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體現“語言建構與運用” 這一中學閱讀與寫作教學的語文核心素養真正落到實處,筆者以為,不能僅僅憑借“跟著感覺走”,就天真地認為,語感之類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可以簡單粗暴地替代“語言建構與運用”,也不能僅僅依靠“跟著本本走”,就想當然地以為,現當代語言理論體系之類的理性認識可以生吞活剝地取代“語言建構與運用”!罢Z言建構與運用”只能基于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對它掌握的現狀和實際,在對現當代語言理論的嚴密體系加以認真梳理之后,從“取精用弘”的路徑對它進行整合,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關于“語言建構與運用” 的理性知識,才能用它去指導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在讀寫聽說的言語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及其品質。
基于對高考學生作文的問卷分析,我們知道,考生作文的 “語言建構與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其矯正路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更新“句子”觀念,佳作文從字順
如今,中學課本里的教學語法,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 結構主義語法”階段,中學里的語法教學(姑且認為是在教學吧,其實已經弱化、淡化乃至“消化”了)及其訓練,還是采用的對語法現象進行描述的靜態語法階段(講講充當主謂賓語的成分,劃劃句子成分,分分語素、詞、詞組的區別等等)。現在,盡管現當代語法研究早就已經發展到了“轉換生成語法” 階段(注重語用、語篇、語義場,講講預設、蘊含、語義指向、詞語配價元,辨析、糾正歧義等等),描述和訓練的重點也早就已經側重于對動態語法的研究了,但這些新的研究成果還是“春風不度玉門關”,并沒有被中學課本的編者采用,當然也不可能澤被后“生”了。
當我們的莘莘學子還在被靜態語法的紛繁雜蕪的名詞術語搞得“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候,當我們的莘莘學子關于句子的正確概念未能建構起來,因而寫出正確句子的概率較低,句子成分殘缺等毛病十分突出的當兒,我們還一廂情愿地希求他們寫出的文章能夠做到文從字順,那簡直可以說是癡人說夢, 異想天開。許多學生的作文句子不通,甚至不知所云,其根源就在于他們一直沒有搞懂句子為何物,怎樣的字詞(主要指詞組)具備什么條件可以成為句子。
我們知道,現當代語法理論認為,詞組成句有三個方面的制約因素:(1)結構因素;(2)語義因素 (3)表達因素。①如,從詞語的內部結構看大多數介詞詞組(以他的能力/通過努力/按照規定)、至少有一個成分是區別詞的詞組(大型彩色/同步穩相/袖珍英漢)、一些充當插說的詞組(總而言之/由此可見)、“所”字詞組(所想象/所判斷)不能自足成句。詞組要成為句子, 語義上的限制很多,如時間(“他上大學。”不成句,“他上大學了。” /“他準備上大學!薄八谏洗髮W!/“他上過大學!本梢宰宰愠删洌、程度(如“孩子聰明!辈蛔宰愠删洹!昂⒆雍苈斆鳎弊宰愠删洌盗浚ā八粤颂O果!辈蛔宰愠删!八粤藘蓚蘋果。”就自足成句了)、情態(“他寫作文”不自足成句,“他會/能/愿意寫作文”就自足成句)等等 。一個語法、語義上都完備的詞組要想成為句子,還要受到語用表達方面的限制。 如“蔣介石開刀了!”要理解這個句子就得知道它的語言環境(是他自己因病接受手術了, 還是給病人做手術了,或者是他自己下令屠殺革命群眾了?)總之,詞組要成為句子可以從完句手段(如,重疊、重動、變序、刪除、添加。其中,添加表示程度、否定、語氣、情態、數量、趨向等范疇的成分)和完句成分(指時體、程度、情態、語氣、數量、情狀、趨向。如“火車停(了)下來。”“小明(經常)哭”“小李(明天)走”)兩個角度來看。這些理論令人耳目一新,而我們的莘莘學子中的一部分人,關于句子的理?卻亟待更新,當然不懂得詞組成句還須具備那樣多的條件和受到那樣多的限制,因而,在作文中寫出來的句子就不能自足成句而成了種種病句。
如某考生在完成2017年全國高考4月調研題《相互體諒方能共進退》一文,在論述“團隊精神”重要性的時候里如是說:
“相互體諒幫助的隊友,這個團隊才能共同進步。”
這個句子就不能自足成句,其原因在于受到了“結構因素”的限制。這是一個條件復句(只有……才能),第一分句是個偏正短語做主語,“ 這個”一詞不能復指第一分句,因而致使第一分句的主語落空, 而下一句又另起爐灶,言說其他。只有采用“完句手段”,用 “添加”的辦法來改正它。改為“(只有)相互體諒幫助的隊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這個團隊才能共同進步。”或者改得徹底一點,也可以改為:盡管共同進退,需要每一個個體的努力,但相互體諒、相互幫助的隊友集體的共同努力,更能使這個團隊共同進步,發揮出比每個個體累加成的進步更加巨大的無窮無盡的能量。
由此觀之,只有更新句子的觀念,建立起句子的正確概念(句子是由詞和詞組構成的、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并且帶有特定語調的語言單位),懂得句子自足的種種條件和種種限制,才能寫出符合語法規范的正確而通順的句子來,“語言建構”才算落到了實處。
二、加強“段落”訓練,文章科學、合理
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作文教學不大重視介于詞組和篇章之間的段落的訓練,也沒有較為深入地研究段落及其與全篇的關系,因而學生關于段落的概念未能建構起來, 致使作里段落結構不科學、 安排不合理、表述欠當的毛病比較突出。
我們知道,“段是由句或句組組合而成的,篇是由段組成的!苯M織段和篇的基本要求是:連貫性、一致性和藝術性。②也就是說,段落經營好了,篇章也就經營好了。段落的結構有多少,篇章的結構就有多少。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說,某些段落就是篇章的具體而微(主要指的是議論文)。如楊述先生的《恰到好處》一文的這段就是如此。他寫道:
“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處。京戲著名演員表演,總講究不溫不火。優秀的歌手在熱情地歌唱時,情真而又能自持。工人煉鋼要注意火候,做政治工作要掌握分寸。一句話:‘過與‘不及都不好!
這是全文的一個自然段,其結構是典型的 “總??分??總”的議論文格式。第一句提出中心論點;二至四句用事例論證中心觀點的正確性;第五句總結上文,照應、強調中心觀點。首尾圓合,無懈可擊。如果我們把它充實細化, 它就是一篇典范的議論文了。
而我們的莘莘學子中的某些人卻不如此這般地運用,他們寫出的段落不大中規中矩,沒有”連貫性“”一致性“,更沒有”藝術性“。還是以《相互體諒方能共進退》一文的那位考生為例吧,他為了論述“在生活中,在事業上,許多成功的大事都是團隊作用的結果。離開了團隊你也許難以成就大事 ”的觀點,這樣寫道:
如果強者放慢步調,配合一下體力不行的人,身體素質較差的就盡力跟上隊員的步伐,相互體諒,為共同的目標奮斗努力,那么最終就能做到共同進退。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