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淵源:源于朝鮮族,出自東漢時期朝鮮半島三韓麻斯部落,屬于帝王賜姓為氏。
在東漢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民族中(馬韓、牟韓、辰韓),有馬韓部落廉斯氏族首領蘇馬?,在漢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被漢光武帝劉秀敕封為漢麻斯邑君使,并賜姓為蘇,蘇馬?所統轄的漢麻斯邑隸屬樂浪郡。
在蘇馬?的后裔子孫中,多以蘇為姓氏,稱蘇氏,今朝鮮、韓國、中國大陸朝鮮民族中的蘇氏,其根源中的一部分即為蘇馬?的后裔子孫。
第四個淵源:源于鮮卑族,出自東漢時期遼東鮮卑烏桓部首領蘇侯延,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東漢靈帝劉宏執政時期,在遼東郡有蘇侯延,為鮮卑北支烏桓各部的兩猛首領,擁眾千余部落,自稱峭王。
蘇侯延所在烏桓各部,在東漢王朝強大之時與漢王朝關系甚好,后由于東漢末年中原內亂,國勢急劇削弱,因此長期為漢王朝戍邊的烏桓族人,乘機分庭抗禮,蘇侯延也就擁兵為王,并與漢軍對抗。
蘇侯延后被東漢王朝所滅,部眾為鮮卑慕容部吞并,其后裔子孫在隋、唐時期大多融合于漢族,漢化稱蘇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源于鮮卑族,出自東漢時期代北鮮卑慕容部首領蘇拔龐,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北方的鮮卑族人,東漢永元年間(公元89~105年)就參加了東漢政權對遼東諸胡叛軍的討伐,其中鮮卑慕容部大都護蘇拔龐在這次討伐中立有顯赫戰功,被漢和帝劉肇封為率眾王,并被賜金帛。隨后,蘇拔龐又在東漢王朝討伐烏桓部的過程中再立功勛。
慕容?蘇拔龐的后裔子孫,到南北朝北魏時期分衍有跋略部,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后,在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改革措施實施中,漢化為單姓蘇氏,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突騎施部可汗蘇祿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唐朝,屬于突厥突騎施別種者,以蘇祿氏為“可汗”,結眾二十余萬,雄居西域地區,后受西突厥阿史那可汗的轄制。
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突騎施部的蘇祿可汗與唐朝來往密切,突騎施?蘇祿曾受唐玄宗封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進封為特勒遣侍御史,冊立為“忠順可汗”,賜漢姓蘇氏,并與金河公主合婚。
唐玄宗曾在在丹鳳樓專設御宴款待蘇祿可汗的使臣,二者之間建立了較為密切的友好關系。
突騎施?蘇祿可汗的后裔子孫,在突厥民族被滅亡之后,多內遷中原,后逐漸漢化,融合于漢民族之中,稱蘇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首領蘇支,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奚族,屬于東胡支系,在唐朝時期居于北方地區,因受突厥民族的迫害,因此與唐朝關系一直較好,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與唐朝建立了朝貢關系,其“大酋”名叫蘇支,為世襲稱謂。后因配合唐朝征戰高句麗有功,整個部族內附,唐高宗李治專置了饒樂都督府,由蘇支任都督,受到唐朝很好的待遇。
在奚族蘇支氏族中,有以本族首領稱謂漢化為姓氏者,稱蘇氏,后融合于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源于龜茲族,出自唐朝時期西域龜茲國君主蘇伐勃殃,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唐朝西域的龜茲國主蘇伐勃殃,于唐高祖時遣使來朝,勃殃逝世后,其子蘇伐壘繼位后又于唐太宗時遣使獻馬,被賜以璽書,撫慰甚厚,由此開創了數十年間的友好聯系。
在蘇伐壘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漢化稱蘇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九個淵源:源于西南夷,出自唐朝時期西南清遠國王蘇唐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南方屬于西南蠻的清遠國王蘇唐磨,在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與諸多小族紛紛內附,被唐朝中央政府例授為將軍、中郎果毅等職官。
第十個淵源:源于西羌族,出自唐朝時期西域大勃律氏國君主蘇弗舍利支離泥,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唐朝西域有大勃律氏國,唐開元年間(公元714~741年)遣使來朝。唐朝正式冊封其君“蘇弗舍利支離泥”為王,又將其繼任者“蘇麟陀逸之”為王。后因吐蕃勢力較大,而與中原疏遠,唐朝大將高仙芝受命遠征,定后置歸仁軍,并授其新君蘇失利之為右威衛將軍,賜紫袍黃金帶。
在蘇失利之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首音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漢化稱蘇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十一個淵源:源于西南夷,出自,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宋朝,位于今湖南新化、安化的梅山蠻首領蘇方、峒主蘇甘所部與諸蠻互有爭戰。后在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被章悖率宋朝官兵以武力定。留居新化一帶者成為漢族,并成為當地大姓。南逃湘南者成為瑤族,有的并遠徙兩廣,云南及越南、老撾、泰國的北部山區。
在云南黎縣黎州諸蠻有雨林蠻,其頭領蘇吠在宋太祖時被授為懷化將軍,說明蘇氏蠻族雖與宋朝有矛盾,但仍保持有較為友好的關系。
第十二個淵源: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蘇氏,為“回族十三姓”之一,大多取自經名首音。據文獻《回教民族說》中記載:“蘇里曼……之后裔取姓蘇。”《中國回回氏氏來源》中說:“蘇達尼,就取自第一個音‘蘇’為氏”。
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韋州鎮蘇家回族老人講,元末明初一位阿拉伯商人名叫蘇拉瑪尼,沿絲綢之路來到韋州經商,并長期定居下來,其后裔均姓蘇。”此外,也有因“速來蠻”的“速”(與蘇音相)賜給蘇氏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錦衣衛指揮僉事速來蠻四世孫烏令班時,便賜給姓名蘇榮,其后裔便均以蘇為氏。
蘇氏中也有的是改氏。元朝時期,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來的穆斯林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蘇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為妻,其后裔便以蘇為氏,世代相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