師說,要是延遲放學,只要一個班有一位同學留下來,就得有老師負責看管,老師連正常的教學準備等時間都沒有了,責任被無限放大。而且,如果孩子們在操場上磕了碰了怎么辦?安全問題也成為老師們的一大擔憂。
專家:小學開展“彈性放學”是趨勢
“相對中學、大學而言,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行為最自由,我們應當給予其充分的時間和足夠的環境,正確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市人大代表、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解慧明說,就目前而言,不論是學校、家長還是學生,都對“彈性放學”有需求。
解慧明說,在小學推行素質教育,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充分發揮其天性。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正確的引導,這需要時間、環境、人等要素做保障。“但目前實際情況是,我市的小學下午放學時間主要集中在下午4點前后。從放學到睡覺的這段時間,孩子始終處于與學校脫離的環境,也沒有專業的教師、熟悉的同學陪伴。
解明慧說,學校有完善的教學環境,有專業的老師,還有孩子們熟悉的同學,校園安全也較社會更有保障。放學后繼續留在學校,有助于孩子們在更安心的環境里成長。
解慧明說,調研發現,類似彈性放學的做法在我市并非沒有先例。一些學校分年級、分時段在放學后開展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興趣課堂、社團活動,各個年級的老師、孩子們和家長普遍反響良好。
解慧明直言,無論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是從照顧家長時間出發,在全市小學推廣彈性放學制度都是必然的選擇,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代表委員建議
建議1:期待出臺“彈性放學”細則
“每天孩子們上午8點20分到校,老師們要提前一個小時來打掃衛生、做班務、收作業,等到孩子們放學了,老師們還要參加集體政治學習、業務學習、社團活動,教研活動,有的老師忙不過來就會自動加班。”樊永紅是今年第一次上會的新委員,也是西一路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對于“彈性放學”這個政策,她表示支持,但因為沒有出臺細則,究竟怎么個延法,延長多久,誰來管學生,還都有待細化。“如果把放學留校的孩子們都放到社團活動中,也太不現實,因為社團活動一周只有一次,師資、人員也不夠用。”
建議2:將社區納入其中
“政府從細微處關注民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到十分欣慰。”政協委員高楊杰是西安高新第二學校和西安高新第一學校的校長。他認為“彈性放學”這個大方向很好,但是如何完善落實是個綜合工程,還需政府加大投入和社會共同參與。
他建議政府要繼續辦優質教育,辦家門口的好學校。在放學后可以利用學校、社區、公益活動等臺,豐富學生的托管時間,“如果學校的條件和師資滿足不了托管需求,還可以和社區服務相結合,利用外請資源、互聯網等,豐富課程,探索個性化課程建設,真正讓家長無后顧之憂”。
政協委員唐永利也建議將社區納入其中,他表示,目前對于雙方都是上班族的家長來說,70%-80%的家庭接送孩子的任務是落到老人頭上的。老人把孩子接回家中,也不方便看管,所以“彈性放學”制度可以考慮將社區納入其中,設置專門的場地,配備相關人員,吸納社會上的人才,開展一些公益性課程,在課堂外培育孩子能力。
建議3:讓課后社團活動豐富孩子生活
“我們學校有20多個社團,都是由學校牽頭開展的。每天3點半放學后,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校的社團活動中。孩子們周一到周五的放學生活充滿了快樂。”市人大代表、蓮湖區遠東第一小學校長馬玲說,學校開展社團活動,不但讓孩子們的天性得以施展,也緩解了部分學生接送時的交通壓力,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但是受到資金、師資等客觀因素制約,社團活動并不能實現所有學生的全覆蓋。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加大投入,讓每個有意愿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校內社團帶來的快樂,為“彈性放學”奠定基礎。
委員心聲
小小托管班
民生大工程
孩子放了學,家長還沒下班,“托管班”就這樣應運而生。但是,年來,家庭作坊式的“托管班”經營模式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此,政協委員直言,規范、創新“托管班”管理迫在眉睫。
市政協委員高楊杰調研發現,在我市的托管班中,很多都是無證經營,存在監管和安全問題。而且,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而“托管班”的經營者多數還做不到為孩子們提供科學配比的營養飲食。時間長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將受到影響。
因此,高楊杰委員建議,政府應制定托管班準入標準,明確各部門的管理職責,盡快將托管班納入依法經營、依法監管的軌道。同時,各級政府應將其作為一個社會公共問題對待,探索解決中小學生就餐問題的新模式。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托管班,也是家長先申請,學校和社會機構共同辦學,政府進行部分補助,家長承擔部分費用的模式進行。臺灣的管理經營模式是由政府出資在社區開辦中小學生餐飲服務中心,將學校、社區、經營者三方納入管理隊伍,通過招投標的形式使A級餐飲企業承擔餐托,學校承擔教育和監管,政府給予適當補貼等方式,將“托”“育”相結合,使“小飯桌”變為“大飯桌”,同時成為學生校外學習及教育的另一機構,為學生提供生活照顧、課后輔導、才藝培訓等全方位服務。如此,不僅解決學校無住宿條件的硬件和師資問題,同時學校也成為小飯桌監管環節的有效部門。
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